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記者 夏燕甯

萌寵在新年畫改"門神",陰影加機械充滿塞布朋克......1月10日,用"恢複活力,傳統藝術!"以上海新文化地标之一,道雲學院劇院旗艦店為主題的傳統藝術和新作品展覽吸引了許多遊客入住和欣賞。

當代95後創作者不僅主動擁抱傳統藝術,更通過自己的腦洞和創造力來振興傳統藝術,這是值得稱贊的。開幕當天,參與這一創新項目的多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工匠和創作者的代表也前來參加活動,分享他們的創意故事。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展覽海報

無殘渣成食衣,傳統藝術重生

本次線下展覽由5位非物質文化遺産工匠和來自網易LOOTE的10 95位年輕人進行跨時空再創作構圖,多媒體手段和豐富的互動場景設定,帶來新舊融合的視覺體驗,來到現場的13種非遺物文化衍生品也受到好評。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漫畫家團體"天鹿牛奶團"以皮影戲創作藝術為題材創作作品:《都市女人畫——誰的剪影》

例如,漫畫家組合"天鹿牛奶組"創作的"都市女人地圖——誰的剪影",提取了傳統影子的人物形态和四肢/方塊的組合形态,比如畫面人物設計、色彩搭配采用中國戲曲對前五種顔色和接下來的五種顔色,兩種顔色的碰撞增添了最小的視覺沖擊感。考慮到現代都市女孩的諸多特點,創作者還進行了網絡時代影劇藝術表達的拓展,用瓶子和罐頭代替鏡貼花黃色,用手機和健身代替鍋爐,讓傳統藝術更有生命氣息。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肉奶組合基于傳統年度繪畫創作 - "貓和狗雙倍"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肉奶組合基于傳統年度繪畫創作——《貓門神》

由創作者帶來的肉奶《貓狗雙倍》,傳統新年畫主角"六子鬥頭""門神"等圖案被當下年輕人喜愛的貓、貓狗所取代,可愛喜慶;

同一天,"肉輕牛奶"組的兩名成員也出席了會議。說到創意,他們說,雖然傳統工藝品中有許多巧妙的設計設計,但與當代年輕人在美學上存在不小的差異,這導緻許多年輕人對傳統工藝品的接受度較低。是以,認為有很多人喜歡飼養小動物,但也願意購買與周邊相關的小動物,它們會以傳統的動物圖案為主題,進而鼓勵人們購買周圍的小動物,然後以非遺物文化來探索的心情,讓非遺物文化更被人群所接受。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西湖絲傘宋志明老師現場分享作品

線上下作品展上,道道衛創作,取自西湖絲傘"西湖花"徽章群,由穆金年創作,融合了西湖絲傘和鹽田木雕《小牛轉底》,創作的由夜渣3D影子小夜燈等,都充滿了95後創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演繹。還值得一提的是,創作者沒有帶來影子燈裝置,這種機械影子裝置相當蒸汽朋克,通過現代動态裝置更新了傳統的手動皮影戲表演形式,不僅增加了裝置的樂趣和可玩性,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皮影戲的運作方式。

這些結合時代與實用的創意耗材,也與國際無遺項目——西湖絲傘傳承人宋志明分享了一緻的觀點:"非遺物重新設計的最大難點,就是如何充分挖掘'功能'。如果不能融入現在的飲食和服飾,就很難接受非遺物和傳統文化。創作者需要弄清楚如何展現更多衍生設計的"實用性"和"活力"。"

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接近和重新整理傳統藝術

由網易LOFTER和人民日報數字傳播聯合主辦,戰略合作夥伴汝智正在為年輕一代打造一個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和公益推廣項目聯合展示,"重新整理它,傳統藝術!自2020年10月啟動以來,先後邀請了五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的傳承人,加入西湖絲傘宋志明、王影王海燕、丹桂木雕林飛河、鹽川布畫劉傑瓊、木闆年畫王瑞,線上分享非遺物技能和文化,讓LOFTER上的年輕使用者了解傳統藝術。

萌寵變門神!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王海燕的影子分享工作現場

許多使用者也積極報名參加對非剩餘藝術家的線下實地考察,最終有10位年輕創作者脫穎而出。近3個月來,他們先後前往西安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杭州西湖蠶絹生産基地等地,與非遺傳傳承人進行面對面交流,體驗非遺留項目制作過程。在此基礎上,他們結合目前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和時尚打開腦袋,做出了一些獨特的衍生設計。同時,網易LOOTEER還收到了近600件來自年輕設計師的優秀重新設計作品,其中24件在本次線下展覽中展出。

洛夫特官員告訴記者,洛夫特的漢裝、民族風貌等元素其實已經受到了年輕人的好評和追捧。創作者或展示漢族服裝之美,或通過繪畫來緻敬各種民間技藝,讓平台感受到傳統文化藝術在年輕人中依然有市場,可以創新。是以,傳統藝術再現計劃将繼續開展,希望繼續激勵年輕人接近中國傳統藝術,用他們最喜歡的方式重新诠釋和重新激發傳統藝術。

據介紹,1月11日晚,來自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的國家級演員、非幸存者的影劇李巧玲将在多雲書院三樓的"複興青年"展區上演皮影戲,期待非遺物傳統文化藝術能夠滲透到不同層次的興趣中, 打破文化壁壘,讓青春更有活力。

責任編輯:張偉

校對: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