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作者:南齋孤風

每逢春節初一,十五。

香煙缭繞,金頂寺裡,朝拜的信徒往來不斷。

大殿正中,一個紅色的木質盒子靜靜地立着,那就是廣受信衆喜愛的“功德箱”。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這箱子并不起眼,卻見證了無數人心靈的波瀾。

有時也會有五六個硬币“當啷”墜落的聲音。

這些平淡而真摯的捐資。

就像清晨甘露,日複一日地彙聚。

不知這小小的功德箱記錄了多少人的祝禱,承載了多少溫暖。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當紅光映着箱内已經堆積如山的鈔票,我們仿佛看到了那份淳樸善意的積累,看到了這世間那一抹不滅的人心真善。

那這麼多錢,最後都到哪裡了,你知道嗎?

佛教自西天傳入中原

曆史的長河無聲流淌,佛寺的鐘聲卻一直回蕩。

當佛教自西天傳入中原時,高高在上的君主們便有意提倡。

希冀其中的“慈悲濟世”精神,化作天下太平的基石。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如是者,寺院便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隻因統治者的功利眼光,這些缥缈的佛國,才初具雛形。

他們慷慨解囊,方得廣積陰德,樹立地位。

于是便有了香火錢财之流通,促成佛國體系的日漸完善。

而如今這禅寺森羅,香積靈感,早已脫離當年山寺邊陲的模樣。

功德箱應運而生

古寺鐘聲悠悠,香煙袅繞。

這些寺廟中,和尚們打坐誦經,過着遠離塵嚣的生活。

他們不涉紅塵,不謀生計,全心投入修行和弘揚佛法。

但是,宏偉的佛寺與經常的布施,供養卻需要金錢維系。

于是,功德箱應運而生。

這簡簡單單的木盒子,成了寺廟的經濟命脈。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虔誠的施主們,會将自己的施舍投入箱中。

也有善男信女專門前來布施。

而和尚們通常不直接管理這些錢财,而是交給在家居士打理。

而一旦天災降臨,菩薩的大慈大悲即顯露人世。

抗戰那些歲月裡,難民流離失所。

禅宗大型虛雲老和尚毅然撤開大雄寶殿,讓他們住了下來。

自己則與衆僧人同甘共苦,食糠度日。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這才是宗教的真谛所在,亦是功德箱裡香火的根本流向。

可以說,這些箱中的錢财,才是讓佛法在塵世中間流傳和發揚的重要支柱。

是以,我

但那裡承載了太多虔誠與香火,見證了佛法在俗世中延續的不易。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每當香客虔心施舍之時,也是在通過自己的雙手。

支援佛法弘揚,令衆生受益。

功德箱的背後,是普度衆生的大願,是維系佛國的真誠香火。

兩個層面

這看似普通的功德箱,卻暗藏玄機,承載了佛寺與政府兩個層面的目的。

若仔細觀察,你我就會發現,

這兩種并不相同,代表着施舍錢财的不同流向。

國家機構修建的功德箱開口大多向上,原因在于,這部分錢财不歸寺廟所有。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這樣一來,既滿足了遊客膜拜供養的心願,又使古刹得以修繕更新,可謂一箭雙雕。

而自建的功德箱開口向前,意味着香火錢全部歸入寺院囊中。

這是寺内僧衆修行弘法的重要經濟來源,也是寺廟發展壯大的助力。

是以,這類功德箱往往深受主持老和尚倚重。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可見,

它微妙地平衡兩方的關系,使之在公和的大原則下和諧共存、互利共赢。

也正是這份的平衡,撐起了佛國的水乳交融,讓更多生靈得以沐佛恩典。

然而,這卻使得古刹僧人的使命感更為強烈——莫辜負黨和人民浩蕩慷慨的培育之恩。

于是,便有了各式各樣回饋群眾的舉措。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我們時常可以見到,在那些偏遠山村國小裡,突然會出現一批筆記本、文具和書包。

聽村民們講述,原來是城裡XX寺廟的師父們,将功德箱中的香火錢捐出,讓孩子們的求學之路更加光明。

如此等等,種種溫情畫面不勝枚舉。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僧人們也在發揚光大這份虔誠與宏願——隻願他們的善舉,化作清泉,滋潤更多生命的蒼生。

看着銅闆落入,許多人也不過想象着自己的舍利。

初一十五燒香拜佛,你可知功德箱裡的錢,最後哪去了?看完還捐嗎

是否能使家國更加安康,能否财源滾滾;能否成就一樁功德,延續香火......

其實,真正的布施不應有所求。

隻要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幫助了有緣之人,就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通過布施發放一份溫暖,哪怕影響似乎微不足道。

不必設想或者計算效果,隻在本心誠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