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貿發會議:紅海航運危機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破壞性影響

作者:地球村見聞錄
貿發會議:紅海航運危機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破壞性影響

© Unsplash/Angus Gray。發生在紅海海域對商船的襲擊嚴重擾亂了國際航運。(資料圖檔)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貿易物流處處長揚•霍夫曼(Jan Hoffmann)今天表示,在烏克蘭戰争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巴拿馬運河水位偏低帶來重大挑戰的情況下,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的襲擊正在給本就脆弱的全球貿易和供應鍊帶來破壞性的影響。

據霍夫曼稱,這些襲擊不僅加劇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而且還導緻了航運成本上升和溫室氣體排放增加。

霍夫曼在日内瓦通過視訊連線向聯合國紐約總部的記者表示:“海洋運輸是全球貿易真正的生命線,而這些幹擾凸顯了海運在面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氣候變化時的脆弱性。”

襲擊與反擊

胡塞叛軍又稱“安薩爾阿拉”,控制着葉門大部分地區,包括紅海沿岸。

自去年11月以來,胡塞武裝加強了對通過狹窄水域前往蘇伊士運河的船隻的襲擊,并聲稱他們的目标是前往以色列港口的船隻。

作為回應,美國與英國和其他國家一起對該組織發動了海上空襲,現在又在陸地上發動了空襲,進一步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至關重要的樞紐

蘇伊士運河是國際航運的重要交通樞紐,該航道承載着全球12%至15%的海運貿易,其中包括大約20%的海運集裝箱貿易。

這一重要樞紐的中斷會對全球造成災難性的連鎖反應。比如,2021年3月,長賜号(Ever Given)大型集裝箱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導緻運河堵塞數日。

目前,考慮到襲擊風險,船隻紛紛避開這條航線,繞道非洲南端更長的航道。

聯合國貿發會議的資料顯示,與一年前相比,集裝箱船的過境量下降了67%。受影響最大的是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自1月16日起已完全停航。

而在紅海危機發生之前,通常每天有兩到三艘天然氣運輸船通過該地區。

全球航運岌岌可危

此前,烏克蘭戰争和由氣候變化引起的巴拿馬運河水位異常偏低已導緻全球貿易面臨極大挑戰,而紅海危機使得全球航運的形勢更加岌岌可危。

巴拿馬運河水位持續偏低,導緻船隻過境量與去年相比下降了36%,與兩年前相比下降了近62%。

霍夫曼說,這種影響是巨大的,并指出目前集裝箱平均即期運價已出現飙升。

自2023年12月初以來,從上海出發的平均航運成本翻了一番多,前往歐洲的平均航運成本增加了三倍以上。即使前往美國西海岸的船隻不經過蘇伊士運河,但其平均航運成本也有所增加。

霍夫曼強調:“紅海危機帶來了多重影響,包括成本上升、潛在的通貨膨脹、全球範圍内的延誤和中斷,而這些問題又可能與加劇氣候變化的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貿發會議:紅海航運危機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破壞性影響
貿發會議:紅海航運危機正在對全球貿易造成破壞性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