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今年以來,南方遊客特别偏愛東北的風景與文化,大批遊客湧入這片富饒的土地,感受這片黑土地的魅力。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前不久我也去了一趟哈爾濱旅遊。聽當地飯店老闆吐槽說,盡管飯店門庭若市,但很多店家卻表示生意并不好做。後來,我才知道了原因。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相信大家吃過東北菜的都知道,東北菜的顯著特點就是量大、實惠。這看似是一個優點,畢竟滿足了食客的胃口,但實際上,這東北菜館的老闆卻吐槽這是飯店的一個負擔。為了滿足大量食客的需求,飯店需要準備大量的食材,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成本。與此同時,由于菜品的量大,價格自然也上不去。這确實就形成了一個尴尬的局面:為了滿足遊客的胃口,飯店必須準備大量的食材,而這樣做卻使得利潤空間變得極為有限。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不得不提的就是東北的酒文化。去過東北才知道,東北人比我想象中還要熱情好客,酒是他們的待客之道。在東北的飯店裡,酒水往往占據了相當一部分的收入。許多遊客來到東北,主要就是品嘗美食外,根本就不喝酒。可是酒水的銷售才是飯店盈利的一個重要來源,是以飯店老闆才會吐槽賺不到錢。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食材同樣也是大問題。為了滿足大量的食客需求,東北的食材市場肉眼可見變得繁榮起來。例如,黑龍江各縣的大鵝、小雞等特色食材大部分都被運往了哈爾濱等大城市,因為哈爾濱最火。這種大規模的運輸無疑增加了食材的成本。而對于一些小飯店來說,由于采購量小,他們往往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食材,這也進一步壓縮了他們的利潤空間。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其實,我認為需要了解一個觀念:東北旅遊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掙錢。很多飯店之是以紅火,更多是為了提升人氣,讓更多人了解和接觸黑龍江。比如,現場發放五常大米、北大荒大米,這種政策實際上是為了建立口碑,讓遊客回家後依然能回味東北的風味。當這些遊客再次需要購買這些特色食材時,他們自然會想起東北,進而形成了一種隐形的經濟效益。從這點上,我突然發現東北人是如此有格局,令人佩服!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當然,肯定會有人可能會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認為東北的旅遊經濟隻是空談,甚至帶着點酸葡萄心理。但事實上,我覺得這種懷疑是站不住腳的。東北的旅遊政策實際上是眼光長遠,注重品牌建設。它不僅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更是為了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那麼,東北為什麼要采取這種看似不賺錢的政策呢?在我看來,這是因為東北人很聰明,他們知道:人氣是做出來的。沒有足夠的遊客數量,飯店和景點很難獲得持續的盈利。是以,與其急功近利地追求短期利益,不如先做大人氣,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品味。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現在,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大世界的35億投資不值得。但實際上,沒有投入就沒有産出。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在過去幾十年中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和發展。而如今,通過大世界的投資,哈爾濱終于開始嶄露頭角,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和機會。

去了趟東北,才發現東北人太有格局了!

最後,我想說,經濟環境的改善絕對并非一蹴而就。我認為,東北隻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和優勢,一步一個腳印,崛起之日絕對就在不遠的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