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作者:天河之情528

逮黄鼬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再说说我逮黄鼬(学名黄鼠狼)。不过,我逮黄鼬不是像喂猫喂鸽子,为了满足儿童心理,拿它们开心,而是出于生活窘迫,千方百计逮住它们并残忍地伤害了它们,用它们的皮毛给我以经济上的帮助。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我小的时候,农村黄鼬特别多。它们常常趁半夜人们熟睡之时,悄悄进村入户钻鸡窝偷拉鸡吃。往往深更半夜就听见鸡被黄鼬咬得嘎嘎叫,大人们“噢儿—噢儿—”地呼喊不停,吓黄鼬快走。但鸡不是被它们偷拉走,就是被它们咬死。因此,提起黄鼬,没有谁不可恨。歇后语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也说明它不受人们欢迎。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黄鼬有令人讨厌的一面,也有令人喜欢的一面,就是它的皮毛特别是尾巴珍贵。毛笔有“大狼毫”、“小狼嚎”,就是用它们的尾巴做的,好处是润滑且富有弹性。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家庄市计委原副主任杨成贵来我矿区开展工作,说过一句歇后语是“黄鼬剁了尾巴——没值钱的东西了。”这是我参加工作许多年后才知道有此说法。确实,我当年逮黄鼬就是冲着它皮毛能卖钱来的,县土产公司敞口收购。那个时候,全生产队日子过得最紧张的是伙伴杏辰家,人多劳力少,过年连肉都吃不起。我家也很拮据,我想花5块钱买条绒裤都买不起。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穷则思变。杏辰就想法逮起黄鼬。才开始用木制逮黄鼬“洞子”逮,但不是逮住了发现不及时,被黄鼬咬破了“洞子”跑掉,就是“信子”不灵敏,黄鼬钻进去踩住“机关”了,挂在两头洞口的砖堵头落不下来,使得黄鼬来去自由。杏辰利用晚上逮黄鼬,不耽误出工,解决家庭困难的做法引起我的兴趣。他听我说,我姨父家里放着过去逮狐狸的铁夹子,就动员我去拿来和他一起逮黄鼬。铁夹子拿来了,它的样式比老鼠夹子稍大,原理和逮老鼠的铁夹子一样。不一样的是用的铁棍儿比老鼠夹子粗,弹簧绕得圈数多,弹力大。杏辰手巧,比照着先后做了五六个。我就和他作伴逮起黄鼬来。

逮黄鼬有季节性。每年收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秋季节,地里的庄稼陆续收割。这时黄鼬们没有了藏身之地,也没了吃物,就纷纷往村庄里跑,寻觅藏身越冬之处,也便以寻找吃食。而且这工夫的黄鼬皮毛多毛长,长得坚固,剥下来放着不易脱落。过了立冬逮住的黄鼬皮毛更好,卖的价钱更高。但这时候它们都找好了隐蔽的地方,而且变得很聪明,很难逮着。除了秋末冬冷季节,其它季节一是很难发现它们,二是逮住了它们的皮毛也不值钱。

黄鼬进村也有规律。它们往往选择狭窄的夹墙道,或墙底下水道口,或在村边的土墙窟窿进村。我和杏辰白天就找这些地方,观察有无它们的脚印儿,看好逮它们地方,晚上就把夹子下到那里。黄鼬和狐狸一样,很狡猾。它见通过的地方有新变化,或看见支着夹子,会绕开走,根本逮不着它。我们就想办法迷惑它们。下夹子时,先挖好土坑,然后把夹子支好放进去,使夹子与原来地面保持一样平,接着在夹子的纸板上面和四周撒些原来的土面面儿,搁些柴草碎末,再用笤帚枝儿轻轻画两下儿,伪装得貌似原地。有时还把人们扔掉的病死鸡烧熟用做诱饵,那味道香得连我们都想吃。为了提高捕获率,我往往一晚连下好几个夹子。下好夹子不就万事大吉,我常常穿着衣服睡觉,一会儿起来巡视一次,看看逮住黄鼬没有,直到半宿以后。因为我家住得靠近村外,房子西侧有个大胡同,胡同北面有堵土墙,土墙外面就是村外,土墙下面有个水道口。这离我家近,黄鼬容易来,我就在此下了夹子。当黑夜我到这儿巡视夹子时,老远就听见“扑棱,扑棱”的声音。走近一看,一只黄鼬正被夹着上蹦下窜,因为夹子有铁索连着,铁索连着钉在地上的铁棍,所以跑不开。这是我第一次逮住黄鼬。黄鼬不愧叫黄鼬,浑身毛黄。又不愧叫黄鼠狼,它脑袋长得很像老鼠,但身子比老鼠大,像半大子小猫,尾巴有半尺多长。它的叫声像老鼠,但比老鼠声音粗、实,有力。为了保护自己,它还会散出臊气呛人。当然我们不会在乎这些。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逮住黄鼬后,我急忙连夜请来伙伴杏辰,叫他教我怎么剥黄鼬:用木棍儿把黄鼬打过去后,用一根细绳拴在黄鼬牙齿上,然后吊起来,用小刀先从嘴巴处剥起,慢慢剥过它脖子后,抻着上边的黄鼬皮使劲往下拽,一直拽到尾巴尖,就整个剥下来了。黄鼬皮剥下后,要在里面装上麦秸或干草撑起,挂到高处慢慢晾干。等逮黄鼬季节过去,到年根儿再把逮住剥下的所有黄鼬皮一块拿到县城去卖。记得这一年我先后逮住大小7只黄鼬,父亲帮我拿到县土产公司卖了7块钱。母亲用5块钱给我买了我喜欢的时髦绒裤,剩余的我留作了买书的专项经费。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有了时髦绒裤,我嫌穿着那老式棉裤臃肿,不如穿着绒裤显得利落,数九寒天穿着绒裤深更半夜去看新媳妇闹洞房。父母怕我冻坏,多次叫我换穿棉裤我都没换。时间不长,我就老想小便,但又解不出什么来。我很纳闷,找会中医的堂叔问究竟。堂叔用手一摸我裤腿,说:“傻小子,穿得太薄。这叫“零碎”。啊,原来如此!这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后来我换穿棉裤,果然恢复如初。

杏辰逮黄鼬比我早,但没我逮得多。然而,过了立冬,他无意中在自己家里逮到一只黄鼬。这一只顶我三只。过了立冬黄鼬不好逮,他怎么逮住了呢?原来,他用逮黄鼬的夹子在家逮老鼠。一个黄鼬跑到他家去捉老鼠吃,不料被夹住。可把他高兴坏了。那只黄鼬个不大,但那毛很好看,有光泽,摸着厚墩墩儿的。从那我才知道,黄鼬也和麻雀一样,具有两面性,不只是“害虫”。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逮黄鼬过程中还发生过不该发生的事。有天晚上,我把黄鼬夹子下到村外西边、两座房子隔着的夹道口儿,就先回家睡觉了。快到半夜,和我同队也逮黄鼬的小胡儿哥来到我睡觉的东屋窗户前,叫醒我说:“你的夹子夹住狗了,叫了老半天,被看青(护秋)的民兵弄到四队牲口屋去了。你快去看看吧!”我赶忙起来去原地找我的夹子。找了半天没找着,就到四队牲口屋去找。这时他们已经将狗打死,像剥黄鼬一样挂着剥那条大黑狗的皮。让我惊奇的是,那狗已被剥过了脑袋,还“嗷嗷”狂吠。几个民兵加上喂牲口的,仍在讨论狗是哪的,总的意思是谁都没见过这只狗,肯定是外村的,剥着吃了不会有什么事儿。

那时条件差,能吃回狗肉也很不易。剥完就用给牲口煮料的大锅煮,还不等熟透,大伙就开始捞着吃。我觉得是我夹子夹住的,也有理由吃,便捞一小块尝了尝,感到并不好吃,于是拿起他们丢在一边的夹子,就回家睡觉了。不料过了几天,我听说村支书麻旦儿叔媳妇,早晨抱着几只小狗到村东头来,把小狗往地上一扔,气愤地说:“三队的人们没吃过东西,大狗你们吃了,小狗你们也吃了吧!”原来民兵们打死吃掉的狗是村支书家的!此后我才晓得,为什么那只狗有那么强的生命力?它是为惦记它的“孩子”们死不甘心啊!可大家确实没想到是村支书家的狗,更不知道它还在哺乳期。要知道,那说什么也不敢啊!我知道,村支书媳妇不知情,迁怒于我们也情在其中。那母狗至死还知道可怜它的“孩儿们”没人管哩,何况人类!这件事至今想来让我内疚。因为当时我们三队至少有三个人在逮黄鼬。究竟是谁的夹子逮住了支书家的狗,又是谁们动手打死的,支书媳妇弄不清,她也没找我们刨根问底儿。多少年后,我去他家拜年,才对这件事作了解释并表示了歉意。

除此之外,杏辰逮黄鼬还逮住个“猫豹子”。它的长相和猫极为相似。因为没见过,杏辰拿不准是猫还是“猫豹子”,黑灯瞎火把我叫了去。我们根据它肚皮上的花纹是一个个黑点点儿,和猫不一样,确认它是猫豹子,而且当时只知道它专门吃猫为生,毛皮亦无大用,留着它有害无益。于是把它扔到一个废弃水井里。那猫豹子在水里挣扎着,眼睛泛着绿光,看了让人可怜,但已悔之不及。与时俱进,如今时代不同了。过去危害人们生存的狼虫虎豹如今变得稀少,成了保护动物。黄鼬也是一样,现在也很少见,况且它们还吃老鼠,对人们生活有益,很值得保护它们。过去由于生活所迫,加上年幼无知,我对捕杀它们表示深深地忏悔,希望它们能原谅我的过去。

说起我和动物,不能不说说我逮黄鼬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