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作者:MTO社

1984年1月8日,江原道元山,金正恩誕生,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執政也已經進入了第十三個年頭。

有人問,在北韓的月曆上,1月8日這個日子為什麼還沒有像2月16日(金正日誕辰,光明星節)、4月15日(金日成誕辰,太陽節)那樣成為節日和公衆假期?答案很簡單,因為上述兩個“民族最大節日”都是身後事,而金正恩春秋鼎盛,還不到把生日定為節日的時候,就像現時無需考慮“接班”一樣。

昨天文章裡提及,進入2024年之後,金正恩很忙,可謂馬不停蹄。據朝媒1月10日報道,金正恩8-9日視察了一些“重要軍工廠”。這可謂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生日”。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40歲的元帥意氣風發,依舊煙不離手

從八屆九中全會的情況看,北韓2024年仍然是“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并舉”,這從截至目前的金正恩視察行程看,也有所展現——新年至今,金正恩的視察基本是經濟與國防平衡的。除了仍然要攻占規模龐大的“12座經濟高地”之外,偵察衛星、各類飛彈、海軍發展這些軍事項目則是國防建設重點,其中,包括從2023年延續下來的核武器和各類飛彈的量産。雖然今年沒提“幾何級數般的增加”,但從延續性來看,今年的武器量産尤其是飛彈的量産,仍然規模龐大。這在此次金正恩視察軍工廠的朝媒報道中也有所展現——朝媒将這些軍工廠的新年任務稱之為“新年度龐大生産目标攻堅戰”,在釋出的圖檔中充分顯示了裝備産品的密集,突出了一個“多”字(下圖),甚至不惜把元帥和一衆大老的身影搞得很小。

金正恩40歲生日視察飛彈工廠:北韓不想打仗

按金正恩的說法,今年是北韓“國家戰備強化大變革之年”;其中的重點就是武器裝備的大規模量産。這裡面有個誘因,即2023年8月的八屆軍委第七次擴大會議。那次會議的核心是“前線作戰集團編成方案和作戰任務”,要點有三——其一,在半島有事時前提下,進一步加強前線作戰集團“軍事戰略戰術及軍事力的絕對優勢”;其二,列裝部署新型武器裝備,擴大并擁有“執行戰争遏制力使命”的更多打擊手段;其三,軍工企業根據上述要求,大量生産各種武器裝備。這些要點展現了北韓的軍事戰略企圖,即“事先壓制敵人的兵力使用,爆發戰争時一齊消滅敵人各種形式的攻擊行動”;通俗點兒說,就是一旦打起來,就萬炮千彈一股腦兒砸下去,在敵方頭頂下一陣瓢潑“鐵雨”。

在那次會議上,金正恩還提出了營造武器裝備生産能力和具體的生産計劃名額,重點是“提質增量”。從那時起,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情況,即北韓武器裝備出現了兩個流向,一是大部分自用,二是富餘部分輸出;這大緻是北韓武器裝備量産化的真正目的。

八屆九中全會上,北韓将北南關系定義為“國與國”關系,并且宣稱“有事時平定南方”;這種定位加上北韓新年以來的連串動作,給人一種局勢緊張、打仗在即的印象;現在,我們來看金正恩在此次視察軍工廠過程中透露了什麼資訊。個人認為,有兩個點是比較重要的——

其一,再次明确南韓“這一實體”是北韓的“最敵對國家”,強調北韓必須“照實承認這一既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轉的現實”,提出要主動應對新局面、堅決應對一切曆史問題。

現在,美國是“北韓革命最大主敵”,南韓是“最敵對國家”。從字面上看,差不多,但實際含義卻千差萬别。簡單講,今後的矛頭主要對向南韓,闆子也要打到南韓身上,但敲打南韓,眼睛盯着的卻是美國,所謂“打狗看主人”,亦即南韓人通常所說的“通美封韓”。

新年以來,北韓一方面敲打南韓,一方面對日本示好,是以,有南韓官方智庫認為,在“通美封韓”戰術之外,北韓又下起了“通日封韓”的大棋。“通美封韓”也好,“通日封韓”也罷,目的都在朝美關系,都在把朝韓關系納入朝美關系架構之下(我此前多次表達過這個觀點)。

2019年河内重挫之後,北韓将南韓排除在朝美關系之外,将其作為朝美間的看客,希圖以朝美直接聯系替代以往的第三方參與。但從形勢發展看,除了直接聯系之外,朝美之間顯然還需要一個恰當的第三方從中斡旋,當南韓左右兩方都被北韓隔絕在朝美關系之外,日本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美日關系,在水面,人人可見;朝日關系,在水下,并不是朝媒天天痛罵日本那麼簡單。新年伊始,金正恩給岸田文雄“閣下”發慰問電,日本地震不過是個由頭,而是朝日關系私下進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還記得去年岸田主動向金正恩伸出橄榄枝嗎?

對北韓來說,朝日關系改善可以成為改善朝美關系的某種潤滑劑,比南韓有用得多。是以,“通美封韓”之外,加個“通日封韓”,簡言之,現在最難受的應該是尹錫悅治下的南韓。

其二,強調北韓不想跟南韓打仗,但也從來不有意逃避戰争;金正恩的原話是“我們并不會在北韓半島靠壓倒性實力單方面決然實行大事變,但又根本沒有心思去避免戰争”(朝中社官方漢語版;後半句翻譯有些問題)。同時,金正恩再次強調,一旦南韓率先對朝動武,北韓将順勢“動員手中一切手段和力量徹底掃蕩大韓民國”。

在新年伊始連串動作背景下,金正恩的此番表态實際上是對外釋放強烈資訊。炮擊也好,爆破也罷,隻是“日常訓練”,誰家軍隊不日常?哪國軍人不訓練?是以,北韓的動作是正常操作,不是為了“決然實行大事變”,這是金正恩親自出面管控局勢、避免對方尤其是美國對其産生誤判的具體舉措。

也就是說,上面那句金正恩原話,前半句“不會打仗”是說給美國聽的,後半句“不逃避戰争”才是說給南韓聽的,意圖大緻有二——首先,讓美國按住尹錫悅;其次,讓尹錫悅限制他手下的那些“大韓民國軍方流氓”。那麼,目的呢?當然是意在改善朝美關系。你看,新年以來,北韓一方面狠壓南韓,一方面對日本示好,而美國在這幾天裡好像突然不存在了,為什麼?

個人認為,從最低限度上看,朝美雙方各自的手此時大概正伸在對方的袖子裡摸來摸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