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中央農辦負責人解讀2024年中央一号檔案

作者:北京科協

新華社記者 于文靜 郁瓊源

新華社2月3日受權釋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2個中央一号檔案。中央農村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負責人當天就檔案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

把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作為重要引領

今年中央一号檔案強調,“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衆可感可及的實事”。

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謀劃推動“千萬工程”,從整治農村環境入手,由點及面,擴容建設,經過20多年持續努力,不僅深刻改變了浙江農村的整體面貌,也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範引路,各地都可學可鑒。

“必須看到,大陸各地農村情況千差萬别,自然條件、風土人情、發展水準、工作基礎各不相同。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中央農辦負責人說,歸根結底要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堅決反對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

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重點是確定國家糧食安全,確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確定國家糧食安全、確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去年大陸糧食總産量再創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面對各種風險挑戰和不确定性,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今年中央一号檔案突出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的導向,提出確定糧食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目标。

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確定國家糧食安全,關鍵是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積極性。要适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範圍,讓農民種糧有錢掙。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大對産糧大縣支援力度,探索建立糧食産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讓地方抓糧有動力。同時,把糧食增産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産上,實施糧食單産提升工程,內建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推動糧食産能邁上新台階。以小農戶為基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社會化服務為支撐,建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解決“誰來種地”問題。

“要健全耕地數量、品質、生态‘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這位負責人說,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違法行為,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适當提高高标準農田建設中央和省級投資補助水準,確定耕地數量有保障、品質有提升。同時,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多管道拓展食物來源,建構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確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檔案對此作出了部署。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要壓緊壓實防止返貧工作責任,落實監測幫扶機制,加強跨部門資訊整合共享,進一步提升監測及時性和幫扶精準性。加強産業和就業幫扶,強化幫扶産業分類指導,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援力度,改善發展條件,增強“造血”能力,激發内生動力。

提升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準

鄉村是廣大農民群衆的家園,隻有營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才能讓農民有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中央一号檔案将“三個提升”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點。中央農辦負責人表示,要統籌推進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做好“土特産”文章,堅持産業興農、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産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優化更新,推動農村流通高品質發展,加快建構農林牧漁并舉、産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的現代鄉村産業體系。

——提升鄉村建設水準。加強村莊規劃編制實效性、可操作性和限制力,适應鄉村人口變化趨勢,優化村莊布局、産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完善農民參與和長效管護機制。統籌農村供水、道路、能源、資訊和住房安全等建設,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闆,完善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體系,及時回應群衆關切。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

——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健全完善黨組織上司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建好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持續推進基層減負,優化各類涉農督查檢查考核。加強農村公德心建設,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加強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加強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綜合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設平安鄉村。

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今年中央一号檔案對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作出了系統部署。

“要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激發農村各類要素潛能和主體活力,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中央農辦負責人說,要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援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加大核心技術攻關力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扭住種子這個要害,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制。

這位負責人表示,改革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要啟動實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在堅守底線的前提下,鼓勵各地實踐探索和制度創新,強化改革舉措內建增效。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691元,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到2.39∶1。”中央農辦負責人說,今年中央一号檔案提出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目的就是鞏固農民持續增收勢頭,促進共同富裕。

這位負責人表示,要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教育訓練,健全跨區域資訊共享和有組織勞務輸出機制,在重點工程項目和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赈。支援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林下經濟等經營項目,完善産業聯農帶農機制。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逐漸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準,加強涉農資金項目監管,把給農民的各項補助補貼補到位。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财産權益,鼓勵以出租、合作開發、入股經營等方式盤活利用農村資源資産。

“總而言之,要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中心任務,廣辟增收門路,讓農民群衆錢袋子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中央農辦負責人說。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