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755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66個詞條

01

前幾天在熱搜上看到一個令人窒息的話題:被爸爸逼着吞下這個蛋黃。

投稿者說,吃飯時,自己在碗裡留下一個蛋黃,不想吃,爸爸便拿筷子不滿地敲稿主的碗沿,指令他把蛋黃吃掉。

稿主沒說話,爸爸看了一會手機裡播放的電視劇,突然又一激靈發火,指令稿主吃掉。

稿主隻好夾起蛋黃,又端起一大碗湯把整個蛋黃順了下去。

這時候,爸爸很是得意,和媽媽炫耀說:“你看,小孩子就是不能慣着。”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有人說,如果雞蛋是稿主自己盛到碗裡的,那麼别人沒有義務吃他的剩下的蛋黃,稿主的控訴有失偏頗。

但從稿主在評論中對網友的回複可以推斷出,父親對他的控制,似乎常年如一日。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并且,從稿主父親簡單粗暴的指令語氣也可以看出,父親似乎很享受孩子對自己的這種“服從性測試”。

尤其是在孩子服從自己之後所表現出的得意和成就感,快要溢出螢幕。

有網友犀利地評論:

你爸高興的不是你吃蛋黃有營養,是“小孩就是不能慣着。”

現實生活中,這樣紮心的劇情在中式家庭裡并不少見,很多孩子就是被這種“控制、打壓、否定”式的家長硬生生磨平了“棱角”,也過得不快樂。

《大聲說出來》有一期節目,嘉賓是34歲的單身女博士和她的母親。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節目中,女博士控訴母親對她的種種做法,幾次在現場情緒失控,崩潰大哭。

比如:

母親為了讓自己練鋼琴,不準她出去玩,彈錯了,就打;

中學時,母親偷看她日記,發現她有喜歡的男生,就跑去學校大鬧;

上學期間,她結交朋友必須經過母親的審查……

最後,女兒變成了她希望的樣子,鋼琴過了十級,考上了博士,讀了她要求的專業。

但是,如此優秀的她,卻一點也不快樂,自卑、壓抑的情緒充斥着她的人生。

她希望母親做出改變,放過她,讓她過自己的人生。

但母親卻一直在強勢反駁,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因為這是為了女兒好。

打着“為你好”的名義,通過不同的方式施展控制欲,直到把孩子逼瘋,是這類父母的共同點。

02

知乎上曾有個母親問:為什麼女兒的反應這麼強烈?

“被爸爸逼着吞下蛋黃”上熱搜:新型“家庭暴力”,逼瘋了多少孩子?

帖主說,女兒高三,生病在家休息。

一天中午,帖主和女兒商量中午吃什麼,女兒說吃膩了外面的飯菜,讓帖主做飯吃,但因為太餓,等不及,馬上改口吃泡面。

帖主答應了,并表示要幫女兒泡泡面。

準備泡面的過程中,帖主覺得煮的更健康,還可以加雞蛋,于是自作主張給女兒煮了一袋泡面。

面剛熟,女兒看到面是煮的,就開始崩潰大吼,問為什麼面又是煮的?

帖主表示煮得更快,并且不了解,為什麼一碗面也能讓女兒破防?

女兒涕淚橫流地分辯道:“這怎麼會是一碗面的問題?這隻是煮的和泡的時間長短問題嗎?

你說你給我做飯我不吃,昨天你問我吃什麼,我給你發了肥牛飯的做法,我說你按着那個做就行,你就是不聽,你非要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不好吃!它就是不好吃!

甚至我問你用的是肥牛還是肥羊,你也不說。家裡沒有肥牛(上周她自己做肥牛用完了)你讓爸爸去買啊!你總是什麼事情都按着你的想法來,我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才知道你騙了我,這是一件小事嗎?”

顯然,帖主女兒的破防,并不是因為煮泡面這件事,而是頻繁發生的類似“小事”,積壓已久而來。

況且,這件事對帖主女兒來說,還真不一定是小事。

答主@十八子就對帖主女兒的這種心理進行過一個類比。

她說,自己兒子吃泡面也必須泡不能煮,并且如果是桶裝的,還非要用那個桶,堅決不能用家裡的碗。

泡完後,兒子還執意要把叉子叉在蓋上的那層紙和桶上面,避免那層紙翹起來。

丈夫無法了解,非要拿盆來,直接給兒子的面蓋上,認為這樣省事又高效。

但她阻止了丈夫的做法。

“我很清楚,他是坐火車的時候,多次見到别人這樣泡面。而那樣的畫面,也許是在路上别樣饑餓感的加持下,在腦海中多了層濾鏡,讓他感覺格外美好。

是以,那樣的泡面方式,也成為這美好中的一部分。

要保留這份美好,泡面的每個環節,都要按那個畫面照搬,少一個細節都不行。

這份面吃的不隻是面,更是一種意境,一種情愫,一種帶着特定标簽的幸福。

這看似是件小事,其實是件大事。”

尊重孩子的父母,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強加自己的想法。

一旦學會了換位思考,孩子的一切行為,就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03

為什麼有些父母習慣用高壓管控的方式對待孩子?

根本原因就在于,父母的全能自戀感。

UM心理主筆妙黛說過一段話:

很多父母在生理年紀上,都已經老大不小,但是心理上,還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一樣。

受全能自戀感的支配,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全能的,自己想要什麼别人必須立刻滿足,否則就要大哭大鬧。

控制欲強的父母對待孩子也是如此,他們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期待發展,完成自己期待的大小事務。

如果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他們的全能自戀受挫,就會轉化為全能暴怒,進而沖孩子發洩,做出傷害孩子的事。

父母的高壓管控,可以說也是一種暴力。

這種暴力,擠占了孩子的自我空間,不斷絞殺孩子的自由意志。

最後,孩子要麼“殺了”自己,完全服從父母,成為沒有自我的工具人;要麼,“殺了”父母,完成分離,親子關系漸行漸遠。

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可悲的。

要改變這樣的結果,父母就必須學會放手,把孩子視為自主的主體。

心理咨詢師武志紅曾提到過一種說法:一個孩子從成長走向成熟,需要獲得父母“授權”。

所謂授權,就是:

允許你離開我的身邊,脫離我的掌控;

允許你變得和我不一樣,甚至超越我;

允許你奔向廣闊的世界,成為你自己……

簡單來說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隻要不涉及原則問題,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對于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因為很多父母本身也是受過傷的孩子。

但想要終結代際遺傳,讓親子關系流動起來,就必須從改變自我開始。

共勉。

*作者簡介:飛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