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1] 宋·範成大[2]

金沙堆前風未平[3],

赤沙湖邊波不驚。

客行但逐安穩去[4],

三十六灣漲痕生[5]。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滄洲寒食春亦到[6],

荻芽深碧蒌芽青[7]。

汨羅水飽動荊渚,

嶽麓再來昏洞庭[8]。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大荒無依飛鳥絕[9],

天地惟有孤舟行。

慷慨悲歌續楚些[10],

仿佛幽瑟迎湘靈[11]。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黃昏慘淡舣極浦[12],

雖有漁舍無人聲。

冬湖落此暫住[13],

春潦怒長随傭耕。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吾生一葉寄萬木,

況複搖落浮滄溟[14]。

漁蠻尚自有常處[15],

羁宦方汝尤飄零[16]。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前六句寫行舟的地點、時間。洞庭湖風大浪急,赤沙湖波瀾不驚;遠行的人總喜歡去安穩的地方,三十六灣湖水準靜,看得見漲痕;點明時間是在清明前後,蘆荻苗碧綠水蒿青。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七至十六句寫湖中行舟的所見所聞所想。汨羅漲水湧動湖州,嶽麓雲氣攪渾洞庭;荒廢無比連飛鳥都絕迹,茫茫天地間唯有我們一艘孤舟颠簸行走;心潮澎湃慷慨高唱楚歌,仿佛悠遠的琴聲迎接湘水之神;黃昏悲慘凄涼,靠岸停在遙遠的水濱,雖有漁民宿舍但沒有人住;我們在水流轉彎的地方暫住,湖水猛漲淹沒了耕地。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最後四句抒發感慨。我一生就像一片樹葉飄搖在森林,也如同飄落在大海。連以舟為家的漁民都有常住的地方,在外為官的人到處飄零。

詠龍陽古詩詞選注(80)民風社情——連日風作 洞庭不可渡 出赤沙湖

[1] 《範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97.

[2] 範成大(1126—1193):宋蘇州吳縣人,字緻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累官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孝宗初,知處州,修複通濟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國,不畏強暴,不辱使命。除中書舍人。淳熙五年,拜參知政事,僅兩月,被劾罷,奉祠。後因病,退居故裡石湖。卒贈少師,追封崇國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詩。有《石湖集》等。

[3] 金沙堆:在洞庭湖中延袤數裡。張安國有賦。

[4] 客行:離家遠行,在外奔波。《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安穩:平穩。漢·王符《潛夫論·相列》:“行步欲安穩覆載,音聲欲溫和中宮。”

[5] 三十六灣:《分類字錦》:許渾《三十六灣詩》:“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灣秋月明。”自注在湘陰縣。

[6] 滄洲:濱水的地方。古時常用以稱隐士的居處。三國·魏·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然後臨滄洲而謝支伯,登箕山以揖許由。”寒食: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負其功臣介之推。介憤而隐于綿山。文公悔悟,燒山逼令出仕,之推抱樹焚死。人民同情介之推的遭遇,相約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

[7] 蒌:通稱水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羽狀分裂,下面密生灰白色細毛,可作艾的代用品。

[8] 嶽麓:山名。一稱麓山。在湖南省長沙市郊,湘江西岸,因當衡山之足,故以麓名。山上有晉代修建的麓山寺,山下有嶽麓書院。

[9] 大荒:荒廢不治。《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楊倞注:“大荒,謂都荒廢不治也。”大災之年。

[10] 悲歌:情緒激昂地放歌,以抒發悲壯的胸懷。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慷慨獨悲歌,鐘期 信為賢。”

[11] 幽瑟:幽遠而低沉的琴聲。湘靈:古代傳說中的湘水之神。《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洪興祖補注:“此湘靈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一說,為舜妃,即湘夫人。

[12] 慘淡:暗淡;悲慘凄涼。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治水五行》:“金用事,其氣慘淡而白。”極浦:遙遠的水濱。《楚辭·九歌·湘君》:“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王逸注:“極,遠也;浦,水涯也。”

[13] (líng):水曲也。别作。亦作泠。水曲:水流曲折處;曲折的水濱。

[14] 況複:更加;加上。隋·炀帝《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複武功彰。”搖落:凋殘,零落。《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滄溟:大海。《漢武帝内傳》:“諸仙玉女,聚居滄溟。”

[15]漁蠻:指以舟為家的漁民。該句沈欽韓注:“漁當作魚。東坡有《魚蠻子》詩。蓋如蜑戶以舟為家,《寰宇記》所謂江東曰水郎也。”尚自:猶自;尚且。《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弟子尚自如斯。”

[16] 羁宦:在他鄉做官。《晉書·文苑傳·張翰》:“人生貴得适志,何能羁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飄零:飄泊流落。唐·杜甫《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廣州》詩:“王孫丈人行,垂老見飄零。”(圖檔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