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導演職業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作品之一,一改他本人多年的作品鋒利如刀的批判風格,他仿佛受到了某種召喚,感悟了生命生活的真谛,這部《一一》平淡如水中充滿了溫馨柔和。
《一一》——生活是萬花筒,也是多楞鏡,讓我們有一說一,娓娓道來。
片中主人公簡男俊,一個家庭觀念極強的中年男人,在複雜多變的的社會生活中,他仍懷有赤子之心,保有着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最簡單純粹的價值觀,他做事有原則,做人有底線,并非随波逐流。他上有年邁的母親,下有一兒一女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而他人到中年的妻子又患上的焦慮症。作為公司合夥人之一,他兢兢業業的工作,但生意場上的虛僞奸詐總讓他失望苦悶無奈。作為家庭的支柱和公司的核心,在複雜和真實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中,他對家人充滿關愛與責任,對同僚雖然無奈,但也算包容。
他的女兒婷婷是善良聽話的孩子,她如花一般的年紀尚無法明白世間很多事情,她善意幫助别人,卻無意被人所傷害。她還一直把婆婆的跌倒以及昏迷當成是自己的過錯而内疚自責。雖然事态的發展不能如她所願,她的朋友都離她而去,還給她留下心理陰影,好在她還有關愛她的家人,她投入簡媽媽的懷裡,終于釋放了壓抑的情緒。生活對于婷婷這樣的年紀來說,結束就是開始,雖然會有暫時的孤單。
他的兒子洋洋是這部電影裡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他單純、善良,有點古靈精怪,女生會合起夥來欺負他,但他并不煩惱,偶爾他也會還擊,但并非小男孩的暴劣。最令人驚訝的是,他拿着單反照片的情節,行為和言語都顯得意味深長——小孩眼光裡能看出大人看不到的一面,即事物的真相。
楊德昌通過簡單講述一個家庭故事,以娴熟叙事手法将男人事業複雜無奈、家庭生活糾紛鎖碎,青春少女迷茫困惑、懵懂兒童善良乖張串連起來,通過鏡頭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台灣中産家庭的生活畫卷,其間包含了導演對世間事物慨歎。影片行雲流水般流暢細膩,故事情節溫馨而感人,片子裡的每一個人都在生活中思考自己的人生。
這部電影場景很小,年代跨度也很短,但它具有史詩的氣魄,是一部家庭史詩電影。這部電影不是要告訴你怎樣才能過上好生活,它隻是想表達,生命如水,喜悅、哀傷、甜美、痛苦都隻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既使可以重新開始,你是否能保證可以活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