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借權謀術,“徹底廢掉”一個人!隻需“三步”

作者:無相台

所謂徹底廢掉一個人,是指結構性地摧毀一個人,不僅使其喪失主動性,更使其絕無反攻的可能,并最終使其進入到一種“僞自足”的狀态。

而這種摧毀意志,又建構起預設意志的方式,一如權謀術,講究的是迎合式的攻心,壓迫式的誅心,最終達到對個體意志的操控,進而建立起按群體分類的結構模型,即操控者結構和被操控者結構的平行模式。

一旦這種平行模式建構完成,也就意味着利益結構和決策結構,進入到了一種最大化集中的模式。平行,意味着互不幹擾,而這種利益和決策的互不幹擾,是建立在“徹底廢掉”的前提之下的。

以此種權謀術的邏輯而言,要徹底廢掉一個人,實際上也不過三步。

借權謀術,“徹底廢掉”一個人!隻需“三步”

01

第一步:孤立政策。

孤立政策,即以空間、群體要素等為媒體,把個體排除出某種組織形式,或者存在形式。

說到底,孤立政策,就是要讓個體陷入到一種實體性的孤立無援狀态。實體性的孤立,是最直接的切斷個體與環境的手段之一,當然也是最直覺的孤立方式,進而對個體形成強大的壓力。

因為直覺,是以,必然形成環境式的圍觀效果。而圍觀的情緒,越是以“看客”姿态出現,或者“落井下石”姿态出現的,那麼,僅就這種“圍觀”,就可以摧毀一個人的自尊,以及對人的起碼的信任和種族認同。

但是,也正是這種粗暴的孤立,也往往容易激起激烈的對抗情緒。因為,這種政策,隻是借助了匮乏群體釋放的惡意,而沒有對個體達成意志的摧毀。是以,孤立政策,在權謀術中,也屬于比較低層次的術法手段。

借權謀術,“徹底廢掉”一個人!隻需“三步”

02

第二步:參與設計。

所謂參與設計,即根據個體的屬性,或者說需要個體進入到什麼樣的狀态的需求,量身定制某種參與路徑。

參與,即個體實作群體屬性的手段。個體隻有通過對各種可能的群體事務的參與,才能獲得角色感,獲得某種程度的社會化認可。也就是,參與,是個體實作從純粹的個體,向群體的個體轉變的必要路徑。

從權謀術的角度講,粗暴地剝奪其參與的路徑,一定會遭到反抗。而通過對參與路徑的有意設計,則是上策。

上乘的參與設計,一般都解決了三個問題:

一是解決了公平問題,就是誰都有參與的路徑。

二是以不同的路徑設計,容納不同的個體。也就是個體的習性,決定了個體大機率會自動向哪種路徑,投懷送抱。既然是主動投懷送抱,那就會甘之如饴。

三是不同的路徑,基本不會有交集,也就是遵行平行結構模式。

這三個問題以解決,那麼,個體也就進入到了自以為是自己選擇,自己熱愛的世界,也就是處于自身匮乏,而建構起來的虛幻的體驗世界。于是,進入僞自足的個體,将再無可能看到那個平行世界的真實模樣,也再無能力去突破那個平行結構。

借權謀術,“徹底廢掉”一個人!隻需“三步”

03

第三步:資訊分化。

而要持續穩固那個平行結構模式,就必須進入到資訊分化的政策中。

所謂資訊分化,即不同結構中的個體,接收到資訊,将會呈現巨大差異。或者說,是進入近乎迥異的價值觀塑造機制之中。

一如我們現在所說的精英教育和大衆教育之别,通識教育和職業教育之别,本質上都是把個體劃分到了不同的資訊領域。而這種“劃分”的前提是,對既定路徑中的個體,采用了不同的功能性篩選。

一般,通識教育下的個體,往往具備了較全面的判斷力素養和人文素養,注重的是對個體意志的培養和人格發展的健全。而職業教育,則是根據經濟市場的需求,快速提供精準勞動力的模式。

而精英教育,則是側重決策,側重分析和全局思維,大多數是預先設計好的,為了某種結構而專門培養的接班人。大衆教育,則更多的是接近職業教育。

資訊分化,當然不僅僅在于教育領域的分化,其實更多的是滲透到大衆生活中的體驗取向。當個體被瑣碎的日常體驗所捕獲,那麼,個體就進入到了不斷重複的瑣碎日常之中。

重複,意味着無意義。無意義,即無價值。

而作為媒介的媒體,如果進入到無孔不入,而又不斷制造景觀式參照物的時候,個體實際上就淪為了媒介的市場。

也即,個體以媒介制造的參照物為參照物,并以此為奮鬥目标,或者說,以此為日常自我的确證,那麼,個體就徹底成為了被媒介操控的日常體驗的載體而已。

此時,個體所有的日常體驗,都是來自于媒介提供的參照物,而不是個體自我探究和獲得的日常體驗,即進入到了一種“僞現實”之中。于是,個體被真實地架空了。

借權謀術,“徹底廢掉”一個人!隻需“三步”

04

從權謀術的層面講,如果孤立政策,是壓迫式的誅心,那麼,路徑設計,則是進入到迎合式的攻心。一旦攻心達成,便進入平行結構,且其中規避了對抗因子,即所謂“上兵伐謀”。

而資訊分化,則是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攻心成果,使之進入到習性建構層面。

而習性建構,則屬于權謀術中,迄今為止,巅峰式的誅心之術。

徹底廢掉一個人,不是禁锢、摧毀其肉體,而是對其意志的悄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