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北方袋装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后的千亿市场

作者:自若暖阳W1N

近日,一段南方游客在东北买牛奶时遭遇文化差异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南方游客向收银员索要吸管,却被告知北方的袋装牛奶都是直接咬开饮用的,没有吸管。这一细节反映出了南北方消费者在牛奶包装上的不同习惯和需求,也折射出了无菌包装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竞争格局。

南北方袋装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后的千亿市场

据北京商报¹报道,记者调查了多家知名乳企,发现袋装牛奶配不配吸管,与地域、成本、环保等因素有关,难以全国统一。北方的完达山、海河乳业等表示“袋装牛奶很少配吸管”,而南方的燕塘乳业、皇氏乳业等表示,袋装牛奶都配有吸管,“不配吸管卖不出去的,这是商家的自觉”。光明乳业市场总监周宏康则表示,在南方有吸管很常见,但不见得都是厂家行为,“有的地方也不会直接贴在塑料袋包装上,而是在店内收银台自取”。

南北方袋装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后的千亿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无菌包装是一笔千亿级的大生意,涉及乳业、饮料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利乐包装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垄断地位,成为中国乳业的隐形支配者。随着乳业发展,国产无菌包装品牌如纷美、新巨丰等迅速崛起,与利乐、SIG等国际品牌展开激烈竞争。根据ConvergedMarkets发布的报告²,无菌包装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7年的39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68亿美元,从2018年到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5%。

南北方袋装牛奶配吸管之争背后的千亿市场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包材的国产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本土企业。国产包材成本较利乐低30%-40%,这将直接降低乳业包材的使用成本。而且,国产化替代将有助于大陆食品标准的建立,有利于国内食品工业发展。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南北方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在南方,人们习惯于将袋装牛奶看作是一种便捷、卫生的饮品,配吸管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饮用时的需求。而在北方,袋装奶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家居或户外饮用的产品,直接咬开饮用更为常见。这种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南北方消费者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地域文化的差别显而易见,南方人讲究精致,北方人比较豪爽,就像山东人刚开始喝青岛啤酒都用塑料袋来装;另一方面,牛奶包装受成本的制约,再加上中国地域辽阔,这也是造成文化差异比较大的一个核心原因”。

#微头条首发挑战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