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作者:瓷器鑒定真知堂上古史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誇父追日的神話,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聽過。也有很多人對這件事進行了解釋。最流行的解說,除了大神以外就是外星人戰争了。

但神話就是我們的曆史。誇父逐日神話裡隐藏了何種上古史真相呢?最難破解的就是“誇父入日”這句話。太陽溫度那麼高,誇父進入太陽内部,灰都沒有了,哪裡還能渴飲大澤?這個問題困擾真知堂許多年,最近終于找到了答案。欲知詳情,敬請閱讀。

引子

真知堂:2022年10月9日上午,大陸衛星“誇父一号”發射成功。

“誇父一号”的官方正确名稱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它是大陸在天基太陽探測衛星領域的最新突破。

在此之前,中國還于2021年10月14日發射了以羲和命名的太陽探測衛星,全稱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号”是大陸探日工程的“探路者”,而“誇父一号”則是觀察太陽的多面手。

上古傳說中羲和生十日,誇父逐日的神話,變成了現實。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在解說誇父入日之謎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羲和浴日的神話。

羲和,是上古時代帝俊之妻。帝俊在《山海經》中地位顯赫,很多大神和著名古人都是他的後裔。

帝俊到底是誰?這是另外一篇的話題了。學者多數認為:

帝俊就是五帝時代的帝喾高辛氏,也就是帝堯之父。

《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方日浴于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這十日分别被命名為: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這十日,一般人搞不懂,其實就是我們熟悉的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資治通鑒》就采用了這種紀年方式。

《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高誘 注:“言萬物鋒芒欲出,擁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為什麼解說誇父,要先講羲和呢?

原因就在于,十日乃羲和所生。

誇父逐日或誇父追日,其實講的就是誇父和羲和之子十日的故事。

誇父的身世

真知堂:十日的生父是帝俊,也就是帝喾。那麼,誇父又是誰生的呢?

誇父的生父是信。

後土生信,信生誇父。《山海經》

信的生父是後土。

《春秋左氏傳》:“共工有子曰勾龍,佐颛,平九土,為後土。”

後土的生父是共工。再往上追溯,可以追溯到炎帝。

《山海經海内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共工。。。共工生後土,後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也就是說,誇父是炎帝一脈,而十日是黃帝一脈。

帝喾之祖父是玄嚣,玄嚣之父是黃帝。黃帝到十日,差不多是五代以上了。而炎帝到誇父,也有好幾代。

我們如果把誇父逐日的神話解說成“誇父與十日的争奪戰”,那麼誇父逐日的神話就很好了解了。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帝堯之時,十日并出。

《淮南子·本經篇》:“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

帝堯于是請後羿射殺了十日中的九日。

後羿,是帝堯之父時候的重臣,他站在帝堯這一邊,帝堯一族依仗其武力取得了戰争的勝利。

《山海經·海内經》:“帝俊賜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國”。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誇父逐日,說的就是在十日之亂中,誇父也參與了戰争。

《山海經·大荒北經》雲:“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

一句誇父不量力,其實說得很明白。

誇父不過是前朝炎帝之後,卻在帝堯這場十日之争中參與了進來,與帝喾之子十日角逐。身死族滅,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所謂“逮之于禺谷”之逮。即力有不逮之逮,在禺谷之戰中,誇父戰敗了。

真知堂:聯想到更早時期的“共工與颛顼争為帝,怒撞不周山”的故事,身為共工後裔的誇父加入到這場“十日之亂”,極為正常!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況我誇父本為神族後裔,逐鹿中原,吾與矣!

這大概就是誇父起兵争奪帝位時釋出的戰争宣言。

誇父起兵的大山,名為成都載天。和前輩大神一樣,誇父也把耳朵上穿上了蛇形玉環。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蛇,右手操青蛇,名曰誇父。《山海經》

可惜的是,誇父面對的不僅僅是十日部落,還有以武力著稱的應龍族。十日的智慧,也高于誇父。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誇父據說是渴死的,但《山海經》中還有另一個說法,他被應龍殺死。

應龍至少有2500歲,是一個曆史極為悠久的氏族。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述異記》卷上:“水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文章到此,有人要不耐煩了。真知堂你也沒有什麼新意啊!

别急,前文鋪墊是必須的。誇父入日,才是謎中謎!

不能合了解釋誇父入日,那一切都還是神話,不是史實。

高潮即将到來。

誇父入日之謎

真知堂:《山海經》中關于誇父逐日,記載得特别詳細。

前人解讀誇父逐日,說誇父要追逐太陽,把太陽抓住。誇父在禺谷這個地方,進入了太陽裡面。即“入日”。

誇父進入太陽内部之後,沒被火化,隻是極渴。出來之後在黃河和渭河飲水,喝光了河謂之水,還不夠,就北上去大澤飲水。路上渴死。

《山海經·海外北經》“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誇父入日,這就是現代人解釋誇父逐日為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根據。正常人都知道,太陽是不可能進入的,不管你是肉體還是鋼鐵之軀。

誇父入日,古書言之鑿鑿。如果不是外星人,又怎麼解釋得通呢?

入日的入,也不太可能是抄書抄錯了。因為這個入字實在太簡單。這個字要是抄錯了,您家孩子得有多麼皮。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真知堂:在經過多年不解之後,真知堂終于找到了“誇父入日”的合了解釋。

誇父與十日部落大戰,秋分這一天,在禺谷之戰中戰敗受傷,被迫向北撤退,死于撤退途中(或被應龍族追兵追上)。誇父死後,族人四散,後裔分布數千裡之地。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誇父欲追日景,與日逐,走,逮之于禺谷,入日。渴。《山海經》

日景,就是日影,也就是十日族的敗兵。

走,就是戰敗。

“昭王出亡,入雲夢;盜擊王,王走鄖。”《史記》

真知堂:秋分之日,誇父與十日中的某日族大戰。日族經過短兵相接之後潰敗,誇父追亡逐北,結果脫離了主力部隊,前突過遠,反被日族包圍。力戰後誇父敗退(走)到禺谷這個地方,誇父又遭遇了日族的伏兵受傷。誇父力戰得脫,身邊的族人死傷慘重。

誇父族逃到渭河一帶,準備休整。日族追兵跟蹤追擊,誇父遭遇馬陵道,又死了一撥人。誇父繼續北逃,最後還是被十日的大将應龍趕上,力竭而亡。

誇父死後,最後的誇父族群作鳥獸散,分布于河渭之間。即書中所說的“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裡焉。”

這其實就是上古版本的韓信十面埋伏,項羽兵敗烏江的故事!

古人雲,窮寇莫追的道理,誇父看來是不懂的。

那,為什麼真知堂說是秋分之日呢?答案就是“入日”!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入日就是秋分之日

真知堂:問題的關鍵在于入日這個詞。

入日,并非後人臆測的進入太陽,而是祭祀日神之日。甲骨文中有證據存在。

殷商時代,王者以太陽神自居,以日為神。

于日告(屯南930)

祭祀太陽神,則有“入日,出日,至日”之禮。

出日,即春分。至日,則是夏至和冬至。入日,即秋分之日。

乙酉蔔,侑出日,入日。(懷特 1569)

癸未貞,其卯出入日,歲三牛。(屯南890)

春秋分這一天祭祀太陽神,卯祭,需要用三頭牛的特殊祭品。卯,就是把祭品剖成兩半。

文獻中也有記載:

《尚書 堯典》曰:“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寅餞納日,平秩西成。”隻不過這裡把入日寫作了“納日。”

真知堂:後來到了西周時代,秋分這一天的祭祀日神,變成了祭祀月神,即所謂“朝日夕月”。

春分祭日為朝,秋分祭月為夕。

《國語·周語上》:“古者,先王。。。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韋昭注:“禮,天子。。。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拜日于東門之外,然則夕月在西門之外也。”

從堯舜禹到殷商時代,秋分之日都是祭祀日神的日子,名為“入日”。西周周公改禮制,認為殷商日神上帝崇拜過于隆重,于是去掉一半,秋分之日改以月神祭祀。

誇父進入太陽之謎破解!真知堂:山海經記載可信,誇父入日戰敗

結語

真知堂:入日這個詞,從帝喾到堯舜再到殷商,都是指的秋分祭日。

到了西周改成了秋分祭月,則“入日”一詞沒有含義,變成了死文字。

《山海經》為商代以前的文獻,記錄在誇父在入日,被困于禺谷大戰十日族的戰争壯舉,後來就被解讀成誇父追逐太陽,進入太陽内部渴死的神話了。

《禮記》曰:“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順。”

真知堂:商代以日神為上帝,以日神為祖先神,祭日之典禮極為隆重,極為頻繁。祭月則非常罕見。

西周滅商,不信上帝,也就沒那麼重視日神,卻把月神地位。秋分祭日的入日之禮,就變成了夕月之禮。

是以,唐虞以來的秋分入日,到了西周逐漸被遺忘。誇父戰敗于入日這麼簡單的事,後人就無法解釋得通了。

本研究結論為真知堂上古史獨家首發于今日頭條平台,時間為2024年1月8日,寫于長沙書齋。歡迎轉發,請勿剽竊。覺得真知堂說得有道理的朋友,動動您尊貴的小手,轉發給更多人閱讀吧。轉發是最好的美德。謝謝各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