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hatGPT爆紅後,引發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浪潮以及技術賦能産業創新發展的行業探讨。
大模型打開AI新世界背後,是業界期待一場技術革命的到來,助力新興行業藍海市場的出現。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建構新發展格局,為高品質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
廣東作為全國制造大省,科技創新一直是賦能産業轉型更新發展的核心動力。為助力創新技術落地,進一步探索産業轉型新趨勢。2024年1月11日,由南方都市報社主辦的一場以AIGC場景應用助力灣企創新發展為探讨主題的沙龍将在廣州舉辦。本次活動特邀高校專家學者與國内頭部科技公司,通過搭建學術界與企業交流合作平台,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并為圖像圖形領域高校師生提供與企業互動的機會,探讨智能技術助力企業大模型應用更新的前沿趨勢。
相關專家預計,ChatGPT不僅是新一代聊天機器人的突破,也将為資訊産業帶來巨大變革。
廣東區域創新力持續領先,灣企創新發展優勢突出
自2023年,傳統産業迎來多重挑戰後,科創創新賦能新興産業快速發展成為業内期待焦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
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昌文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存在諸多優勢與機遇。一是大灣區是諸多先進生産要素的集聚地,包括高水準大學和科研機構、相對發達的金融體系和完整的制造業叢集;二是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試驗區,完全可以成為改革開放和制度創新的新高地。
2023年11月,《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下稱《報告》)在北京釋出,廣東區域創新能力蟬聯第一,連續7年領跑全國。
從《報告》設定的評價體系來看,廣東在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和知識擷取3個名額排名全國第一,《報告》特别指出,廣東在企業創新和創新績效方面表現突出。
一大批具有全球競争力的高科技企業,正是廣東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顯示,目前廣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6.7萬家,5年增加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6.9萬家,5年翻了2倍多;在企業研究開發投入、技術能力提升綜合名額等方面,廣東均排名第一。
廣東企業創新能力強,也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效益提供了重要支撐,目前廣東已形成17個國家級創新型産業叢集、8個萬億級産業叢集,使廣東在創新績效名額上領跑全國。
人工智能已經逐漸進入社會經濟及生活當中。
推動技術應用,廣東要做引領AI産業發展“弄潮兒”
2023年,AIGC可謂是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熱詞之一,從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湧現,到應用層的快速創新,接着繼續向深度業務場景挺進,其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愈加明顯。在廣東這片創新熱土上,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探索也一直走在前沿。
2023年1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釋出《關于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廣東要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廣東在算力基礎設施、産業應用場景、資料要素等方面的優勢,加快建設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
廣東省科技廳廳長王月琴介紹,到2025年,廣東有望實作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全球領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企業數量超2000家,力争打造成為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引領地,建構全國智能算力樞紐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資料特區、場景應用全國示範高地,形成“算力互聯、算法開源、資料融合、應用湧現”的良好發展格局。
目前,廣東省發展人工智能産業已擁有一系列優勢資源。目前廣東已擁有7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和16家省級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鵬城雲腦Ⅱ”可提供支撐近千個國産AI模型的訓練任務,成為國家最重要的AI大模型訓練平台之一。依托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引進AI領域創新團隊近50個,建設人工智能相關領域博士學位點14個,碩士學位點34個。
廣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副廳長曲曉傑介紹,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廣東各領域的融合應用成效顯著。大模型已應用于企業研發、生産、供應鍊等環節,有效提升了全流程效率。廣東也在積極引導企業在現有終端的各類基礎軟硬體中融入通用人工智能等人機互動技術。
在政府、平台的大力支援下,廣東人工智能産業企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截至2022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達1500億元,人工智能相關注冊企業約17萬家,核心企業900多家,居全國首位。在廣東,以華為、vivo、騰訊、網易為代表的科技“大廠”,以及佳都科技、雲從科技、雲天勵飛、漢王等細分領域領軍企業,紛紛加入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戰局”。
據南都·灣财社記者觀察,和國内其他區域相比,廣東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的關鍵優勢在于可依托豐富的産業叢集體系和龐大的産業轉型更新需求。大規模的人工智能場景實作應用,背後是廣東日趨完備的産業鍊和協同發展的産業叢集作為支撐。廣東經濟總量連續34年居全國首位,是國内經濟最活躍、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發展通用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空間潛力巨大。
新動能,新機遇,這場行業沙龍解碼新技術應用關鍵
2023年11月,廣東召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高品質建設制造強省大會,會上提出把實作新型工業化作為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任務,這也是2024年廣東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業内看來,廣東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發展動力來自科技創新的驅動。
在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潘炫明看來,廣東省近年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可以總結為“1234”,“1”是以科技創新為一個核心的動力,然後着力提高制造業在GDP中的比重和提高高技術制造業的比例。“3”是大平台、大項目、大團隊,這包括大型科技創新中心平台,也包括科技人才、科技團隊的引進和落地。“4”是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制造業服務化。潘炫明表示,廣東要實作産業高品質發展,就要跨越“中等技術陷阱”,要依靠新的“三駕馬車”,即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跟金融支援。
新的一年,AIGC有望在應用技術層面為廣東産業更新發展提供強助力。IDC(國際資料公司)近日聯合聯合釘釘釋出的《2024AIGC應用層十大趨勢》白皮書認為,人工智能未來實作大規模落地的發力點必然聚焦在應用層創新。IDC預測,應用層創新将成為2024年AIGC産業發展的确定方向。大模型将從“趕時髦”到“真有用”,成為産業企業提效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正逐漸在各個場景中落地生花,并創造出豐富的應用價值,成為推動産業更新的重要驅動力,也将成為改變社會的重要力量。但調研顯示,目前大模型應用發展尚處早期階段,仍面臨着從“真新奇”到“真有用”,“可用”到“好用”的差距。
如何讓技術應用更具質效、減少重複開發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讓企業客戶能夠迅速享受到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帶來的實在紅利,正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2024年1月11日,由南方都市報社主辦的一場以AIGC場景應用助力灣企創新發展為探讨主題的沙龍将在廣州舉辦。本次活動站在新一年的起點,将邀請知名學者、業界專家、企業高管共同探讨AIGC應用助力企業經營提效話題,深入分享不同領域的實踐經驗和前瞻觀點。敬請關注!
活動相關資訊:
活動主題:“AIGC 應用助力企業經營增效”
活動時間:2023 年 1 月 11 日,14:00-17:00 活動地點:南方智媒大廈,南塔2103
活動報名:小南19924384312(線下參會限 30 人)
采寫:南都·灣财社記者 徐勁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