天天看點

靈知覺性生趣活潑,自然而然,須契入無為法方才應照!

作者:樵夫侃經綸

續原《經藏智慧100講》 作者:樵夫

頭條百度獨家版權,謝絕授權任何機構作盈利性商業用途!

修行,不在息妄,亦不在求真。

是以者何?

息妄之心本妄,求真之欲非真。

真妄一如,不應強加纖毫取舍和分别,待至順其自然,方才不陷死定不落二邊,妙用無量無邊……

有僧舉卧輪禅師偈雲:

卧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言語簡單,義理深涵。初學道人,又當如何深入參悟明白呢?

莫急,樵夫如下所言,或許會對您有些許助益,讓您有所啟發:

靈知覺性生趣活潑,自然而然,須契入無為法方才應照!

圖檔來自網絡

有為法非最上乘法

有伎倆,是指有法可依,有次第可尋;

無伎倆,是指無法可依,無次第可尋。

就好比初學道人,發心要去彼岸,需要船夫和舟楫,可以得到相關人士具體的指引,但能不能到達彼岸?

光靠他人指引是遠遠不夠的,還是要靠自己的曆練和機緣,圓滿具足之後,方能水到渠成……

有為法,皆為古德先賢之友善說,應機而起,遇緣而生,具有時過境遷的錯誤知覺,是有一定局限的,僅适合作參考用途啟發;

無為法,皆從本心自性源流而來,自然而然,取用不竭,本源屬性都是三無差别的,無量無邊沒有任何局限,是可以不知不覺當下契入的。

有為法适合為中下根人打基礎,對于基礎不紮實之人,具有明顯提升的顯著功效,但形成理論依賴之後,就會成為自我滞障的系縛繩索,穿透不了這麼一層思維結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無為法适合上等根器人去契入,具足一定的修為境界之後,方能境至自明,于瞬間當下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故大德高僧常以當頭棒喝,示人見性,屬最上乘法。

靈知覺性生趣活潑,自然而然,須契入無為法方才應照!

圖檔來自網絡

壓念不是真如起用

古德所雲一念不生,不是沒有念頭,念頭是真如自性的展現,就好比泉水,是天真自在的流注。

不要去壓制念頭,壓制念頭之心,即是妄心,而要順其自然,不擒不縱,勿忘勿助,知道它是虛妄不實的,不被它所轉,不跟着它跑,就是靈光覺照呀!

壓制念頭,就好比搬了塊巨石壓在草叢上,從表面上看,似無念頭所起,搬開石頭後才會發現,并不影響草叢向四周延伸生長……

也就是說,壓制念頭是枉用功,能斷百思想會陷入死定,死定會遮蔽覺性的功用,與金石瓦礫何異乎?

不斷百思想,自然而然,随緣應照,方是真如自性的起用,萬般縱橫自在,生趣活潑,如泉水一般淨念相續,通達無礙,空過無染……

打坐入定,需要通過數息法、念咒等方式消除雜念,但不是無念,而是以一念替萬念,流續依然是沒有間斷的,縱使在不知不覺中入定了,就好比進入夢境當中,還是有念頭在流續的,隻是觀照之心不在了……

但能直下無心,進入物我兩忘的心流狀态,亦與打坐入定沒有絲毫差別啊!而且這樣的禅定狀态,在日常生活中,在做事的過程中,就可不知不覺的契入……

靈知覺性生趣活潑,自然而然,須契入無為法方才應照!

圖檔來自網絡

心能如如顯化 生趣活潑

經雲如如不動,是指本心不動,如如顯化萬般,若無如如顯化,則會陷入死定枯寂,又與金石瓦礫何異乎?

對鏡無心,是指自然而然,心無所住,心無所染,心無所執,而不是心念無所起,起心動念不礙真如,不障本心,就好比珠吐光芒,照亮夜空,如真如自性起用,于夜空來說,沒有絲毫增減。

若有增減,皆乃心之分别,心有患得患失分别,故分别心起,輸赢得失取舍自來,是逐境流轉之幻現也!

知幻即離,離幻即覺。

永嘉大師《證道歌》有雲: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

等到明了無為法的真實内涵和義谛,就得解脫,無挂無礙,萬般來去自如……

有心也好,無心也罷,皆不作思量,皆不去分别,如此則心量自然打開,與虛空無異,具足無量無邊的靈知覺性,感而遂通。

所謂菩提,就是這麼一個靈知覺性,自然真心,若能識得并加以綿密保任,漸成力量,具有随時随地瞬間當下的了悟功夫,能夠三言兩語的答疑解惑化解不必要的糾紛,就好比擁有神通造化一般!

靈知覺性生趣活潑,自然而然,須契入無為法方才應照!

圖檔來自網絡

無為法,以無為法,本無一法,自然而然,縱橫自在,順逆無拘……

《金剛經》有雲: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道德經》亦雲:

無,名天地之始也!

契入無為法之後,所有聖賢經典其理一同,隻是名相各異罷了,故領悟一切經藏,通達無礙,皆如數自家珍寶……

您又怎麼看呢?

我有一支筆,帶您品經綸;

百卷輕靈過,三教筆尖尋。

——關注樵夫,帶您遨遊不一樣的經藏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