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儒家學說,為什麼會受到統治者與老百姓的同時歡迎?
同時受到統治者及被統治者雙方的喜歡,這個“藝術境界”夠深刻吧?中國乃世界上這個現象可能也不是很多見吧?簡析一下吧:1,孔子的正統學說,對帝王最為有利;忠君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深入百姓去,老百姓不會輕易造反,嶽飛就是典型例子,完全可以反戈一擊,去奪得皇位;知道回去送死,也班師回朝,結果,自己一家,兒子及女婿同時被處死;還有就是曹操,完全可以自己稱皇帝,可以不稱帝,為了友善,我沒有造反,“挾天子以令諸侯”,玩個小把戲;
老百姓為啥喜歡?儒學思想作為國教一般,一代代灌輸下來,再加上隋唐以後得科舉考試,給平民百姓打開一道通往仕途的一道門,平民可以入仕,拴住了讀書人;還有就是科舉考試的内容,就是四書五經孔子的學說,這個學說“敲門磚是也”;——這樣,不就是把兩個對立的階級,拴在一起了,才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個現象?——不知道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