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穆伊茲來一趟,關系再更新,訪華3大細節,說明21響禮炮沒給錯人

作者:立馬觀花

毫無疑問,曆史會記住2024年第一位訪華的總統,也就是馬爾代夫的新任總統穆伊茲。當穆伊茲訪華當天,天安門廣場鳴放21響禮炮,禮兵列隊緻敬,軍樂團奏響中馬兩國國歌。場面歡快且熱烈。

這次穆伊茲訪華帶來的豐碩成果,不僅拓寬了雙邊合作的新管道,并且中馬雙方一緻同意将中馬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而且在這次馬方訪華前後,其實有三大細節值得注意,并且這幾個細節說明中方對馬方高規格接待完全是值得的,并沒有錯付。

穆伊茲來一趟,關系再更新,訪華3大細節,說明21響禮炮沒給錯人

(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

其實從穆伊茲剛下飛機,細節一就展現出來了,馬方第一站并沒有選擇中國北京,而是中國福建廈門。穆伊茲同其夫人一起在中方的引領下參觀了廈門自貿區。

那麼為什麼大多數上司人訪華都會選擇落足北京,而穆伊茲會選擇廈門呢?

其實這裡面是有故事的,早在2017年,中馬兩國就簽訂了自貿區協定,給兩國的産品交流打開了友善之門。可是馬爾代夫上任總統“親印派”薩利赫上台後,馬方單方面撕毀了協定,使得馬爾代夫與中國的商務合作一度陷入困難的境地。

是以這次穆伊茲選擇第一站就來到廈門,為兩國曾經的遺憾畫上句号,再續寫中馬之間的合作新篇章。

當然選擇廈門也有其他的考量,因為廈門是中國重要的旅遊城市,跟馬爾代夫在旅遊業的發展上有着共同的話題,這也是一次難得的加深交流、分享經驗的機會,加強合作共同開發旅遊項目,一同撬動中馬各自的旅遊經濟。

并且馬爾代夫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南亞國家之一,多年前中馬還在廈門召開過以“一帶一路”為主題的研讨會,這裡也能算作是中馬開啟多方面合作的起始地。

穆伊茲來一趟,關系再更新,訪華3大細節,說明21響禮炮沒給錯人

(穆伊茲和夫人參觀福建省博物院)

細節二,則要說到馬爾代夫和印度之間發生的有關争議了。其實在穆伊茲剛正式上任後,他就當面對印度方面提出,要求印度撤出在馬爾代夫的駐軍。并且穆伊茲将通路中國放在了通路印度之前。當時印度媒體将穆伊茲描述為一位“親華”總統。

随後印度總理莫迪更是在穆伊茲動身前往中國前,提前去了印度的拉克沙群島,并高調發文極力宣傳當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這讓很多馬爾代夫的官員坐不住了,認為這是印度在公然和馬爾代夫搶遊客。于是三位馬爾代夫的官員便對莫迪本人進行人身攻擊,并且将印度比作“牛糞”。其實馬方這麼做并不太可取。但是穆伊茲在處理這件事上表現得相當明智,将三位涉事的官員停職,并将此事的影響降到最低。

從這件事我們能夠看出,穆伊茲對于“親華”的标簽是并不認可的,穆伊茲訪華,主要還是基于馬爾代夫本國的利益驅動,所謂的“疏印親華”之說很難成立。而且他也并不希望破壞馬爾代夫和印度之間的關系,同樣也不能因為馬爾代夫讓中印關系的評價降低,畢竟中國與印度也有合作,又同為金磚國家。這也表明了在穆伊茲的上司下,馬爾代夫既是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又要積極妥善進行中國、印度和馬爾代夫三方的關系,在這件事上,馬方的做法是比較合情合理的。

穆伊茲來一趟,關系再更新,訪華3大細節,說明21響禮炮沒給錯人

(印度總理莫迪在拉克沙群島潛水)

細節三,這次中馬雙方的會面,馬方提到了2個堅定,3個感謝。馬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定互相支援對方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這是馬中關系持續良好發展的堅實基礎。

第一點感謝,穆伊茲特意提到了今年是中方曆史性通路馬爾代夫十周年,一直以來中方對馬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量寶貴幫助,馬方非常感謝。

第二點,穆伊茲對于中馬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高度評價,中方“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讓馬爾代夫人民受益良多,尤其是“中馬友誼大橋”已經成為了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馬方對此再次感謝。

第三點則是,穆伊茲到了中國,親眼目睹了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參訪福建期間不僅感受到了中方的熱情,還親身感受到了中方的卓越上司力。而對于中馬雙方更新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馬方不僅有感謝,還非常期待接下來的合作。

穆伊茲來一趟,關系再更新,訪華3大細節,說明21響禮炮沒給錯人

(象征中馬人民友誼的“中馬友誼大橋”)

客觀來看,穆伊茲作為馬爾代夫的新任上司人,積極認可了先前中馬之間的合作與遺憾,對于合作則是要擴寬領域,加大加深合作的力度,而對于相關的遺憾,則是“以身作則”,親自體會中國福建廈門自貿區的變化,并将這種積極的信号傳遞給馬爾代夫國内的群眾,告訴大家中馬合作未來前途是光明的。

同時穆伊茲沒有讓印度成為中馬合作中的不穩定因素,也不會做“排印親中”的事情,而是出于馬爾代夫本國的利益和需要,選擇更加合适的合作夥伴。這些無疑都證明了中國用極高的禮遇招待了穆伊茲,并且21發禮炮也代表着中馬未來的合作将更加深入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