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方袋裝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後的千億市場

作者:自若暖陽W1N

近日,一段南方遊客在東北買牛奶時遭遇文化差異的視訊在網上引發熱議。視訊中,南方遊客向收銀員索要吸管,卻被告知北方的袋裝牛奶都是直接咬開飲用的,沒有吸管。這一細節反映出了南北方消費者在牛奶包裝上的不同習慣和需求,也折射出了無菌包裝市場的巨大潛力和競争格局。

南北方袋裝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後的千億市場

據北京商報¹報道,記者調查了多家知名乳企,發現袋裝牛奶配不配吸管,與地域、成本、環保等因素有關,難以全國統一。北方的完達山、海河乳業等表示“袋裝牛奶很少配吸管”,而南方的燕塘乳業、皇氏乳業等表示,袋裝牛奶都配有吸管,“不配吸管賣不出去的,這是商家的自覺”。光明乳業市場總監周宏康則表示,在南方有吸管很常見,但不見得都是廠家行為,“有的地方也不會直接貼在塑膠袋包裝上,而是在店内收銀台自取”。

南北方袋裝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後的千億市場

業内人士指出,無菌包裝是一筆千億級的大生意,涉及乳業、飲料等多個領域。20世紀90年代,利樂包裝憑借其技術優勢和壟斷地位,成為中國乳業的隐形支配者。随着乳業發展,國産無菌包裝品牌如紛美、新巨豐等迅速崛起,與利樂、SIG等國際品牌展開激烈競争。根據ConvergedMarkets釋出的報告²,無菌包裝市場規模預計将從2017年的39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768億美元,從2018年到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5%。

南北方袋裝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後的千億市場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包材的國産化程序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本土企業。國産包材成本較利樂低30%-40%,這将直接降低乳業包材的使用成本。而且,國産化替代将有助于大陸食品标準的建立,有利于國内食品工業發展。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南北方文化差異和消費習慣已經形成,短時間内很難改變。在南方,人們習慣于将袋裝牛奶看作是一種便捷、衛生的飲品,配吸管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在飲用時的需求。而在北方,袋裝奶更多地被視為一種家居或戶外飲用的産品,直接咬開飲用更為常見。這種差異背後實際上是南北方消費者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差異。

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地域文化的差别顯而易見,南方人講究精緻,北方人比較豪爽,就像山東人剛開始喝青島啤酒都用塑膠袋來裝;另一方面,牛奶包裝受成本的制約,再加上中國地域遼闊,這也是造成文化差異比較大的一個核心原因”。

#微頭條首發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