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作者:小沅故事集

從小女孩到頂級影後,楊紫瓊傳奇之路

1960年,馬來西亞誕生了一個普通的小女孩,她就是楊紫瓊。那時的楊紫瓊,與任何一個東方小姑娘一樣,擁有着窈窕的身段,烏黑的長發,明亮的雙眸。

她生長在一個叫Sitiawan的小鎮,父親楊建德是這裡一位小有名氣的富翁,母親是位溫婉賢淑的馬來西亞華人女性。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小紫瓊從小就展現出吃苦耐勞的性格。每天放學後,她總是跟着父親在樹林裡劈柴砍樹。看着父親汗水淋漓的背影,小女孩心裡充滿了崇敬。“我要像爸爸一樣,成為一個快快樂樂勞動的人。

然而,上天注定小紫瓊成為一名藝術家。她熱愛舞蹈,卻因一次意外受傷,未能如願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女孩沒有放棄夢想,她從影視行業重新開始,憑借極強的演技,很快在1990年代成功晉級亞洲一線女演員之列。

時光荏苒,歲月無情。曾經的小女孩長成了一個優雅知性的成熟女性。2022年,60歲的楊紫瓊終于在事業上達到巅峰,斬獲了人生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完成了從小女孩到頂級影後傳奇的蛻變。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這是所有藝術工作者一生的夢想,但很少有人能夠實作。可楊紫瓊靠着毅力和實力,創造了一個奇迹。

從馬來西亞小鎮出發,到熒幕上綻放光芒,楊紫瓊可謂是全球影視界的驕傲。一個普通女孩,如何在電影藝術的殿堂裡閃閃發光,楊紫瓊以自己的人生完美诠釋了“夢想照進現實”。

首站回國,拜谒父墓展現中華傳統

金色的夕陽下,馬來西亞小鎮一片祥和。楊紫瓊回到了這個熟悉的地方,來到父親楊建德的墓前。

簡簡單單的墓碑,寫着“楊建德之墓,生于1928年,卒于2002年”。墓前幾株參天古樹,綠葉飄落,正如這個老人一生坎坷變遷的命運。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楊紫瓊輕輕地跪下,面對父親的墓,虔誠地過起了三叩九拜的禮儀。她的手中捧着一個小金人,那是奧斯卡金像獎的肖像,代表着她在影視界的最高榮譽。

許多記憶湧上楊紫瓊的心頭。小時侯,父親總是将她抱在膝上,輕聲細語地說:“女兒,你會成為天之驕子。”現在她終于兌現了父親的期許與期盼。

拜祭完畢,楊紫瓊起身,眼中泛着淚花。她将獎杯鄭重其事地放在墓前,以此表達對故去父親的思念與哀傷。

墓地旁,母親也站在一旁,臉上洋溢着驕傲的笑容。她看着自己的女兒,心中充滿了對後輩的期望和鼓勵。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楊紫瓊之是以選擇回國拜祭父親,因為她骨子裡流淌着中華民族的傳統血液。作為東方人,她認為功成名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孝敬長輩。

不同于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中國人更看重家庭和諧,以孝為先。楊紫瓊帶着獎杯回鄉下跪拜,正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弘揚,讓中國的孝道美德發揚光大,為世人作出表率。

忘本之争,中國網友質疑立場

當楊紫瓊斬獲奧斯卡影後之時,本應是華人共同的驕傲與自豪。但是她在獲獎感言中隻字未提“中國”,這引起了中國網友的強烈不滿。

一時間,“楊紫瓊忘本”的标簽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許多中國網友指責她已經在國際舞台上忘記了自己的根,隻記着自己出生在馬來西亞,而完全忽視了中華文化對她成長的影響。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的确,楊紫瓊是馬來西亞土生土長,但她自認是“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從小耳濡目染中國語言文化,思想精神與中國人一脈相承。

她曾公開表示,香港對她來說就像第二個故鄉,是事業起步的地方。

之是以沒有在獲獎時提到中國,也許是出于獎項的規則限制,并不代表楊紫瓊在國際舞台上刻意回避自己的中國血統。

但是這一事件還是傷害了無數中國觀衆的民族自豪感。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目前楊紫瓊還未對此事做出正面的回應,但預計她會在4月舉行的金像獎上,澄清這一公關危機,明确表态自己對中國文化的認同,化解網友的誤會,維護華人的正面形象。

無論如何,中西文化差異依然存在。但我們更應注重素質教育,理性看待問題,化解分歧,而非随意地批判攻讦。

希望這隻是一場輕微的風波,不會影響兩岸文化交流的大局。

電影成就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

當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獎花落楊紫瓊時,她可謂是為中國文化争了光。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60年來,楊紫瓊不斷将中國元素融入自己的電影之中,讓中華文化走向國際舞台。她的許多作品為觀衆呈現了東方之美,比如電影《卧虎藏龍》中中國風的服裝打扮、國術場面;《醉生夢死》中展示的古典園林美學......這些中國元素無疑為她的電影增色不少。

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擁有豐富的文化瑰寶。中醫、平劇、書法、園林......這些都展現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美學價值。

楊紫瓊将其融入電影創作中,讓這些文化瑰寶得以在銀幕上綻放異彩。

在當今東西方頻繁交流的環境下,如何講述好中國故事,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楊紫瓊便是最出色的“講書人”之一。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她以影視作品為媒介,向全球觀衆展示中國古典美的魅力,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可以說,楊紫瓊借助電影之舟,成就了中國文化“輕裝上陣”的軟實力。她證明,中國不僅有硬核的經濟科技實力,還擁有豐富的人文藝術資源,綻放着獨特的文化魅力。

這啟發後輩電影工作者,要發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電影作為視覺藝術的“集大成者”,自然應該擔負起傳播中華文化的重任。我們期待着,能有更多像楊紫瓊這樣的電影人,用鏡頭言說,向全球呈現中國之美,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光耀華人,楊紫瓊為全族争光

當楊紫瓊奪得奧斯卡影後時,全球華人無不為之驕傲。一個馬來西亞女孩,如何在影視圈裡闖出一片天地,實在令人敬佩。

60年來,楊紫瓊不懈努力,從影小生逐漸成長為頂尖影後。每一次試鏡,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她不斷突破自我,終于在這座電影之城裡被認可。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東方面孔在好萊塢都是邊緣化的。許多西方國家對亞洲人還存在着刻闆印象與偏見。楊紫瓊以自己的實力和魅力,樹立起亞裔的正面形象。

在獲獎感言中,楊紫瓊表示,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勝利,更屬于所有亞裔演員的勝利。可以看出,她為推進亞裔在國際影壇的代表性以及發聲權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紫瓊衣錦還鄉,帶獎杯去父親墓地祭拜,碑文細節保留中國傳統

從某種程度上,楊紫瓊是一個全球文化使者。她将東西方文化連接配接起來,用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說服着世界。

每一個獎杯,每一次肯定,都使華人族群站得更加挺拔。楊紫瓊以自己的影響力,為亞裔群體争取尊嚴和認同。她的一路苦難和奮鬥,激勵着後來者不斷突破,為華族譜寫新的榮光篇章。

楊紫瓊,不僅僅是一個馬來西亞女孩。在她身上,我們看到整個華族的脈絡和血脈。我們為她驕傲,因為她是屬于全人類的驕傲。

她證明了,隻要堅持不懈,夢想終會變成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