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作者:徐平大校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電影簡介

196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10周年,這一年共有5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上映,即長影的《鐵道衛士》《烽火列車》,八一廠的《三八線上》《奇襲》和珠影的《慧眼丹心》。

《鐵道衛士》是由長春電影制片廠1959年拍攝,1960年上映,導演方熒,主演印質明、周文彬、宋雪娟、羅泰、葉琳琅、方化等。

影片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特務“303”,打入敵人内部,最後将特務抓獲并排除了列車炸彈,軍用列車安全通過長嶺隧道。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創作背景

北韓戰争爆發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進行抗美援朝。這時,國民黨以為時機已到,便指令潛伏的特務伺機進行破壞活動,準備裡應外合,為“反攻大陸”做準備。一時間,敵特分子瘋狂地進行刺探情報、破壞鐵路、炸毀橋梁等活動。沈陽鐵路系統作為東北的最重要運輸樞紐,成為敵特分子破壞的首要目标。

北韓戰争結束不久,1954年沈陽鐵路局公安處的一名民警提議以抗美援朝時期沈陽鐵路公安機關所偵破的真實案件為基礎創作一個反特題材的電影劇本,認為可以借助電影的影響力和号召力,“用事實教育和警示人們,使大家提高警惕,防止敵人搞破壞活動。”

事情反映到了公安部,部上司決定先由沈鐵公安處拿出一個初稿,看了之後再定。接到創作任務後,沈陽鐵路公安處高度重視,并為此專門召開了黨委會,決定由政治處主任劉新春具體負責抓這項工作,抽調陳治洪、王文林和馬家骥三人組成了創作組,由馬家骥執筆。

通過翻閱檔案和實地采訪,創作組掌握了許多鮮活的資料,後來出現在影片中的人物,諸如排程員顧野平、鐵路勞工徐福樣和餐車服務員王曼莉等,均出自沈陽鐵路局公安處從鐵路系統挖出的一批反動黨團和特務分子,而貫串全劇的敵我雙方代表人物馬小飛和高健的原型,則取材于該處偵辦的兩起特務案件。

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沈鐵公安處上司強調要着力反映人民群衆的作用,這是我們國家公安保衛工作的特色。根據這一精神,創作組擴大了材料收集範圍,如片中治保委員趙師傅深夜不顧生命危險拆除敵特颠覆軍列設定的路軌障礙物,使軍用列車安全順利通過,就源于沈鐵丹東公安分處在高家歲車站執行護路任務時的真實事迹。

又如片中高健在鐵路女報務員何蘭英等人幫助下查出特務顧野平,并讓何蘭英充任敵人報務員以掌握敵情,則源于家住沈陽市和平區民族街道一位姓王的女治保委員的事迹。

1956年底,沈陽鐵路公安處完成了電影劇本的創作,随後在《東北日報》《電影文學》《北方文學》《鴨綠江》等報刊上發表或轉載,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中宣部和文化部委托長影廠将其拍成電影。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鐵道衛士》劇照:(右起)偵察科長高健、鐵路員工何蘭英、特務馬小飛。

銀幕背後的故事

沈陽鐵路局對該片的拍攝給予了大力支援,特别劃撥了與沈(沈陽)安(丹東)鐵路相連的鳳(凰城)上(河口)鐵路線供拍攝之用,敵特試圖炸毀的長嶺隧道就位于鳳上鐵路龍爪溝至寬甸站之間。

在沈陽中山公園拍攝了高科長假扮顧野平與馬小飛接頭的戲。沈陽中街以及本溪市的南芬地區也都為主要外景地。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鐵道衛士》劇照:假扮顧野平的高科長與馬小飛在中山公園小涼亭接頭

影片還十分注重細節的表現。例如,顧野平吸的是沈陽卷煙廠的“大生産”牌香煙,50年代,這種牌子的香煙供不應求,對上司幹部憑票供應,每人每月才給一盒。

王曼莉用來接頭的書是法斯特選集《自由之路》。霍華德·法斯特是美國左翼共産作家。新中國成立後,法斯特的著作被作為英美左翼文學介紹到國内,但後來他因公開宣布脫黨而被視為叛徒,是以片中将他的書作為特務接頭的暗号是頗有深意的。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鐵道衛士》劇照:特務王曼莉拿一本《自由之路》來找“303”(公安人員高科長假扮)接頭

影片反響

1960年,《鐵道衛士》完成攝制,被安排在當年的國慶期間上映,但由于同期上映的還有《劉三姐》《紅旗譜》《林海雪原》《楊門女将》等更具觀衆基礎的“大片”,是以效果并不十分熱烈。

1970年紀念抗美援朝20周年之際,周總理頂着強大壓力,指令文化部電影局“解放”一批抗美援朝主題的故事影片。曾經在觀衆心目中占據重要位置的《英雄兒女》《打擊侵略者》《奇襲》等得以複映,給多年斷“糧”、情感饑餓的人們帶來了酣暢淋漓的觀影享受。在這輪複映中,《鐵道衛士》搭上了最後一班車,這一次它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歡迎,在全國各大城鎮連軸數月“輪番轟炸”,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電影,而它的影響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同許多經典電影一樣,《鐵道衛士》也有很多精彩台詞,令人記憶猶新:

“海外來人了”

“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老跟着我?”

“我丢了一把鑰匙”

“99号真是久經風霜啊”

“亂是亂不了,麻煩!”

“弄個市長當當,不比你那二百垧地強”

“昨晚上我做了個夢啊,夢見九宮娘娘顯聖”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不比你那二百垧地強”

主要演員

扮演高科長的印質明:生于1928年,河北香河人。1950年天津津沽大學工商管理系肄業。1953年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結業。後任北京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演員。1955年,初登銀幕的印質明,在《神秘的旅伴》裡扮演偵察員馮廷貴;1956年,在《虎穴追蹤》裡,印質明又扮演了偵察處長陳惠遠。之後,他又在《國慶十點鐘》扮演偵察員顧群。在《國慶十點鐘》之後4年拍攝的《鐵道衛士》中,他再一次扮演公安人員高科長。一連串相同的角色塑造令印質明在那個年代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相同的印象——濃眉大眼、沉穩幹練的公安人員。在1980年的《戴手铐的旅客》中,印質明的職業依然未變,“公安專業戶”的名号當之無愧。甚至他扮演的一個反面角色《自有後來人》中的叛徒王連舉,也是一個公安人員——僞巡警。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印質明在《鐵道衛士》中扮演高科長

由于影片産生的年代,難免不落入公安題材影片老套路:年輕偵察員往往幼稚莽撞,偵察科長要成熟沉穩許多,公安處長或局長更英明老道。比如《國慶十點鐘》《神秘的旅伴》《秘密圖紙》《黑三角》都是這路子。《鐵道衛士》中有這麼一場戲:高科長考慮一個問題,冥思苦想一晚上也沒個頭緒,哎呀真愁死了!天快亮了書記和處長進來了,在紙上用鉛筆一劃就解決了。過去看到這最大的感覺就是科長真不如處長!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高科長想了一晚上也沒解決問題……

扮演趙師傅的周文彬:1907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蘇無錫。很小的時候随家人來到北京,在這裡渡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做過收帳員、售貨員、收發員。成年後又回到了上海,并考上新華電影公司演員訓練班成為演員。不久,周文彬參加解放軍,成為中南軍區藝術劇院演員。1953年,他又調入東北電影制片廠。曾經參演過《平原遊擊隊》《桃花扇》《甲午風雲》《冬梅》《鐵道衛士》《冰上姐妹》《海上神鷹》《前哨》《黨的女兒》《邊寨烽火》《怒海輕騎》《英雄兒女》《景頗姑娘》等影片。

周文彬的戲路寬,正反面角色兼顧,不僅在銀幕上成功地塑造了《英雄兒女》、《鐵道衛士》中王複标和趙師傅這樣和藹可親的勞工師傅的形象,同樣也善于扮演令人憎恨的“大漢奸”,如《甲午風雲》裡的方伯謙、《黨的女兒》裡的匪軍官等。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周文彬在《鐵道衛士》中扮演趙師傅

扮演何蘭英的宋雪娟:1935年生于遼甯開原。1949年考入阜新技工學校學習。1950年到阜新煤礦當勞工。1951年被選入阜新煤礦文工團任演員。1956年調長春電影制片廠演員。1957年憑借在《蘆笙戀歌》中扮演女主角娜娃一角紅遍全國。此後還參演了《鐵道衛士》《甲午風雲》《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續集)等十幾部影片。1983年,宋雪娟從長春電影制片廠退休後,擔任導演多年,并曾執導多部影視劇作品。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宋雪娟在《鐵道衛士》中扮演何蘭英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顧排程您在家啊?”小時候看到這裡就覺得好笑,這不是沒話找話嗎!

扮演馬小飛的羅泰:提起羅泰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可是一提起“馬小飛”幾乎是家喻戶曉了。羅泰1924年出生于福建廈門,原名陳衷,曾是著名的廈門兒童救亡劇團的重要成員之一。抗戰勝利後,羅泰與瞿白音等人到香港創立建國劇藝社,後回到北平參加演劇二隊,“羅泰”這個名字,就是這個期間由著名導演蔡楚生為他改的。1948年,羅泰進入東北電影制片廠任演員。

其實,羅泰參演的作品并不多,以至于很多觀衆都不知道他的名字,除《鐵道衛士》外,還參演了《無形的戰線》《白衣戰士》《趙一曼》《英雄司機》《沒有完成的喜劇》《小字輩》《小城春秋》等。羅泰在《鐵道衛士》中飾演的馬小飛很有特色,狡詐、陰險,心狠手辣,又很善于僞裝,随機應變,不愧是“王牌”特務,給人印象深刻。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羅泰在《鐵道衛士》中扮演特務馬小飛

扮演王曼莉的葉琳琅:1932年出生于南京。1950年在南京明德女子教會學校中學畢業後,考上了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電影學校(現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後,葉琳琅被配置設定到北京電影制片廠,1955年調到長春電影制片廠。四十年來,她參加過五十多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她的表演生活化,人物特性鮮明,尤其是以演反面人物和喜劇人物見長。葉琳琅在影片《鐵道衛士》扮演了一個關鍵角色女特務王曼莉,是片中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她沒有臉譜化地去塑造這個人物,在“邪媚”中有種漫不經心的味道,給女特務形象賦予了一種新的内涵。由于她先後在《虎穴追蹤》和《南海的早晨》中飾演女特務,在《如此多情》中飾演一個浪漫輕浮的女人,被稱為“女特務專業戶”。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葉琳琅在《鐵道衛士》扮演王曼莉

扮演特務站長的方化:1925年生于遼甯大連。1944年進入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制作部錄音科作勤雜工。東北光複後,加入東北電影制片廠。新中國成立後,在北京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做演員。因在電影《平原遊擊隊》飾演松井隊長而知名,之後多次扮演日本鬼子,如《甲午風雲》中日寇“吉野号”艦長伊東,《三進山城》裡的日本小隊長小野。是扮演“日本鬼子”的專業戶,人稱“鬼子王”。

方化在《鐵道衛士》中扮演特務站長吳濟春,一個老謀深算的家夥,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全身都是戲。尤其是他那銳利的眼神,實在太有戲了。他的表演完全可以用“出神入化”四個字來形容了。可以說,《鐵道衛士》中的幾個主要反面角色太精彩了,也是這部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方化在《鐵道衛士》中扮演特務站長吳濟春

扮演顧排程的段斌:1930年生于湖北,50年代初考入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1955年由北影調入長影演員劇團。曾出演《猛河的黎明》《如此多情》《上甘嶺》《青春的腳步》《懸崖》《鐵道衛士》《烽火列車》《冬梅》《萬木春》《爐火正紅》等影片。1963年與夫人郭藝文調入珠江電影制片廠。段斌在《鐵道衛士》中飾演的顧排程,是國民黨保密局遼甯站潛伏特務、代号303、鐵路局排程員顧野平。他極盡破壞之能事,在片中慫恿潛伏特務、鐵路局機車修理工徐福祥颠覆發往抗美援朝前線的軍列:“這趟重要的軍列,老兄要是能把它颠覆了,對北韓的戰局有所貢獻,到那時候……啊?别說去南北韓了,呵呵……”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段斌在《鐵道衛士》中飾演顧排程

老演員田烈在片中扮演了一個潛伏壞蛋九宮道主,還有兩句台詞:“昨晚上我做了個夢啊,夢見九宮娘娘顯聖,她說我福大命大造化大,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平步青雲……”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九宮道主真能掰活:“她說我福大命大造化大”

影片插曲

下面再來介紹一下影片中的插曲:

《全世界人民團結緊》:看過老電影《鐵道衛士》的人,都會對影片開頭的一首歌曲印象深刻:“嘿啦啦啦啦,嘿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呀,地上開紅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敗那美國兵呀……”那歡快、明朗、樂觀的曲調,唱出了全國軍民打赢這場戰争的勝利信心,感染着億萬中國人民。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這首歌的旋律很多人都熟悉并會唱,但知道歌名的人并不多,因為開頭第一句“嘿啦啦啦”響亮又好記,幹脆就叫《嘿啦啦啦》,就像《我的祖國》被叫做“一條大河”一樣。

這支歌曲的名字叫《全世界人民團結緊》,誕生于1951年,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的第二個年頭,全國掀起抗美援朝高潮時而創作的歌曲,由崔德志、蔡孑人作詞,張風作曲。《全世界人民團結緊》一經發表,立刻以其輕盈明快的旋律,質樸上口的歌詞受到全社會的好評,尤其是它緊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衛世界和平這個主題,反映了時代特征,抒發了中國人民的豪情壯志,充分展示中國人民的樂觀精神,因而受到熱烈歡迎。這個歌一經産生,歌聲立刻響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簡直到了男女老少都會唱得地步,成為上世紀5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音樂作品,1954年獲得全國優秀歌曲獎。1960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反特故事影片《鐵道衛士》,就用這首歌作為主題歌,配以特定的畫面,使這支歌有一個完美的展示,進而産生更為生動形象的藝術效果。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不但讓全國人民同仇敵忾,也讓藝術家靈感泉湧,《全世界人民團結緊》唱出了全國人民赢得這場戰争的必勝信念,唱出了中國人民以及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的共同心聲。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1951年《全世界人民團結緊》唱片

《慰問志願軍小唱》:影片《鐵道衛士》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公安人員高科長在夜晚思考問題時,打開收音機,裡面正播放一首歌曲:“中國出了咱志願軍,一棒打壞了杜魯門!”這是一首流行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民歌小調。旋律優美,深情歡快。歌曲名稱叫《慰問志願軍小唱》,創作于1951年,詞作者管桦、洛黎,曲作者張魯,原唱孟于,中央歌舞團女高音獨唱演員。

從1951年4月初到5月底,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赴朝近兩個月的時間,在前線和後方積極開展慰問演出活動,以藝術為武器,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共同戰鬥,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抒寫了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的無畏壯歌。同時,他們還把中國人民捐獻的千餘面錦旗、四百餘萬元慰問金、兩千餘箱慰問品,以及一萬五千餘封慰問信送到前線志願軍戰士和北韓軍民手中,極大地鼓舞了前線作戰部隊的士氣!其中,由中央音樂學院音工團成員管桦作詞、張魯作曲的《慰問志願軍小唱》,由許文、張魯作詞、張魯作曲的《王大媽要和平》,分别由首唱者孟于、丁樂帶到前沿陣地,受到戰士們的熱烈歡迎和彭德懷同志的高度稱贊!回國後,這兩首抗美援朝歌曲錄制成唱片,成為五十年代的“流行金曲”。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1952年《慰問志願軍小唱》唱片和《王大媽要和平》簡譜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50年代初著名平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左四)在北韓前線慰問志願軍将士,也演唱了《慰問志願軍小唱》這首歌曲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1953年春節,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在北韓前線慰問志願軍将士演唱歌曲《慰問志願軍小唱》

高科長智鬥馬小飛——央視兵器科技頻道《影視背景》欄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