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小麥跌聲一片,國際小麥卻持續狂飙,創9個月新高!原因何在

作者:新農觀點
國内小麥跌聲一片,國際小麥卻持續狂飙,創9個月新高!原因何在

目前國内小麥正逢上市周期,但是受此前儲備小麥瘋狂拍賣,以及新麥豐産預期不斷增加的影響,小麥看跌情緒很濃。

于是,麥價頻頻下跌,雖然目前隻有零星的湖北早熟小麥上市,但不少企業的報價已經是跌聲一片了。

但與國内小麥哀聲一片不同的是,國際小麥來了精神,并且持續狂飙,已經創下了9個月來的新高。

衆所周知,自俄烏沖突爆發後,國際小麥首當其沖,沖上高位。但随着市場對沖突消息的消化,以及美聯儲的瘋狂加息,全球糧價應聲回落,小麥自然也逐漸回歸到了常态水準。

但為啥好好的,又突然漲起來了呢?

國内小麥跌聲一片,國際小麥卻持續狂飙,創9個月新高!原因何在

其中一個原因仍是地緣政治的影響。

雖然說俄烏沖突在消息層面的影響已經明顯弱化了,但是沖突并未結束,一直在持續。

而烏克蘭作為東歐的糧倉,其小麥産量不可忽視。

但受戰火影響,不少農民隻能棄種。另一方面,受成本以及價格因素影響,還有一些農民開始放棄種植小麥而轉而種植油菜籽等利潤更高的作物。

這也使得小麥産量減少。

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天氣。

天氣在近兩年的表現是十分突出的。

比如,全球先是經曆了連續3年的拉尼那,然後拉尼那結束後又迎來了厄爾尼諾,而好不容易到今年年中厄爾尼諾也終于進入尾聲了,但根據全球天氣預測,拉尼那可能會再次無逢銜接。

這對全球來說都是窒息的,尤其是農業這種靠天吃飯的行業,自然會影響糧食的種植與生長,進而就會影響糧食的産量與出口。

國内小麥跌聲一片,國際小麥卻持續狂飙,創9個月新高!原因何在

以幾個小麥主産國為例,歐洲今年雨水較多,導緻土壤過分潮濕,不利小麥生長,法國等幾個小麥主産國已紛紛有了減産的預期。

而美國、澳洲則遭遇幹旱,小麥産量預期也是風雨飄搖。

而更大的打擊則是來自于俄羅斯這個全球頭号小麥出口國,前兩年俄羅斯風調雨順,小麥迎來大豐收。

但是今年也不行,在幹旱天氣的影響下,小麥産量預期也是一再下調,并且最新預測來看,5月份俄羅斯中部地區、伏爾加河地區及一些南部地區可能還會遭遇霜凍的風險,這無疑将進一步打壓了小麥的收獲預期。

甚至有分析師預測,這将使小麥庫存達到近10年來的最低水準。

于是,在這些因素的疊加作用下,國際小麥行情不斷看漲,芝加哥小麥創下了近9個月來的新高。

那麼,随着國際小麥行情的上漲,這波漲勢能否傳導到國内,進而改善國内小麥的頹勢呢?

從傳導角度來說,影響并不大。

國内小麥跌聲一片,國際小麥卻持續狂飙,創9個月新高!原因何在

因為雖然國際麥價上漲,但是大陸小麥自給率很高,受國際行情影響很小。

前兩年麥價上漲也不單純是因為國際行情的直接傳導,主要是成本以及供需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而至少目前來看,在豐産的預期下,國内小麥供需寬松,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

但另一方面,國内小麥産情未定。

雖然小麥價格跌跌不休,但目前小麥并沒有全面上市,市場更多是情緒性看跌。

而政策方面,自從兩個“停拍”以後也沒有進一步的動作,是以此時就為小麥定性有點為時過早。

小麥尚需時間,且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本文完,感謝閱讀!随手點贊,給個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