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 | 李大嘴說
本文素材來源于官媒與百度百科等資料,如有資訊錯誤請私信指出,會及時修改!
前言
1989年,金曲獎頒獎現場,陳慧娴與梅豔芳兩大港壇歌後同台,“千夕之争”讓在場所有人都心跳加速,陳慧娴的從業人員甚至在背景公然争獎,場面難堪。
那一年,千千阙歌讓陳慧娴名滿大江南北,那一年,夕陽之歌唱出了人生路途多艱,雖然千千阙歌的唱片銷量碾壓夕陽之歌,然而陳慧娴卻還是與金曲獎失之交臂。
香港的公主還是輸給了香港的女兒,在這之後陳慧娴于香港紅磡連開六場演唱會,場場爆滿,之後便出國留學。
陳慧娴的人生可謂诠釋了什麼叫激流勇退,笑看風雲。
樂壇公主,天才歌手
說起陳慧娴,她年輕時候正是香港最風雲動蕩的年代,但她的歌手之路卻是一片坦途,從小陳慧娴的家庭條件就非常的優越。
和早年香港娛樂圈大多數成長于市井的藝人不同,陳慧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上學期間,陳慧娴就因歌喉出名,成年後,她被專業音樂人簽約。
當時香港為了提高藝人的曝光量經常将新人歌手兩三組合在一起出道,之後再根據這些新人歌手的成績決定着力培養誰。
當時的陳慧娴被和陳樂敏與黎芷珊綁定,三人一同發行了唱片《少女雜志》,當年《少女雜志》的銷量相當可觀,甚至達到了白金銷量。
而在三人中,以陳慧娴的名聲最盛,她的《逝去的諾言》連續霸榜香港各大歌曲榜單,拿下了當年香港電台中文歌曲龍虎榜的冠軍,而陳慧娴也是以獲1984年最佳新人獎。
不俗的成績也迎來了當時最大的唱片公司寶麗金的關注,1986年,剛滿20歲的陳慧娴就成為了寶麗金的簽約歌手受到高層關注,被指定着重培養。
這一年,陳慧娴正式出現在大熒幕裡,她加入了《癡心的我》電影,在這裡,陳慧娴與張學友邂逅,兩人成為知己。
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正經曆各種巨大轉變,寶麗金高層敏銳的感覺到傳統淑女形象或許并不是适合當下觀衆口味,由梅豔芳等女演員帶火的叛逆酷女孩兒更吸人眼球。
于是在公司的包裝下,陳慧娴從甜美乖乖女變身叛逆少女發行了唱片《變變變》,然而可能是與她個人性格相差太遠。
《變變變》發行後,陳慧娴的知名度不升反降,好在這時候陳慧娴的經紀人歐丁玉力排衆議,讓陳慧娴恢複之前的公主形象,這才保住了陳慧娴之後的發展。
1988年,陳慧娴發行了著名的《傻女》、《秋色》、《娴情》三部曲,這3張唱片成為了香港樂壇永恒的經典,其中的《傻女》、《人生何處不相逢》更是斬獲各項音樂大獎。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在《傻女》MV裡的男主角是還沒有出名的郭富城,這張唱片為郭富城留下了難可貴的青澀時光。
不得不說,陳慧娴出道以來,幾乎都是貴人相助,她自己也自帶貴氣,與她合作的搭檔在後來幾乎都大紅大紫。
此時正是陳慧娴事業的巅峰時刻,而她與寶麗金的合約也即将期,寶麗金高層開出各種誘人的條件,想讓陳慧娴繼續簽約。
但陳慧娴此時卻有更大的志向,她曾與父親約定一定要上大學完成高等教育,這時候她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也該兌現對父親的諾言了。
在1989年,陳慧娴開始準備告别歌壇,她處理好了和公司的合同,但在此之前,她也仍然希望在結束自己香港的工作前能拿下一個有分量的獎項。
湊巧這時候,日本巨星近藤真彥推出了他的經典歌曲《夕焼けの歌》(夕陽之歌),陳慧娴一聽忘神,當即決定離開香港樂壇的告别曲,就拿這首歌來改,但這個決定卻引出了一場香港樂壇的世紀大戲。
千夕之争,無奈敗北
或許從《夕焼けの歌》誕生就注定了一場争端的開始,由于當年香港優秀作曲人稀缺,但對岸的日本卻正經曆着最輝煌的音樂時代。
于是在八九十年代,有一個很特殊的情況,就是香港的歌手經常會通過購買歌曲編劇版權的方法演唱由日本或其他海外國家改編而來的歌曲。
而這首歌的初唱者日本明星近藤真彥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梅豔芳前男友,日本第一渣男。
這首歌一經問世,同時看上這首歌的還有梅豔芳,陳慧娴與梅豔芳,一個是香港的公主,一個是香港的女兒,關于這首歌曲版權的陳淑芬也犯了難。
于情,她想把這首歌給自己的朋友梅豔芳,但于理首先提出購買版權的是陳慧娴方面,最後,陳淑芬為了照顧兩邊的情面隻能都給。
但同時,她又要求陳慧娴發唱片必須在梅豔芳之後,接着,1989年,一個奇觀出現了,在梅豔芳《夕陽之歌》發行的第二天,陳慧娴的《千千阙歌》就緊随其後發出。
這兩首歌在香港都取得了相當不凡的成績,當年的女歌手基本上全部被陳慧娴和梅豔芳碾壓,但在大陸,陳慧娴的《千千阙歌》發行量遠勝于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如此戰績讓陳慧娴躊躇滿志,她非常有信心能拿下1989年的金曲獎,《千千阙歌》唱片總計賣出38萬張,陳慧娴成為了香港樂壇無人不知的歌壇天後。
然而,那一年的金曲獎卻對所有歌迷開了一個大玩笑,無論是最受歡迎女歌手還是金曲金獎全都被梅豔芳《夕陽之歌》包攬。
當時陳慧娴的從業人員甚至不滿于金曲獎偏心行為直接沖上舞台理論,最後還被TVB禁止參加金曲獎頒獎十年。
而陳慧娴後來回憶到,自己非常的内疚,因為威爺(陳慧妍的從業人員)這麼做也是覺得陳慧娴讀書前怎麼樣都應該拿一個配得上的獎項。
但出弓沒有回頭箭,這個結果陳慧娴也隻能默默承受,1989年8月,陳慧娴在香港紅勘連開6場告别演唱會。
在舞台上陳慧娴穿上了象征婚姻的白紗禮裙,将最美好的的一面永遠留在了歌迷的心裡。
多年之後,陳慧娴再次回憶和梅豔芳的争端,也非常唏噓,在年齡上來後,她也突然喜歡上了梅豔芳的《夕陽之歌》。
2003年梅豔芳去世後,陳慧娴将《夕陽之歌》與《千千阙歌》改編成一首歌曲演唱,以此祭奠好友梅豔芳。
再回首,往事如夢
陳慧娴遠走香港異國留學的時間裡,最想念她的莫過于香港的歌迷和寶麗金了,不得不說,寶麗金真的很寵陳慧娴。
外面人叫她公主是對她的昵稱,但寶麗金是真的把她當公主捧,1992年,趁着陳慧娴大學放假,寶麗金專門跑到她上學的國家,把陳慧娴接回香港創作了專輯《歸來吧》。
其中的《飄雪》與《紅茶館》,再次名滿香港,而在這段時間裡陳慧娴也是非常糾結,一方面異國留學放下香港的事業,她怎麼可能一點不心痛?
而且在留學前,她已經與自己的制作人歐丁玉締結同心,兩人不僅是事業上的夥伴,更是摯愛的情侶。
而在陳慧娴留學後,她與歐丁玉隻能進行異地戀愛,和大多數異地戀情侶一樣,兩人聚少離多最後無奈分手。
而提起陳慧娴的感情史,最讓人唏噓的還是她與張學友的知己情,陳慧娴與張學友相識很早,雖然她的現實年齡比張學友要小,但她比張學友更早進入寶麗金公司。
于是,陳慧娴成了張學友的小師姐,當年,張學友在香港有了些名氣,年輕氣盛,他也開始胡天胡地起來,甚至喝酒抽煙不保護好自己的嗓子。
對待女友羅美薇也絲毫沒有耐心,1989年,陳慧娴的事業如日中天,但張學友卻年紀輕輕走起了下坡路,當時香港觀衆對張學友很不看好。
歐丁玉作為張學友和陳慧娴共同的好友,也不願看張學友繼續沉淪下去,于是牽頭讓陳慧娴幫助張學友一起同台挽回一下名聲。
兩人同台演唱了《一對寂寞的心》,這首歌讓張學友迷途知返,在昔日好友和寶麗金老闆的幫助下,他終于重新開始了自己的演藝道路。
這一次,張學友脫胎換骨,成為了如今的拼命天王,而陳慧娴與張學友也被稱為寶麗金的金童玉女,但陳慧娴和張學友雖然惺惺相惜,但從未捅破最後的窗戶紙。
兩人一直以知己的身份共處,直到今天,兩人依舊是最好的朋友,經曆過和歐丁玉的感情,陳慧娴之後又與設計師張卓文相戀但終究沒走到最後。
結語
如今,陳慧娴也從香港的小公主變成了年過半百的香港歌壇天後,而最近兩年,陳慧娴又再一次出現在大衆視野中。
她加入了香港《中年好聲音》的評委組,或許此時才是陳慧娴一生中最舒服的時刻,沒有了過往的紛争,她活得更加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