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作者:天河之情528

逮黃鼬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再說說我逮黃鼬(學名黃鼠狼)。不過,我逮黃鼬不是像喂貓喂鴿子,為了滿足兒童心理,拿它們開心,而是出于生活窘迫,千方百計逮住它們并殘忍地傷害了它們,用它們的皮毛給我以經濟上的幫助。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我小的時候,農村黃鼬特别多。它們常常趁半夜人們熟睡之時,悄悄進村入戶鑽雞窩偷拉雞吃。往往深更半夜就聽見雞被黃鼬咬得嘎嘎叫,大人們“噢兒—噢兒—”地呼喊不停,吓黃鼬快走。但雞不是被它們偷拉走,就是被它們咬死。是以,提起黃鼬,沒有誰不可恨。歇後語說:“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也說明它不受人們歡迎。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黃鼬有令人讨厭的一面,也有令人喜歡的一面,就是它的皮毛特别是尾巴珍貴。毛筆有“大狼毫”、“小狼嚎”,就是用它們的尾巴做的,好處是潤滑且富有彈性。我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石家莊市計委原副主任楊成貴來我礦區開展工作,說過一句歇後語是“黃鼬剁了尾巴——沒值錢的東西了。”這是我參加工作許多年後才知道有此說法。确實,我當年逮黃鼬就是沖着它皮毛能賣錢來的,縣土産公司敞口收購。那個時候,全生産隊日子過得最緊張的是夥伴杏辰家,人多勞力少,過年連肉都吃不起。我家也很拮據,我想花5塊錢買條絨褲都買不起。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窮則思變。杏辰就想法逮起黃鼬。才開始用木制逮黃鼬“洞子”逮,但不是逮住了發現不及時,被黃鼬咬破了“洞子”跑掉,就是“信子”不靈敏,黃鼬鑽進去踩住“機關”了,挂在兩頭洞口的磚堵頭落不下來,使得黃鼬來去自由。杏辰利用晚上逮黃鼬,不耽誤出工,解決家庭困難的做法引起我的興趣。他聽我說,我姨父家裡放着過去逮狐狸的鐵夾子,就動員我去拿來和他一起逮黃鼬。鐵夾子拿來了,它的樣式比老鼠夾子稍大,原理和逮老鼠的鐵夾子一樣。不一樣的是用的鐵棍兒比老鼠夾子粗,彈簧繞得圈數多,彈力大。杏辰手巧,比照着先後做了五六個。我就和他作伴逮起黃鼬來。

逮黃鼬有季節性。每年收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秋季節,地裡的莊稼陸續收割。這時黃鼬們沒有了藏身之地,也沒了吃物,就紛紛往村莊裡跑,尋覓藏身越冬之處,也便以尋找吃食。而且這工夫的黃鼬皮毛多毛長,長得堅固,剝下來放着不易脫落。過了立冬逮住的黃鼬皮毛更好,賣的價錢更高。但這時候它們都找好了隐蔽的地方,而且變得很聰明,很難逮着。除了秋末冬冷季節,其它季節一是很難發現它們,二是逮住了它們的皮毛也不值錢。

黃鼬進村也有規律。它們往往選擇狹窄的夾牆道,或牆底下水道口,或在村邊的土牆窟窿進村。我和杏辰白天就找這些地方,觀察有無它們的腳印兒,看好逮它們地方,晚上就把夾子下到那裡。黃鼬和狐狸一樣,很狡猾。它見通過的地方有新變化,或看見支着夾子,會繞開走,根本逮不着它。我們就想辦法迷惑它們。下夾子時,先挖好土坑,然後把夾子支好放進去,使夾子與原來地面保持一樣平,接着在夾子的紙闆上面和四周撒些原來的土面面兒,擱些柴草碎末,再用笤帚枝兒輕輕畫兩下兒,僞裝得貌似原地。有時還把人們扔掉的病死雞燒熟用做誘餌,那味道香得連我們都想吃。為了提高捕獲率,我往往一晚連下好幾個夾子。下好夾子不就萬事大吉,我常常穿着衣服睡覺,一會兒起來巡視一次,看看逮住黃鼬沒有,直到半宿以後。因為我家住得靠近村外,房子西側有個大胡同,胡同北面有堵土牆,土牆外面就是村外,土牆下面有個水道口。這離我家近,黃鼬容易來,我就在此下了夾子。當黑夜我到這兒巡視夾子時,老遠就聽見“撲棱,撲棱”的聲音。走近一看,一隻黃鼬正被夾着上蹦下竄,因為夾子有鐵索連着,鐵索連着釘在地上的鐵棍,是以跑不開。這是我第一次逮住黃鼬。黃鼬不愧叫黃鼬,渾身毛黃。又不愧叫黃鼠狼,它腦袋長得很像老鼠,但身子比老鼠大,像半大子小貓,尾巴有半尺多長。它的叫聲像老鼠,但比老鼠聲音粗、實,有力。為了保護自己,它還會散出臊氣嗆人。當然我們不會在乎這些。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逮住黃鼬後,我急忙連夜請來夥伴杏辰,叫他教我怎麼剝黃鼬:用木棍兒把黃鼬打過去後,用一根細繩拴在黃鼬牙齒上,然後吊起來,用小刀先從嘴巴處剝起,慢慢剝過它脖子後,抻着上邊的黃鼬皮使勁往下拽,一直拽到尾巴尖,就整個剝下來了。黃鼬皮剝下後,要在裡面裝上麥稭或幹草撐起,挂到高處慢慢晾幹。等逮黃鼬季節過去,到年根兒再把逮住剝下的所有黃鼬皮一塊拿到縣城去賣。記得這一年我先後逮住大小7隻黃鼬,父親幫我拿到縣土産公司賣了7塊錢。母親用5塊錢給我買了我喜歡的時髦絨褲,剩餘的我留作了買書的專項經費。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有了時髦絨褲,我嫌穿着那老式棉褲臃腫,不如穿着絨褲顯得利落,數九寒天穿着絨褲深更半夜去看新媳婦鬧洞房。父母怕我凍壞,多次叫我換穿棉褲我都沒換。時間不長,我就老想小便,但又解不出什麼來。我很納悶,找會中醫的堂叔問究竟。堂叔用手一摸我褲腿,說:“傻小子,穿得太薄。這叫“零碎”。啊,原來如此!這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後來我換穿棉褲,果然恢複如初。

杏辰逮黃鼬比我早,但沒我逮得多。然而,過了立冬,他無意中在自己家裡逮到一隻黃鼬。這一隻頂我三隻。過了立冬黃鼬不好逮,他怎麼逮住了呢?原來,他用逮黃鼬的夾子在家逮老鼠。一個黃鼬跑到他家去捉老鼠吃,不料被夾住。可把他高興壞了。那隻黃鼬個不大,但那毛很好看,有光澤,摸着厚墩墩兒的。從那我才知道,黃鼬也和麻雀一樣,具有兩面性,不隻是“害蟲”。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逮黃鼬過程中還發生過不該發生的事。有天晚上,我把黃鼬夾子下到村外西邊、兩座房子隔着的夾道口兒,就先回家睡覺了。快到半夜,和我同隊也逮黃鼬的小胡兒哥來到我睡覺的東屋窗戶前,叫醒我說:“你的夾子夾住狗了,叫了老半天,被看青(護秋)的民兵弄到四隊牲口屋去了。你快去看看吧!”我趕忙起來去原地找我的夾子。找了半天沒找着,就到四隊牲口屋去找。這時他們已經将狗打死,像剝黃鼬一樣挂着剝那條大黑狗的皮。讓我驚奇的是,那狗已被剝過了腦袋,還“嗷嗷”狂吠。幾個民兵加上喂牲口的,仍在讨論狗是哪的,總的意思是誰都沒見過這隻狗,肯定是外村的,剝着吃了不會有什麼事兒。

那時條件差,能吃回狗肉也很不易。剝完就用給牲口煮料的大鍋煮,還不等熟透,大夥就開始撈着吃。我覺得是我夾子夾住的,也有理由吃,便撈一小塊嘗了嘗,感到并不好吃,于是拿起他們丢在一邊的夾子,就回家睡覺了。不料過了幾天,我聽說村支書麻旦兒叔媳婦,早晨抱着幾隻小狗到村東頭來,把小狗往地上一扔,氣憤地說:“三隊的人們沒吃過東西,大狗你們吃了,小狗你們也吃了吧!”原來民兵們打死吃掉的狗是村支書家的!此後我才曉得,為什麼那隻狗有那麼強的生命力?它是為惦記它的“孩子”們死不甘心啊!可大家确實沒想到是村支書家的狗,更不知道它還在哺乳期。要知道,那說什麼也不敢啊!我知道,村支書媳婦不知情,遷怒于我們也情在其中。那母狗至死還知道可憐它的“孩兒們”沒人管哩,何況人類!這件事至今想來讓我内疚。因為當時我們三隊至少有三個人在逮黃鼬。究竟是誰的夾子逮住了支書家的狗,又是誰們動手打死的,支書媳婦弄不清,她也沒找我們刨根問底兒。多少年後,我去他家拜年,才對這件事作了解釋并表示了歉意。

除此之外,杏辰逮黃鼬還逮住個“貓豹子”。它的長相和貓極為相似。因為沒見過,杏辰拿不準是貓還是“貓豹子”,黑燈瞎火把我叫了去。我們根據它肚皮上的花紋是一個個黑點點兒,和貓不一樣,确認它是貓豹子,而且當時隻知道它專門吃貓為生,毛皮亦無大用,留着它有害無益。于是把它扔到一個廢棄水井裡。那貓豹子在水裡掙紮着,眼睛泛着綠光,看了讓人可憐,但已悔之不及。與時俱進,如今時代不同了。過去危害人們生存的狼蟲虎豹如今變得稀少,成了保護動物。黃鼬也是一樣,現在也很少見,況且它們還吃老鼠,對人們生活有益,很值得保護它們。過去由于生活所迫,加上年幼無知,我對捕殺它們表示深深地忏悔,希望它們能原諒我的過去。

說起我和動物,不能不說說我逮黃鼬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