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前言

昙花一現,卻影響千年——那最短命的王朝,究竟有何魅力?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國五千年悠久曆史中,有這樣一個王朝,它來得突然,去得也突然,在曆史長河中不過是昙花一現;它僅僅存在了10年,統治範圍也遠不及全國。

然而,這個最短命的王朝,卻給中原留下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它在中國曆史上砌下的一塊基石,一直延續了近1000年。那麼,這個王朝究竟是什麼?它又有何等魅力,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内,發出如此耀眼的光芒?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一、貧寒少年,搏命開辟王業

這個王朝的創始者,是一個名叫郭威的少年。他生于貧寒之家,自小家境困苦,性格桀骜,以種地、放牧為生。他身材高大,臂力過人,更像是一個地痞流氓。誰也不會想到,這個看似不學無術的小夥子,竟會在未來開創一個王朝,稱帝稱霸。

18歲那年,郭威離開了家鄉,來到了後唐,開始了他的投軍生涯。或許是家鄉的生活實在太艱難,他決心要靠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在軍營裡,郭威毫不費力地憑借自己的力氣和膽識脫穎而出,很快得到了大将李繼韬的賞識,被提拔為護駕親兵。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936年,石敬瑭推翻後唐,建立後晉。他看中了郭威的才幹,将其提拔為心腹,派往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麾下效力。在劉知遠手下,郭威漸露頭角,開始了他扶搖直上的曆程。

947年,劉知遠見後晉國勢衰微,決心稱帝自己建國。在郭威等人的擁戴下,劉知遠很快推翻後晉,建立了後漢,成為開國皇帝。而郭威,也在功勞赫赫之下,成為了後漢朝中位高權重的頂尖大臣。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劉知遠駕鶴西遊後,繼任的隐帝劉承祐心生猜忌,意圖除掉郭威這個心腹大患。在謀士魏仁浦的勸說下,郭威決心與劉承祐翻臉,于是舉兵造反。然而劉承祐卻殘忍地殺害了郭威的全家老小,妻子兒女無一幸免。

悲痛欲絕的郭威帶領部下奮勇反攻,終于在途中殺死了劉承祐。此時的郭威,已經52歲,從一個窮苦的少年,到了可以稱王稱帝的地步。951年,在群臣的擁護下,郭威正式登基稱帝,建國号“周”,史稱“後周”。一個付出巨大代價而建立的王朝,在中原誕生了。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二、雄才大略的年輕君主

953年,郭威在位僅兩年時便英年早逝,得年55歲。由于他早年家破人亡,已無子嗣,于是傳位于自己的養子柴榮。時年34歲的柴榮正式繼位為帝,他就是後世所知的周世宗。955年,北漢和契丹聯合,乘後周國内政權更替之機會偷襲後周邊境。時任北漢丞相的趙普更是興師動衆,極力主張攻打後周。面對邊患,年輕的周世宗毅然決定親自率軍征讨。

趙匡胤等重臣都極力勸谏,認為這次北伐冒險太大。然而周世宗卻鐵了心要去,他需要在戰場上樹立威信,穩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終于,在趙匡胤的支援下,周世宗親率精銳部隊來到了高平城下。

此役由周世宗親自指揮,奮勇當先。他縱馬沖鋒,身先士卒,終于大敗北漢軍。這場勝利不僅鞏固了周世宗的皇權,也讓他在文武臣屬心目中更加威望無雙、衆望所歸。一個英明神武的統治者,正在崛起。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三、開明的改革,國力日漸鼎盛

自古以來,文武并舉才是王道正軌。勝利歸來後的周世宗,開始了一系列治國的舉措。他沿襲養父郭威的風格,極為推崇文治,重用文臣,并恢複了科舉制度以選拔人才。

不僅如此,周世宗在引進人才上毫不拘泥成規,大膽提拔視野超群和膽識過人的能臣。他提出的用人原則就是“拔奇取俊”,深得“能者為師”的思想精髓。比如當時有一個小吏魏仁浦,周世宗就是因其機智聰慧而破格提拔為宰相,讓朝野為之驚駭。

在軍事方面,周世宗也采取了雷厲風行的手段。他嚴懲臨陣脫逃的文官武将,并将有功之臣晉級提拔。他更看重軍人的戰鬥意志,提出“兵在将在,将在志在”的治軍思想。此外他還常年訓練新軍,堅持選拔用人的原則,很快使後周軍力強大、戰鬥力駭人。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在此基礎上,周世宗還制定出極具遠見卓識的三步走計劃。他規劃首先要十年平定國内叛亂,穩定局面;然後十年恢複民生經濟,使百姓富裕;最後十年實行無為而治,保境内太平。

倘若此計劃得以實施,後周将在30年内完成統一大業,成就一代中興之基業。然而,上天似乎從未打算給予周世宗太多時間。就在959年,他帶兵北伐之際,這個傑出的君王因病突然駕鶴西去,年僅39歲。一個英明的中興之主,在曆史長河中匆匆離場,給人無限遺憾。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四、10年風雨兼程,影響千年

周世宗又一個7歲的幼子柴宗訓登基為帝,是為恭帝。然而,此時,這個稚子終究難撐起一個王朝運作。次年,趙匡胤受群臣擁戴稱帝,後周滅亡。後周自郭威建國以來,僅僅存在了10年的時間。短短10年間,後周經曆了2位皇帝和無數起伏波折。它以短命結束在曆史舞台,然而卻給後世和北宋的興起帶來了深遠影響。作為五代最後一個王朝,周承前啟後,是中原王朝由分散走向穩定統一的重要一環。

其文治武功,選拔人才,政績卓著,也直接影響了北宋初年的建國方針。無數後周遺臣在北宋仕途出衆,宋太祖趙匡胤也深得郭威和周世宗的思想精髓與治國之道。可以說,沒有後周鏟除分裂局面與文治積澱,便沒有北宋穩固統一的大一統帝國。這10年的歲月,雖短暫如白駒過隙,卻引領華夏民族走向了緊密團結、延續千年的大一統盛世。

一個存在僅不到10年的朝代,卻影響中國1000年,曾經差點一統中國

結語

昙花雖短暫,卻綻放絢爛;後周雖一時間流逝,卻影響深遠。短短10年歲月,讓後周永載中國曆史,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這就是這個短命王朝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的獨特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