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年味,今天繼續來尋找餐桌上的年味。鹵菜,看着不起眼,卻是春節期間江夏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如今一些傳統鹵菜的的制作已經成為非遺傳承技藝。
漆胖子鹵菜館,名字看起來一點也不起眼,但在江夏區的鹵菜界,那可是名聲響當當的,說起自家鹵味,63歲的店主漆昌國一臉自信。
正月裡天氣冷,這種鹵味鹵菜存放時間也久,鹹香美味,是下飯下酒的首選菜肴,配合上家裡的幹魚,臘肉,香腸等美食,成為了正月裡的循環着的菜品,一連吃15天,那比年夜飯重要多了。
好味道是留住食客的關鍵,三十多年的老店,靠着真材實料好味道,吸引八方食客慕名而來。美味的秘訣自然就是一鍋老鹵湯,還有火候的把握,時間的控制,每一步的處理都關系着最後成品品質和口味的穩定。而且針對不同的食材,鹵制的過程也是不一樣的,想要達到店鋪裡鹵菜的效果,需要的是大量的經驗積累和規範的處理過程。一個是秘方,不能透露。一個是經驗,全靠把握。
在緊湊忙碌的都市裡,鹵味給了我們悠閑和放松,那種肉香的濕潤彈牙和撕咬骨頭的快感,從端上桌的那一刻起,便成為整個餐桌上最治愈的存在。而對于漆昌國來說,過去因為做鹵味太辛苦,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年紀越大越擔心,這門手藝的傳承會斷掉。但現在好了,兒子的歸來治愈了他的憂心,漆家鹵味有了傳承人。
記者:歐陽夢燭 龔燕
編輯: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