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費低迷,是大家有錢不花嗎?

作者:有雞大米

最近兩年的經濟可以用“寒氣逼人”來形容了,官方民間都急眼了,大家一起找原因開藥方,不過說來說去,消費都是離不開的話題,誰讓他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呢?

消費不振這事大家都有共識,分歧在于消費拉跨的原因,白岩松說是消費信心不足,大家有錢不願意花。老百姓表示反對,說你才沒信心呢,你們全家都沒信心,我們不消費主要是沒錢。

我就不站隊了,經濟問題影響因素太多,很多時候都是互相作用的結果,非要比大小沒什麼意思。

這篇文章從收入角度聊聊消費,稍微有點宏大叙事,大家坐穩扶好。

(一)

為啥要聊收入呢?

消費能力取決于兩個因素。

首先得有錢,月入3000隻能吃沙縣小吃,月入3萬就能去海底撈,消費水準差出好幾個檔次。

其次還得願意花錢,我月入3萬,但就願意清水煮白菜,那對消費也沒啥貢獻。

而這兩個因素裡,前面這個收入更重要。

比如宏觀經濟學分析消費的時候,一般隻考慮收入的影響,說是收入越高消費越多。

但也不是簡單線性關系,你月薪1000,每月消費500,消費收入比是50%,但是你月薪10000的時候會等比例消費5000嗎?可能會吧,但是大機率2000就夠了。等你月入10萬的時候,可能每個月隻能花1萬,消費收入比降到10%。

原因也不複雜,億萬富翁也不能頓頓吃龍蝦吧,也不能一天換八件衣服吧,是以消費有天花闆。

而且每月消費1千上升到每月消費5萬,生活品質會有質的飛躍,但是再上升到每月10萬,滿足感不會有太大提高,是以越有錢,相對消費能力越弱。

當然了,買私人遊艇飛機,炫富比拼摔茅台這種操作咱就不讨論了,土豪的世界跟普通人無關。

這種現象經濟學上有個學名,叫邊際消費遞減。

為啥聊這個呢?

根據邊際消費遞減的規律,咱們可以把全社會分成三類人,少數窮人,他們掙2千,花1千,大多數的中産,掙1萬花3千,還有少數富人,掙10萬花1萬。

你想提高消費,你關注那部分人呢?

肯定是窮人和中産啊,你把100萬給100個勞工,他們會下館子喝酒、換個手機或者給老婆孩子買件衣服,可能有20萬轉化成消費。這錢給了富人,沒準轉身就投進股市了,對消費一毛錢貢獻都沒有。

是以咱們現在聊的收入,主要指的是中位人群,像煤老闆、上市公司老總、金融白領、網際網路精英都不在考慮範圍内,他們屬于頭部人群,人數不多,對消費貢獻不大,可以忽略不計。

按照這個理論,消費不振的主要原因,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不高。

這個可能跟大家感覺不一樣,明明改革開放幾十年,大家工資也都翻着番的漲,怎麼能說不高呢?

其實也不複雜,絕對值漲了,但是相對值并不高。

中國這40年經濟狂飙猛進,GdP每年10%以上速度增長,說明蛋糕在持續做大,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受益,連沒搭上車的農民都通過進城務工這種方式喝了湯。

但是蛋糕的配置設定并不均勻。

正常情況下,蛋糕應該按照生産過程中的貢獻配置設定。

比如有人貢獻勞動,有人貢獻資本,再通過企業結合就有了産出,配置設定的時候按照貢獻提取收入,順便給政府留一部分出來,畢竟政府提供了國防、道路交通、基建這些公共服務,也得通過稅收的形式拿走一部分。

有點像個人、企業、政府三方合夥做生意,大家按照投入股份分錢,童叟無欺。

但是咱們國家的配置設定體系有點問題,具體來說,給老百姓分的那份太少。

怎麼了解這個事呢?

對普通人來說,收入可以分成三部分,工資收入,财産性收入、社會保障,一個一個說。

先說工資收入。

前面說了,勞動和資本結合就有産出,工資就是勞動分到的那塊蛋糕。

那具體能分到多少呢?

這個不一定,跟行業有很大關系。

比如紡織業對資本要求不高,随便整一塊地蓋個闆房,買兩架紡織機就能開工,剩下的就是往裡堆人,人越多産出就越多,衣服成本100元,可能有20元的資本投資,剩下的80元是人力成本,這個就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屬于低端産業。

如果是一個晶片工廠,那就不一樣了,廠房需要精裝修,還得無塵化處理,光刻機一台就得上億,精密加工跟打螺絲不一樣,很多工序得用機器人,真要生産的時候可能隻需要四五個技術勞工看着就行了,一塊晶片成本100元,可能有80元是資本投資,20元是勞動力成本,這個就是資本密集型産業,屬于高端産業。

哪個産業工資收入高呢?

看起來好像紡織廠工資成本更高一點,但是别忘了紡織廠人多啊,80塊錢平均分給80個人,每個人工資就是1塊錢。晶片廠的20塊錢分給4個人,每人工資5塊錢,您說誰的工資更高呢?

而且紡織勞工沒啥技術含量,老闆為了獲得利潤會使勁壓縮工資。

比如咱們國家改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缺資本,發展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産業,那時候有源源不斷的農民工從農村走入城市,老闆們根本不愁招人,反正都是打螺絲,教育訓練兩天就能上生産線,你不幹有的是人幹,是以工資壓的極低。

而且因為資本稀缺,地方政府為了發展經濟拼命招商引資,對資本開出了很多優惠條件,比如免除土地租金,稅收優惠什麼的。對勞動者反倒是很無所謂,老闆和勞工鬧起來,肯定是站老闆這一邊,很多地方最低工資形同虛設,社保交不交全看老闆們自覺。

總之就一句話,愛幹幹,不愛幹趕緊騰地,勞動市場有的是農民工排隊。

富士康的七連跳,其實就是這種背景下的産物。

有地方政府拉偏架,再加上勞動力幾乎是無限供給,收入配置設定中大頭都給了資本,勞工的工資就更不夠看了。

當然了,有一說一,這個也是咱們的比較優勢,畢竟外資願意進來,主要也是圖了便宜的勞動力,開發中國家的第一桶金一般都是這麼來的,也就是經常說的人口紅利。

毛病就是老百姓的勞動收入不高,沒錢也就沒消費,官方話說:“有效需求不足”。

國内消費不了,生産的商品隻能出口到國外,這也是外向型經濟的底層邏輯。

(二)

那您說,資本所得的那部分,是不是都被資本家拿走了呢?

也不是,這也是就是要說的第二點,老百姓的資産性收益。

對老百姓來說,工資收入不高,但總會有剩餘。每年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這些錢你會壓箱底嗎?

肯定不會啊,你得讓錢生錢,把錢存銀行、買理财、基金或者股票,希望今年的10萬到明年能變成11萬。

存款、基金、股票這些就成了你的資産。

當然了,這些資産本身不是聚寶盆,不能自動産生财富的,多出來的那1萬收益其實還是來源于實體經濟,也就是資産要轉化成資本才能産生增值。

比如銀行會把存款借給企業搞生産,基金會通過買債券或者股票的方式進入實體經濟。

這個過程其實也是老百姓的儲蓄轉化成投資的過程。

大家能看明白嗎?你的儲蓄最後也變成資本能參與了生産,按理說應該從資本所得中拿走一部分。

比如企業家有100萬本金,借了400萬,湊足500萬投入生産,這其中的400萬來源于老百姓的儲蓄。

公司掙了錢,有50萬可以拿出來分紅,收益率是10%,如果按照資本所得配置設定,企業家分10萬,剩下的40萬應該分給貢獻了400萬的老百姓。也就是說,如果你投資了10萬應該能拿到1萬的收益。

不過實際情況你拿不了這麼多,因為在儲蓄在轉化為資本過程中有中間商。

不管你通過銀行、理财産品、還是基金,這些中間商都要抽頭,可能到最後你隻能拿到3%的收益,剩下的7%留給中間商。

這種方式就是間接投資,相當于你委托給别人替你理财,好處是省事,不用天天盯盤,一般風險不大,毛病是收益率比較低,大頭被中間商拿走了。

那您說我不想讓中間商賺差價,有沒有什麼辦法繞過中介呢?

有的,可以買股票或者債券,這就屬于直接投資。比如你買騰訊的股票你就成了股東,騰訊掙了錢要給你分紅。

美國老百姓的資産大部分都在股市裡。美國股市比較成熟,政府、企業、股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大家共同給股市擡轎子,股民也能通過獨立董事影響上市公司拿出利潤分紅,10%的收益可能有8%分給老百姓,剩下的2%留給證券公司當利潤,這個配置設定就比較合理。

但在咱們國家就不能這麼玩了。大家都知道大A的德性吧,上市公司都是鐵公雞,一毛不拔。

主要問題是上市公司股權太集中,散戶沒有話語權。

比如民營企業一般控股權在家族手裡,看起來股東五花八門,其實都是七大姑八大姨,開董事會就跟開家庭會議一樣。

國企更離譜,股份公司董事長一般是集團的二把手,自己都說了不算,董事會更是個過場。這個背景下,普通小散根本沒有辦法參與公司利潤配置設定,

本來按照市場機制,上市公司為了維持股價,也得拿出一部分利潤給股民分紅,否則大家持有你的股票幹啥,肯定用腳投票把股價打到底。

但是咱們國家情況又不一樣,比如國企能從銀行貸款,不需要股權質押融資,對股價漲跌并不上心。

而且國企股東是各地的國資委,股價拉十個漲停也不能賣掉套現,是以根本不在乎股價。

民企一般上市以後,大股東就套現離場,後面股價漲跌都跟我沒關系。大家都對股價不Care,也不在乎股民怎麼想的,不分紅就不分紅了,你能咋地?

是以你通過股市,連3%都拿不到,大頭可能被企業拿去投入再生産,也可能被大股東通過各種手段轉移自己錢包裡,股民隻能吃土。

大家能看出來嗎?投資也有規模效應,直接把錢投入生産的大資本有話語權,他能拿到10%以上的收益,普通老百姓隻能喝點湯,能跑赢通脹就不錯了,那裡還能談到收益?

這也是為啥說财富有聚集效應,大資本家是負責切蛋糕那個,在規則範圍内,肯定把最大的那塊留給自己。

(三)

無論是理财還是股票,說白了還是把錢借給企業,間接實作增值,總得扒層皮,有沒啥辦法能直接投入生産呢。

有的,最簡單粗暴的,就是投資房産,多弄兩套房子,自己住一套,剩下的租出去,租金就是你的投資收益。

對,出租房子也算參與生産,在房租市場你是賣家,租客是買家,這個算服務業,這筆交易統計GDP的時候也會算進去。

收益率咋樣呢?

不知道你們那兒的情況,我們家附近500萬的房子年租金差不多就是10萬,2%的年化收益,再把成本算上,連定期存款的收益都沒有。

為啥這麼低?

租金沒問題,租金可以市場調節,供需關系會讓價格展現真實需求。問題還是出在房價上,房價,太高了。

而要解釋高房價,咱們還得把房子當做資産來分析。

好的資産有兩個特點,一是可以帶來現金流,比如股票有分紅,房産有房租,有點像母雞,每天都能下單。二是有二級市場,可以自由交易,缺錢的時候随時可以把資産賣掉變現。

咱們前面說的存折,理财什麼的,能産生現金流,但是沒有交易市場,不屬于好資産。

股票、債券、房産兩個特點都有,對應的價格也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是現金流帶來的價值,比如按照年化2%的正常利率,一年能給你帶來2萬收益的資産,價值應該就是100萬。這個方法适用于很多場景,比如市盈率就是衡量股票價值的一個标準,對房子來說就是租售比,對債券來說就是收益率,名字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說白了,就是下蛋的能力,你每天多下一個蛋,那你就别的母雞值錢。

還有一部分就是交易價值,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小産權房不能上市交易,隻能出租收點租金。商品房除了出租,還可以在樓市挂牌出售,比較起來,商品房就有了交易價值。類似的還有早期股票市場的限售股和流通股。

很明顯,因為可以随時變現,商品房的價值要遠大于小産權房,這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好資産有流動性。

那交易價值取決于什麼呢?

主要是大家的共識,也就是預期,大家覺得一支股票明年要上漲,可能會搶先入手,本來價值10塊的股票,因為買家多,可能會賣到15塊,這多出來的5塊完全取決于預期。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一個資産有泡沫吧,不少人以為是價格偏離價值,其實價值這東西沒什麼恒量标準,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秤,你願意花10塊錢買的書,可能我覺的隻值5塊錢,是以才有市場定價的說法,也就是說,在自由市場中,賣10塊還是賣5塊都很正常,價格偏離價值是個僞命題。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價格是由預期支撐的,那就是泡沫,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5塊錢就是泡沫,有點像你刷信用卡買了個包,背上包的同時也背上了債,如果明年股票業績好,值15塊錢,那這個泡沫就自然消化了,相當于信用卡到期還款。如果預期失敗,股票估值跌到5塊,那就是泡沫破滅,如果規模足夠大還加了杠杆,那完蛋了,大家一起吃土。

房地産又複雜一點,除了上面兩個價值外,還有居住價值,也就是咱們經常說的剛需。500萬的房子,可能有100萬的居住價值,100萬的房租價值,剩下300萬是資産交易價值,也就是有上漲預期在支撐。

有不少人覺得自己坐擁500萬房産,感覺很安全,其實如果你是自住,你隻占有100萬的居住價值,如果有多套能出租,那可以多實作100萬的現金流價值,什麼時候房子賣掉,才能把剩下的300萬交易價值也實作。

而且我前面說了,交易價值那300萬其實是泡沫,強烈依賴于共識,如果共識沒了,大家一起變現,那300萬的價值就沒了,甚至如果發生踩踏,預期還會掉頭向下,把房産的資産價值也吃掉一部分,你還覺得安全嗎?

說到這兒可能有小夥伴會納悶了,不對啊,現在房價沒有上漲共識了,但是價格貌似沒怎麼降,這個怎麼解釋呢?

房價沒降,是因為官方在托市,但是大家注意,這個價格上房價已經沒有了交易價值,也就是你挂出來沒人買,房價失去流動性,從效果上來看,本質上跟降價是一樣的。

大家能看明白嗎,說中國人的财富都在房市,其實房産紅利依然是對頭部人群收入的加持,,特别是在一線城市有多套住房的人,他們可以把房子出租擷取收益,可以變賣房産賺差價,還可以把房産抵押從銀行貸款,他們享受了房産的全部價值。

普通老百姓掏空六個錢包,再搭上自己未來的30年的收入,湊足500萬買套房子,其實隻實作了100萬的居住價值,剩下的400萬資産屬性是被逼買單,實際是把個人手裡的财富向房企、政府(土地也有泡沫)和頭部人群轉移,手裡可支配收入更少,哪有錢消費。

更不用說還有很多人是貸款買房,每天一睜眼就欠銀行幾百塊錢,你說他消費的時候會想着自己身家500萬嗎?肯定不會了,他想的是自己錢銀行那300萬,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債務,背着一身債,你讓他吃龍蝦,他能吃的下去嗎?

是以無論從哪個管道,普通人那點資産收益都少的可憐,稍微冒進點還有可能被收割,說白了,資本收入的配置設定規則還是大資本定的,老百姓隻能喝口湯。

(三)

再說社會保障。

社保其實就是一種基金,個人、企業、政府各出一部分放到池子裡,專供個人未來使用,本質上是收入從政府和企業手裡向老百姓轉移的一種方式。

這部分收入對消費有決定性的影響。

咱們老說中國人不愛消費,喜歡存錢,愛養兒子,還把大把錢花在孩子身上,其實大家想過沒有,為啥呢?

就是因為早先沒有社會保障,大家不得不隻能自己準備後路。

存錢的目的就是為将來的醫療和養老,如果你現在确信生病了能國家負責你的醫藥費,你還使勁存錢嗎?大家又不傻,能享受到生活的時候,也就是人生中間那幾十年,老了你吃也吃不動,玩也不玩不好,還享受啥?肯定是趁年輕好好享受生活。

至于熱衷生兒子,還一直強調百善孝為先,其實就是為了給老年生活買保險,孩子多了總有一個靠得住,老了多少有個依靠。

後來搞計劃生育,一家隻有一個孩子,靠孩子養老風險太大,是以大家隻能拼命存錢,就怕将來老無所依。

歐洲為啥消費水準高,就是他們福利好,政府各種保底,你就是什麼都不幹,國家都養你,大家有安全感,花錢消費自然也就沒那麼畏手畏腳。

咱們國家社保起步晚,本身覆寫度就不高,現在還面臨一個嚴重問題。

咱們的父輩都沒交過保費,現在卻拿高額退休工資,對社保池子來說是純放水。這屬于曆史欠賬,但是包袱咱們是背上了,是以保險基金一直不夠用,疊加媒體一直炒作“一個年輕人養三個老人”,生育率又跌的不行,大家擔心咱們老了沒有年輕人給我們交保費,心裡沒底,可不是自己得存點錢防身。

說到這兒也就清楚了,老百姓勞動收入不高,資本收益又被大資本拿走,轉移支付主要是給老人,他們領了終身俸可能轉身就存進銀行,相當于把一部分能用來消費的資金又變成儲蓄。綜合起來,消費不振這事也就好了解了。

(四)

早先消費低迷這事問題不大,甚至還是個好事。因為國民收入就那麼多,消費少了,儲蓄就多,而儲蓄最終會轉為投資和出口。

出口可以創彙,咱們從國外買能源,買先進機器,買晶片,都得靠出口賺來的外彙。

投資的主要方向是鐵公機,這類基礎設施投資短期看效益不大,但這是前人種樹後任乘涼的買賣,有這個基礎,加工業、服務業、高科技才有發展空間。換句話說,這種投資有很大的正外部性,長期看功德無量。

而且儲蓄充足也有利于咱們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

比如美國人進入一個領域要看資本回報率,可能低于10%人家就幹了,咱們不一樣,大家都不消費,有的是閑置資本,可能有5%的收益就能殺進去。

這也是為啥中國制造現在殺的滿世界都是,咱們的資本可以接受低回報率,再加上勞動力便宜,成本上占優勢太多。

但是現在這兩架馬車明顯不給力,人口紅利沒了,衣帽鞋子玩具這些低端制造業失去比較優勢,慢慢開始向印度和越南轉移。

高端制造業是西方的地盤,各種壁壘嚴防死守,想打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以出口這部分正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

投資已經達到極限,兩個城市之間開一條高速有100%的收益,再開第二條可能就隻有50%的受益,你開第三條就是純虧本買賣,還會把前面兩條的收益也拉低一個檔次。

到後來像水司樓,關公像這種項目都上馬了,最後弄了個一地雞毛,投資的邊際收益沒有了。

這個時候消費低迷就不是好事情了,儲蓄如果不能轉化成投資和出口,那就會擠在金融系統空轉,形成堰塞湖。

這其中銀行又是重災區。

要明白這點,咱們再稍微解釋下儲蓄轉化成投資的方式。

前面也提過,大概分兩種。第一種是間接投資,老百姓把錢存銀行,銀行貸款給企業,或者買企業債券。第二種是直接投資,股票、債券、私募基金等等。

咱們國家的融資方式主要是第一種,換句話說,銀行就是儲蓄轉投資過程中最大的中間商。

現在的問題是經濟不景氣,企業不生産,不需要這麼多資金,銀行本來放貸就難。而原來直接投資的那部分資金,因為沒有出口,也會轉到銀行系統吃利息,相當于其它通道的資金現在都往銀行湧入,這就導緻銀行存款增加。

多說一句,老百姓可能會把存款當作儲蓄,其實他兩不是一回事。

存款就是咱們存在銀行的定期和活期存款。而儲蓄的範圍更廣,理論上來說,收入裡除了消費,剩下的全是儲蓄,包括存款、股票、理财、房産等等。

是以存款隻是儲蓄的一種形式,如果還不明白咱們可以舉個例子。

比如GDP是100塊,咱們消費了30塊,出口20塊(這個地方并不是指貨币,而是實在的财富,手機、襪子、汽車鞋帽等等),剩下的50就是儲蓄,這50裡原來有30是間接投資,也就是先存入銀行變成存款,再通過銀行貸款進入實體經濟。剩下20直接投資,通過股票、私募或者其它非銀行方式投入生産。

現在經濟不景氣,大家減少投資,會從直接投資的20裡拿出10塊存進銀行,銀行存款就變成40了。

這也是為啥大家現在看存款餘額一直在增加,不少說是大家有錢不消費,其實這部分錢并不是從消費轉過來,而是儲蓄内部調整,原來的直接投資變間接投資,導緻資金淤積在銀行系統。

是以白岩松說老百姓有錢不敢花,其實是弄錯了主語,有錢不花的是富人,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系。

從根子說,主要是企業家沒信心,不投資不創新,準備躺平吃老本。

這就苦了銀行了。

銀行主要利潤來源于利息差,如果貸款管道通暢,存款就是香饽饽,肯定是越多越好。如果貸款管道不暢,手裡的存款秒變燙手山芋,畢竟儲戶的利息不能少,這就得直接從銀行身上割肉了。這也是為啥最近銀行一直在降息,隻有成本沒有收入,誰也吃不消。

而且大家注意,銀行積壓大量存款隻是表象,底層邏輯是全社會産能過剩。

如果放任不管,最後結果就是企業減産,勞工失業,産出下降,儲蓄和消費一起掉頭向下,整個經濟進入螺旋下降的通道。

這時候消費這架馬車就非常重要了,有消費才有訂單,有訂單工廠才能開工,投資生産的口子打開,經濟才能循環起來。

這也是為啥中央早早的提出要搞雙循環,這個内循環,其實就是消費。

(五)

至于解決辦法,對症下藥就行了。既然是收入配置設定的問題,解鈴還須系鈴人,那就得從企業和政府手裡拿出來一些分給老百姓。

提高勞動收入,那就得提高工資。

當然了,我不是說一刀切,直接把最低工資從2000提到4000,那樣成本年上升,低端産業要不關門要不跑路,到時候就是雞飛蛋打。

還得搞産業更新,向資本密集型産業過渡,從紡織到電腦組裝再到晶片制作大飛機新能源什麼的,這些是高端制造業,工資想不高都難,這屬于市場化條件下自然更新,一點問題沒有。

資本收入也得換換思路,咱們前面說了,現在老百姓主要的投資管道還是銀行和房産。

您可能會說,不對啊,我買的是理财和基金,跟銀行有啥關系。

有關系,大家都知道吧,理财公司很多都是銀行自己開的。

主要是央行對存貸比有嚴格限制,銀行不能随心所欲掙錢,是以曲線救國,找各種辦法繞過監管。理财公司就是其中的一種,跟銀行是左手右手的關系,你買理财跟你把錢存到銀行是一個道理。

包括基金,有一大部分也要存到銀行吃利息,比如大家知道餘額寶的收益來自天弘基金,這個基金拿了大家的錢是去投資股票債券了嗎?并沒有,那風險多大,大部分全存到銀行了,銀行也搞批發零售業務,對于天弘這種大客戶存款利率有優惠,會高幾個百分點,人家吃的就是這個差價。

對老百姓來說,通過中間商就得讓人家扒一層,特别是利率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存款利率本來就低,通過銀行擷取的資本收入連通脹都趕不上,直接影響消費。

至于房産,前面說了,大多數人手裡的房子沒什麼用,既不能出租拿到現金流,又不能賣掉實作資産增值收益,純粹就是紙上富貴。

那為啥大家還往裡沖呢?

東亞國家都有個傳統觀念,有房才有家,是以結婚就要買房,也就有了上車盤。有了孩子就得把老人接過來一起住,那就得換三居,這就是改善盤,這些都是剛需。

是以大多數人都是被動上了房地産這輛火車,先上車的還好,房價低位入場,沒吃虧。後面人就慘了,趕上高房價,得搭上全部身家才能上車。

咱們前面說了,房産價格由兩部分組成,400萬的資産屬性,再加100萬的居住屬性,這兩是捆綁在一起的。

這就導緻本來隻需要花100萬買居住屬性的年輕人,也得為那400萬不需要的資産屬性買單,你說這合理嗎?

是以未來的改革方向是把房産的居住屬性和資産屬性分離,讓房子回歸居住本身。

操作起來也很簡單,隻要禁止房子交易就行了,沒了資産屬性,500萬的房子秒變200萬。這個大家不用懷疑,如果房子不能交易不能抵押,你看那些人還買二套房嗎?沒了投資需求,房價很快就會被打到底。

但是這個操作屬于七傷拳,殺敵1千,自損1500。

一方面,房地産拉動上下遊幾十個行業,這些全靠高房價支撐,如果房價崩盤,影響的是千萬人的生計。

另外一方面,銀行貸款過程中,房産和地産是重要的抵押物,也就是說房地産在社會閑置儲蓄轉化成資本的過程中起了一個媒介的作用。

如果房地産崩盤,沒有高價值資産做抵押,銀行放款的管道更小了,沒有貸款,M2會大幅縮水,實體經濟更缺血了。

您可能會覺得隻影響房地産。

其實要嚴重的多,要知道房地産抵押貸款并不是全部流向城投公司和房企,很多小企業是通過房産抵押融資。

比如我有個親戚開飯店,啟動資金200萬,全靠房産抵押貸款,如果房産掉價,這類小企業更沒有融資管道,你說他們的活路呢?

更嚴重的是,存量貸款因為抵押物價格降低,會造成連環壞賬,金融系統面臨崩潰的風險。這也是大家說房地産綁架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因,現代金融體系需要高價值資産參與運轉,歐洲是債券,美國是股票,咱們的主力就是房地産,盡管不太合理,這麼多年也就這麼過來了。

改變這種局面隻能是慢慢來。

大家都知道國家在做一件事吧, 大力推廣廉租房、公租房和共有産權房。

這類房子為什麼便宜?就是因為他們隻能自住,有點像農村的小産權房,也就是說他們是剝離了資産屬性的房子。

大量剛需就可以買這種房子,不用為享受的不到資産價值買單,省出錢來就可以消費。

商品房市場還會長期存在,那些想利用房産資産屬性的還可以繼續炒作,這些屬于頭部人群,錢砸在豪宅上好歹算是花在國内,屬于肉爛在鍋裡,總比他們出去買豪華遊艇,給别人貢獻需求強。

這種方式屬于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并不影響存量貸款,不會發生房價下跌太猛導緻債務連環暴雷。

有點像原來大家一起給房價擡轎子,但是能上轎子的隻有一部人。現在分開了,誰享受好處誰買單,可以把這部分被高房價鎖住的消費能力釋放出來。

當然了,“房住不炒”隻是為了給大家解套,要提高資産收益還得開拓别的投資管道。

最好的管道,還得是股市。股市是唯一個能讓老百姓直接擁有生産資料的市場,直接把閑置資金轉化成資本,踢開中間商,把資本收益大頭拿在手裡。

當然了,不是讓大家現在進場接盤,咱們國家現在的股市大家也知道,一言難盡。

要想讓股市正常點,最重要的是讓股市回歸本質。還是那句話,上市公司得分紅。

比如日本股市雄起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監管機構要求市淨率低于1的上市公司要拿出辦法提高資本使用率,說白了,上市公司不能把現金拿在手裡,分紅也好投資也好,反正是得幹點啥把錢花出去。

這個要求提出來以後,各大上市公司公布的分紅計劃比上年度有大幅度提高,直接讓日本股市走出了大陽線。

你看,還是得回歸本質。

也可以借鑒美國的辦法,上市公司董事會增加獨立董事,代表散戶與大股東PK,企業利潤分紅還是追加投資,大家一起決定。

這個非常重要,咱們前面說了,現在的股市完全是大股東說了算,資本收益配置設定全被他們拿走了。

完全市場化條件下,小散跟大股東一起參與決策,大家拴在一根繩子上,理性的選擇肯定是考慮資本回報率,比如100萬如果投入一年能掙10萬,大家可能投票把這100萬投入生産。如果100萬一年隻能産生1萬的收入,再把通脹的因素考慮一下,可能就把100萬分了,大家買iphone,買電腦、買吉娃娃,這些錢就變成消費。

也就是完全市場化條件下,大家理性考慮,消費和投資可以互相轉化,到時候不用你拿着大喇叭指揮大家投資還是消費,市場會保證資源配置在一個最合理的區間。

而且發展股市可以減少金融系統對銀行和房産的依賴。

一方面大家買股票投資,繞過中間商,資金不從銀行轉手,銀行的壓力就小很多。

另外一方面,房住不炒以後,房地産的資産屬性減小,可能會影響銀行貸款規模。而股票價格起來以後可以作為替代物參與銀行抵押貸款,也就是股權融資。有了替代物,不至于太影響銀行的融資規模。

而且如果股權融資成為主要融資管道,那些上市公司就必須關注股價,畢竟股價直接影響貸款額度,就跟炒房客會使勁擡高房價一樣,上市公司也得使勁支撐股價,對散戶和股市來說,這都是個好消息。

從政府的角度考慮,親資本的政策要改,消費時代,人才是最大的财富,這個思路得轉變。

這事已經開始在做了,前一陣不是對富士康開刀了嘛,抓的就是稅收和土地使用這兩個點,這也是咱們吸引外資最重要的兩個手段。富士康能鑽這個空子,沒有地方政府配合是不可能的,現在的清算,某種程度是對以前政策糾偏。

從資本身上省下的錢就可以向民生傾斜,把農民納入社保範圍,提高低保标準,福利方面向歐洲靠攏,大家對未來有穩定預期,自然也就能放心消費。

前一陣不是有經濟學家号召國家給老百姓發錢嗎?我倒覺得也是個辦法,本來政府支出也是需求的一大部分,隻不過政府主要是投資基建,前期透支太大,能搞的基本都搞了一遍,沒什麼合适的新項目。把錢發下去,讓老百姓自己選擇消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還有件事大家可能不知道,國家正在把一部分國企的股權轉移給社保基金。咱們現在社保基金主要是發給退休人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來都是國企職工,誰的孩子誰抱走,國企出點錢給老職工養老也正常。這事的本質上也是轉移支付,把收入從政府手裡拿出來分給老百姓。

稅制也有改革空間,咱們國家現在稅費的大頭是增值稅,屬于流轉稅,天然就抑制消費,改成所得稅會好很多。

這個也好了解,所得稅是從收入裡扣,收入不會完全轉成消費,交100元的稅,其中可能隻有10元是原來準備消費的。但是如果增值稅交100塊,理論上來說都是消費者買單,這就是實打實的從消費中抽血了。

改成所得稅,國家總稅收不會減少,但是會減少稅收環節對消費的打擊,還能調節貧富分化,妥妥的一箭雙雕。

(六)

小夥伴應該發現了,開頭說消費有兩個影響因素,但是咱們前面一直在說收入,消費意願一直沒提。

這個就涉及到供給端了。

西方經濟學薩伊有個理論,說供給本身就能創造消費,不是大家不消費,是你生産的産品沒有吸引力。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大家都說消費低迷,但其實還是有些産品供不應求。比如華為meta60還是一機難求,薛之謙、張傑的演唱會還是爆火,我們家門口的商場地下一層一排餐飲店,别人加生意不溫不火,唯獨有一家清遠雞火鍋,每天爆滿,下午兩點鐘去還得排隊,而且我觀察了,不是昙花一現,這都開了一年了,火爆程度一點都沒降。

說明啥?供給端也有問題,消費要轉型,衣服鞋子玩具這些勞動密集型産業的産品過剩,手機、電視機這些電器屬于耐用品,也不可能一直換。是以還得開動腦筋,看有沒什麼好玩,好看,好用的東西能引領潮流。七十年代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八十年代冰箱、彩電、洗衣機、九十年代空調、電腦、錄像機,後來又是手機、汽車,各種電子産品,每個年代都有屬于自己的消費品,每一樣東西都是各領風騷十幾年,然後就得有新的好玩的東西替代。

是以未來的關鍵還在于産業更新,得有敢于冒險的人去市場上試錯,沒準将來哪個東西就能引領下一個時代的消費潮流,你趕上了,那就是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