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智頭條】存10萬元現金需說明資金來源?多家銀行回應

作者:飛格電話大賽

  近日,“女子到銀行存10萬現金被問錢來源”沖上熱搜第一。據媒體報道,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台上發文稱,帶着10萬現金去銀行辦定期,結果從袋子裡拿出現金後,銀行從業人員忽然問她,要存多少錢?錢從哪裡來?

  據該行從業人員稱,這是銀行規定,隻要超過1萬元現金存款就要問清楚錢的來源。

【财智頭條】存10萬元現金需說明資金來源?多家銀行回應

  超過1萬元現金存款就要問清來源?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币存款隻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也有銀行表示個别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銀行執行标準不一 個别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據媒體報道,江西一女子在某社交平台上發文稱,帶着10萬現金去銀行辦定期,結果從袋子裡拿出現金後,銀行從業人員忽然問她,“要存多少錢?這錢是從哪裡來的?”

  女子認為資金來源涉及個人隐私,“心想你管我錢哪裡來的,直接按我說的辦理了不就完了嗎?搞得這錢是我偷來搶來的一樣。但我頓時整理了情緒,問從業人員,你問這個幹嗎?之前存現金也沒有從業人員問過啊。”

  從業人員回應稱,這是銀行的規定,每個存錢的客戶隻要超過1萬元現金的就要問清楚錢的來源。

  在熱搜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了解,“櫃員也是按流程辦事”“問一下,又不是不讓你存”“怕你被電信詐騙了,都是為你好”;也有網友感到不适,“不僅是存款,現在開個戶都跟防什麼一樣,感覺很不好受”;一些網友提出了質疑,“即使這些錢來路不正,儲戶會自己說是違法所得嗎?”

  事實上,去年浙江湖州一位女士發視訊稱,自己去銀行存5萬元現金,被要求提供收入證明等材料,也曾引發網絡熱議。

  那麼,存大額現金到底要不要回答資金來源?登記資金來源究竟是不是無意義的,銀行如何考量?有何依據?

  據央廣網記者咨詢北京的招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支行,多數銀行表示人民币存款隻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

  招商銀行從業人員表示,若存10萬元及以上現金,直接到銀行櫃台辦理存款業務即可;若存20萬元以上現金,則會詢問現金來源,但暫時無需提供相關證明。

  中國工商銀行從業人員稱,目前在該銀行北京地區存10萬元及以上現金,暫時沒有詢問現金來源、出具相關證明等要求。“沒有任何要求,帶身份證、銀行卡和錢來就行。”

  “沒有(規定)一個具體金額,隻是簡單了解一下。”中國農業銀行從業人員稱,“不用出具什麼證明,能說清楚(現金來源)就行,有些人可能說不清楚,根本不知道這錢怎麼來的,這種情況我們就會再詳細去問。”

  據每日經濟新聞,中國銀行客服表示不分地區,人民币存款隻需帶本人身份證、銀行卡前往網點辦理。

  “什麼數額都不需要提供資金來源,帶着身份證和卡到櫃面辦理即可。”建設銀行北京朝陽區一支行客戶經理說道。

  不過,建行客服表示,有些網點因為風險稽核需要,會簡單了解一下用途。

  農業銀行、平安銀行客服則表示小于5萬直接存就可以,大于5萬(含5萬),隻需留存身份證資訊備查。

  中信銀行北京市朝陽區一網點從業人員爽快答道,“不需要,直接存就行。”

  同樣地處朝陽區的郵儲銀行,其從業人員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不需要”,并不忘補充,“網上的東西别信。”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銀行表示個别地區需要了解現金來源。

  “根據銀發〔2020〕105号規定,河北省、浙江省(含甯波市)、深圳市,陸續執行大額現金存款需要了解現金來源的政策。其他地方目前不要求提供資金來源,但5萬以上需出示身份證件。”工商銀行電話客服如是說道。

  大額如何定義?該客服進一步解釋,河北省10萬元以上,深圳市20萬元以上,浙江省(含甯波市)是30萬元以上,需要了解現金來源的政策。具體提供什麼資料,建議提前與網點聯系核實。

  那麼,類似“即使這些錢來路不正,儲戶會自己說是違法所得嗎?”的質疑究竟有沒有道理?了解資金來源究竟是不是無意義的事?

  深圳某支行從業人員進一步解釋了核實作金來源的過程,“填個單子,實打實地寫就行。但是如果你很頻繁,應該也會要求進一步提供(材料)。”

  監管曾下發過相關通知

  銀發〔2020〕105号是什麼規定?據央行官網資訊,2020年06月09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發了關于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通知表示,為建構和諧流通環境,降低社會現金流通總成本并防控風險,有必要強化大額現金管理提高現金服務水準,加強公衆大額用現引導。鑒于各地經濟金融情況各異,部分地區先行先試是目前形勢下推進大額現金管理的有效路徑,有助于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驗證最佳的操作方案,逐漸推廣合理用現理念,為建立大額現金管理長效機制奠定基礎。試點為期2年,先在河北省開展,再推廣至浙江省、深圳市,轄區内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于2021年6月底前落地實施。

  根據通知,2021年7月至2022年初為評估總結階段。試點行評估上報本地試點情況,人民銀行總行組織開展第三方評估。

  通知釋出後,試點地區央行分支機構陸續下發細則,落實具體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底,央行、原銀保監會、證監會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計劃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提到,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币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别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不過,不久之後,三部門在2022年2月21日釋出公告稱,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辦法》因技術原因暫緩施行,相關業務按原規定辦理。

  詢問資金來源是侵犯隐私還是職責所在?

  針對大額存款時被要求提供證明一事,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劉曉宇表示,在2022年2月以後,已暫緩施行“客戶存款金額達到一定額度,就要提供資金來源等資訊”的規定。

  目前,客戶的風險等級是衡量銀行櫃員是否需要了解客戶資訊的标準,風險等級越高,銀行需要向客戶了解的資訊就越多,反之則需要了解的資訊可能越少。

  劉曉宇認為,詢問客戶這些資金資訊,最主要的目的是對客戶的身份進行識别,進行客戶的盡職調查,并按照風險等級采取相應的反洗錢措施,這樣有助于提高反洗錢的效率,滿足反洗錢的需要,維護金融安全。

  對于銀行櫃員可以核實客戶的資訊範圍,可以溯源至2022年1月份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聯合釋出的《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該《辦法》原定于2022年3月1日實施,其中第十條有明确規定,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自然人客戶辦理人民币單筆5萬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萬美元以上現金存取業務的,應當識别并核實客戶身份,了解并登記資金的來源或者用途。

  但在2022年2月21日時,央行、銀保監會和證監會再次釋出公告,稱因技術原因暫緩實施該《辦法》,相關業務按原規定辦理。

  原規定是指2007年出台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别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儲存管理辦法》,這其中并沒有對此類客戶資金來源及用途的規定。

  劉曉宇表示,目前,我們遵循原規定的内容。原規定要求核實自然人客戶的姓名、性别、國籍、職業、住所地、工作機關、位址、聯系方法、身份證件或者是身份證明檔案等。對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個體工商戶也是作簡單要求,比如名稱、住所、經營範圍、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号碼、營業執照等。

  此外,它還有一個規定,對于高風險客戶或者高風險賬戶的持有人,金融機構應當了解資金來源、資金用途、經濟狀況或者經營狀況等資訊,以加強對金融交易活動的監測分析。

  劉曉宇稱,不能籠統地說客戶的存款金額越大,就應該了解更多資訊,隻能說原則上大機率是這樣。對于了解客戶的資訊範圍,這個标準其實取決于客戶的風險等級,風險等級越高,銀行需要向客戶了解的資訊就越多,反之則需要了解的資訊可能越少。

  是以一般來說,金融機構是按照客戶本身的特點、賬戶屬性,同時考慮地域、業務、行業等劃分相應的風險等級,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進行适時調整。

  如果是高風險的客戶,銀行櫃員進行相關資訊的詢問,完全符合目前的監管要求。但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銀行内部沒有掌握确切的客戶風險等級,無權詢問客戶的相關資訊。如果詢問,确實違反目前的監管準則。

  (微信公衆号“财智頭條”綜合自:北京青年報、央廣網、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白靜

  校對:風華

  稽核:龔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