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歲醫生跟風讀研後找不到工作了親述經曆!醫生如何重拾職業信心

作者:掌上醫訊

導語

喬布斯曾說:我确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此前,在某論壇上,一名來自廣東的35歲住院醫發帖講述了他的個人經曆:

35歲醫生跟風讀研後找不到工作了親述經曆!醫生如何重拾職業信心

2014-2020我在某地區專科三甲醫院幹醫技,收入一萬多。那時候一年有一個月休假,隻上半天班。

科裡比我後來的兩個小夥兒後面要考執業醫,要考研,我知道了以後也去考,結果他倆沒弄成,一個已經結婚了,一個還在上班還在考。我呢?考上了,找了個本地其他醫院的導師,技術很強就是不教你。

放養三年畢業了,我也35了,35歲人生的坎兒,我在本地找工作人家都是導師(科主任)自己的學生,把坑占了,導緻我找不了。

以前我是臨床專業,這幾天想回去老本行主要是以前的主任把招聘條件報上去了都是醫學影像學,我又回不去了。我真是欲哭無淚,可是又能怎麼辦?

現在人在内地一個正在創三甲的醫院,工資還不如以前拿的多。還累的要死,人生地不熟,二等公民,每每這樣,我都想回去。回去又找不到工作,陷入了死循環。

要回到以前的醫院也搞不了醫技了,要回去必須是雙證博士或者進階職稱。我目前35歲才是住院醫,要兩年後才能考主治。

漫長道路我心灰意冷,回想下自己,當初要是繼續幹醫技讀個在職也好啊,偏偏怎麼走上這個絕路了,前兩天又被車撞了,目前躺在醫院,很生氣疼得不敢動怒。

很想回去回不去。35歲住院醫真可悲,專業不對口,導師不行....過去諸多回憶湧上心頭,很想流一次淚,但是淚早已流幹。隻有心中滴淚。

在大掌看來,多數醫生在未來的職業規劃上都很迷茫,有人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佛系态度,有人卻是想還想再博上一把,再加上醫療行業的“高學曆内卷”,讓衆多臨床醫生更是不知所措,盲目跟風,不想掉隊,也不想錯過機會,這些都成了很多人心裡放不下的一股勁。

醫生的“運道”是選擇大于努力?

從醫後的就業選擇無非是醫療事業機關與轉行兩個大方向。

大掌認為,提升學曆是為了找工作而不是為了提升學曆而提升學曆,每位醫生在設計自己職業規劃時,都需要看清楚未來的大趨勢。

這位醫生本來在專科三甲醫院幹得好好的,結果頭腦一熱,跟風去提升學業,三年到,畢業了,但沒位置了,隻能狼狽找到一個費力不讨好的醫院維持生計!确實可惜!

很多醫生都有相同的經曆。

一位廣東的眼科學醫學生表示,他的經曆與文中的住院醫經曆一模一樣,或許是在三甲幹醫技有些學曆自卑,或許是沒有讀研前認為自己絕不止此,辭職前上司還勸了去讀個在職,但自己覺得去讀個在職的對不起那個曾經拼命考上的自己,當時真的有考上執念,現在很後悔自己背井離鄉錯過陪伴家人和孩子成長的重要時期,但也回不去了。

一位浙江的骨科醫師也很迷茫,自己快四十,二甲縣級綜合醫院醫院,床位600+,副高,年入稅前25+,想考博,還在糾結中。

北京的一位醫生告訴大掌,他從醫院出來也算35歲,主治,進了保險總部,當核保、健康管理、政府醫保、接觸了很多醫療行業結合科技的項目,過了5年還是要再往前走,醫院就職如果層級不高,相對視野還是閉塞。但其所在醫院的情況很舒服,自己兩間辦公室,一個學生一個護士,人際關系上上下下也都不錯,但我選擇換一個行業,而沒有去行政科室。這幾年感覺醫療影像ai診斷這方面還是有需求,醫技+科技還是有亮點的。

是以,認清自己的長短,珍惜當下,以及自己是否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同樣非常重要,雖然該醫生失去了過去的一個好位置,但自己努力三年,學業還是進了一步的,也算有失有得,實在不該因悲哀迷糊了自己的雙眼和心智。要知道過去的位置是回不去了,眼睛放開遠點,天下自有留爺處。

浙江一位普外科醫師看的更明白,他不認為考研讀博對臨床有什麼用,在他看來就是名頭好聽一點,搞了點虛無缥缈或者有用或者無用的科研。“我是20多年前讀的研究所學生,說實話畢業的時候形式就很不好,我們部級院校的博士去找工作都非常難,到上海隻能去區醫院工作。當時就果斷放棄轉博。以為學曆這條路已經貶值到頭了。沒想到回來居然又熱了一段時間。可能和上部的建構(緩解就業壓力及快速學曆更新)有關。但是無論如何都會有飽和的一天,況且現在醫療形式經濟形式都很差。這名住院醫現在的這個情況比較棘手,要我說,既然已經上了賊船,幹脆黑到底,去讀博士,拼一把”。

科研與臨床,在實際生活中,很難兼得。多數醫生在追求高學曆和搞科研的同時,就會缺失臨床的提升機遇。

之前播出的《offer3》中,心血管内科中的劉暢和高尚2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劉暢浙大八年制,已進入博後階段,自然被扣上了學曆最高、科研能力最強的帽子,但實際的臨床表現,卻不如同組的學曆一般的高尚,然而高尚則科研能力就弱很多。

35歲醫生跟風讀研後找不到工作了親述經曆!醫生如何重拾職業信心

同樣,《offer3》中李不言同學,湘雅本碩博,從臨床轉到科研最後又想回歸臨床,背後的原因想必是大多數醫生的真實寫照。

原因是“臨床生活枯燥且痛苦,身體不能承受,體質變差,又胖了五十斤,思慮再三決定試一試看似沒那麼累的科研,然而卻發現科研也是枯燥乏味的,且短期内的成長獲得感比臨床更低。”

35歲醫生跟風讀研後找不到工作了親述經曆!醫生如何重拾職業信心

事實上,科研、高學曆與臨床是相輔相成的,科研和高學曆可以讓臨床錦上添花,臨床可以驗證科研成果并推動個人學曆和能力的進步。

是以,醫生想要提升自我,還需要三思而行,選擇一個盡量不要太丢棄另外一個。

但是這裡大家要注意的是,高學曆是進入好醫院的敲門磚,這是事實。

“選擇大于努力”,這句話很重要。不管大家現在有多迷茫,選擇一個自己喜歡或者認為适合自己的方向,做好最壞的預期打算,堅持下去,就一定有收獲。

關于事業,喬布斯曾說:我确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讓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借此送給廣大的醫務工作者,當你對目前的醫學職業迷茫的時候,當你不知道我未來要做什麼的時候,當你站在十字路口不知如何前進的時候,想想未來你的方向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适合的,并可以為其放棄原有生活的,如果你毫不猶豫,那就往前沖吧,祝所有醫生都有光明和無限坦途的未來職業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