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錢爺爺今年已經66歲了,直到現在還保持着年輕時愛運動鍛煉的好習慣,家人朋友包括錢爺爺本人都一直覺得自己身體還算硬朗。

這天清晨,錢爺爺又照例早早地繞着小區跑步,但是今天在跑步時,突然開始有燒心感的胸痛,并且感覺很悶,同時出汗伴有惡心感。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錢爺爺馬上坐到附近的台階上,休息片刻後,症狀并未得到緩解。幸好恰巧有上班路過的一位小夥子看到他不對勁,上前詢問後把他送回了家,家人立刻帶錢爺爺到醫院就診。

醫生通過家屬了解到錢爺爺有将近二十年的抽煙史和七年的高血壓病史,檢查後确診為心肌梗死,當即安排了手術。

所幸診斷及時,手術也順利完成,術後錢爺爺的自覺胸痛和胸悶症狀均得到緩解。醫生在注意事項中更是提到要避免過度運動,這下錢爺爺傻眼了:“不是聽醫生說老年人要加強鍛煉,身體才會好嗎?怎麼鍛煉反而成了壞事兒呢?”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其實有這樣疑問的不止錢爺爺一個人,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對于健康養生等話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身邊得好友、網上科普内容、醫院體檢等等途徑,上了年紀之後可謂是調動得淋漓盡緻,大家都希望能夠保持健康、延緩衰老。

特别是到了六十歲以後,很多人開始糾結是應該堅持鍛煉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因為針對這個年齡段群體的養生方式可謂衆說紛纭。

那麼,究竟哪種方式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堅持鍛煉益處多

堅持鍛煉對于健康的益處不勝枚舉,尤其是身體素質和各項機能逐年下降的老年群體,更需要适度的鍛煉來增強體質。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簡單來說,鍛煉的益處包括但不限于:

1、提高心肺功能 适當的鍛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輸送能力,有助于改善心肌耐力和肺活量。近年來從新冠到甲流、乙流,不少老人中招,是以積極提高心肺功能不失為老年群體預防流行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2、增強肌肉力量 “用進廢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如果因傷躺上幾個月,你會發現自己下肢很無力;相反,我們堅持鍛煉,能增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幫助降低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的發生幾率。

大家記住:人到老年,行動能力下降在所難免,但如果能進行科學鍛煉,就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四肢過早癱瘓、進食功能受阻、呼吸功能衰竭等風險。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3、改善身體柔韌性 鍛煉有助于提高身體的柔韌性,有助于減少關節疼痛和僵硬感。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摔倒、扭傷,堅持鍛煉能有效改善身體柔韌性,能減少老人摔倒磕碰甚至後續更糟糕情況(骨折、壓瘡、以及不排除抑郁等心理問題)出現的可能。

4、增強免疫力 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減少患病的風險。老年人基礎疾病多,患病風險高,适度鍛煉可以在緩解身體病痛的基礎上減少新生疾病的發生。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總的來說,适度的鍛煉可以幫助老年人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等。此外,鍛煉還可以幫助老年人釋放壓力、調節情緒,增加生活的樂趣和幸福感。

比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輕度運動,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鍛煉方式。這些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還能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質;你可以試想一下,是在家裡宅着快樂,還是和三五好友一起鍛煉呢?

那麼,堅持鍛煉的益處那麼多,是不是以靜止養生為主其實根本不适合老年人呢?

靜止養生正當時

其實,靜止養生并不是簡單從字面上了解的完全不運動,而是相對于較劇烈運動而言的。

老年人可以通過适當的靜養等方式來養生,比如打坐、冥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些方式可以幫助老年人平靜心神、調節呼吸、促進血液循環等,對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處。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靜止養生之是以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也是因為它有自己的顯著優勢。

1、減少意外風險

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堅持鍛煉需要一定的技巧并且要時時注意安全,這也就意味着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靜止養生相對來說更為安全,減少了意外傷害的風險,也能讓沒法時刻看護在老人身邊的子女更放心。

2、減輕身體負擔

老年人身體負擔較重,而且在鍛煉時不容易及時發現身體的不适,控制不好鍛煉的運動量和強度,可能進一步加大身體的壓力;适當的休息和靜養就有助于減輕身體負擔,有利于身體健康。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當然,靜止養生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可以完全放棄運動;适度的運動對于老年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那可能有人要問了,堅持鍛煉和靜止養生都有好處,那要怎麼取舍才好呢?讓我們看看醫生咋說。

鍛煉還是靜養?醫生有話說

對于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醫生建議以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養生。

前面說過,适當的鍛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和柔韌性,同時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而适當的休息和靜養則可以減輕身體負擔,有利于身體健康。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同,在方式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包括基礎疾病、身體承受能力在内等情況,無論是鍛煉還是靜養都要選擇适合自己的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和意外傷害的發生。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在鍛煉方式的選擇上,老年人畢竟不同于年輕人,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理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是以,在選擇運動方式時,老年人需要更加謹慎。一些劇烈和高強度的運動方式,如跑步、遊泳等,雖然對身體有益,但對于部分老年人來說可能并不适合。

專家建議老年人較為适宜的運動量是每周鍛煉150—240分鐘,鍛煉頻率保持在每周3次以上,每次在60—90分鐘左右,鍛煉内容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一般在運動過程中有心率增加、呼吸輕微哮喘、身體微微出汗的感覺即可。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當然,除了鍛煉和養生方式的選擇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态也是健康養生必不可少的一環。

1、合理飲食:保持均衡的飲食,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避免過多的油膩和刺激性食物。

2、規律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

3、 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過度焦慮和壓力,可以通過聽音樂、讀書、與朋友交流等方式來放松心情。

其實,無論是堅持鍛煉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都需要視情況選擇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同時,學會為自己量身定制鍛煉方式也至關重要。

鍛煉方式如何量身定制?

在選擇鍛煉方式時,隻要多加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私人鍛煉計劃,既能滿足身體的鍛煉需要,也能找到健康生活的樂趣。

首先評估身體狀況,在開始鍛煉前,最好先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況和适合的運動方式;其次循序漸進,鍛煉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以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然後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狀況選擇适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畢竟再好的運動方式,如果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感興趣,那也大機率堅持不下去,最後不了了之;

最後尋求專業指導,如果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方式不夠了解,還可以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或參加專業的運動課程,可以參考多方面的建議,以便更好地掌握正确的鍛煉方法。

人到六十,是堅持鍛煉好,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不妨看看醫生咋說

總結

總之,人到六十,無論是堅持鍛煉還是以靜止養生為主,都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選擇适合自己的方式,

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态也能為健康養生錦上添花,隻要在日常點滴中做到“多管齊下”,就不愁沒有健康的體魄和飽滿的精神。

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更好地關注自己的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參考文獻:

【1】蔣長好,陳婷婷.有氧鍛煉對執行控制和腦功能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10):1844-1850

【2】李靜雅,程亮.太極拳和抗阻訓練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老人症狀及運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康複醫學雜志,2019,34(11):1304-1309

【3】李文川.老年人運動量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量劑效應——流行病學視角[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40(4):66-72

#來點兒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