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夜雨夢溪
1735年,雍正暴斃而亡,寵臣李衛十分擔心自己的處境,整日提心吊膽。等到雍正出殡時,李衛更是怕的哭暈在了雍正棺材前。然而,乾隆登基後不但讓李衛加官進爵,還賞賜了他很多金銀珠寶。
李衛從康熙皇帝時就入朝為官了,隻是才幹了五年,康熙爺就駕崩了。
為了鞏固皇位,新登基的雍正急需要培養自己的勢力,李衛就是他看上的人選之一。
李衛1687年出生在江蘇徐州一戶富人家裡。李衛從小聰明,卻讀不進去書。在李衛30歲的時候,他花錢買了個從五品的“員外郎”。
當了官的李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在官場上遊刃有餘,很快就混得風生水起。僅僅兩年時間,李衛就升為了正五品的戶部郎中。
雍正登基之前,長期掌管着戶部。正因如此,李衛得以結識雍正,并成了“四爺黨”的人。
雍正登基後,即刻升了李衛的官,讓他擔任四品雲南鹽驿道,去管理當地的鹽務。
自古以來,鹽官都是個肥差,那麼自然就容易滋生營私舞弊、A錢腐敗。李衛到任後,不留情面的整頓鹽政、清理官場貪贓枉法,很快就做出了成績。
一向倡導清正廉明的雍正十分滿意李衛的表現,當面稱他是“國之偉器”。此後,雍正不斷的提拔李衛。
1725年,雍正當上皇帝的第三年就提升李衛為浙江巡撫,不久後又将他任命為浙江總督。年僅四十歲的李衛就成了封疆大吏,實屬罕見。
李衛在浙江期間,幹了很多實事,比如修築浙江海塘以及清剿橫行民間的盜賊。這些功績,不僅讓當地的百姓深受其益,同時也讓李衛在雍正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1729年,雍正将李衛調回京城,封他為兵部尚書,之後又命他為刑部尚書、直隸總督。
李衛擔任刑部尚書時,處理了鄂爾泰的兄弟步軍統領鄂爾奇。鄂爾泰可是雍正時期滿清官員的頭子,雍正的左膀右臂。李衛連鄂爾泰的兄弟都敢動,可見雍正對他是多麼的支援。
1735年,雍正在圓明園中暴斃而亡。李衛深知自己得罪了很多人,如今沒了雍正這座靠山,想要整死自己的人定會群湧而上,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李衛整日惶恐不安,以至于在雍正的葬禮上哭得暈了過去。
然而出乎李衛的意料,乾隆登基後,沒有理會那些對李衛的彈劾之詞,而是仍對他委以重任,讓他繼續擔任直隸總督并兼任營田觀察使。
此外,乾隆對于李衛的進谏也積極采納。如李衛上書彈劾誠親王府護衛庫克與安州民争淤池,乾隆庫克治罪的同時對李衛的秉公執法大加贊賞,表達了認可。為了嘉獎李衛,乾隆特賜了四團龍補服(繡有四團龍紋樣的官服,整個清朝隻有五位漢臣得到皇帝賞賜得以穿上)。
1738年,50歲的李衛病重。乾隆親自過問,派遣禦醫到李衛府上為他治病開方子,隻可惜李衛命數已到,終究不治而亡。
李衛逝世後,乾隆不但寫了悼念書,還下令按總督的禮儀厚葬李衛。此外,乾隆還親自為李衛挑選了“敏達”的谥号。
李衛曆經康雍乾三朝,生前死後都得到了無上的榮耀。然而李衛到死都不知道,他這看似完美的結局隻是因為他死得正是時候。
當時,乾隆剛登基,對他們這些雍正遺老自然不敢怠慢,同時也忌憚李衛在地方的威望。是以可以說乾隆對李衛的優待是不得已而為之。
乾隆四十二年,乾隆南巡經過杭州西湖時,看到了當地百姓為李衛立的神像。暴怒的乾隆不但指令推倒李衛的神像,還當場說道李衛“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
李衛的一生,可以說是很傳奇。他沒有很高的文化水準,卻是個天生做官的料子。十餘年間就從一個小官做到了一品大員,深得雍正的寵信。更難能可貴的是李衛不貪不占,敢于治腐治貪,勇于為民辦實事,這也正是雍正大力用他的原因。
雖然李衛去世後多年,被乾隆打壓,搗毀神像令人唏噓。但是李衛在老百姓們心中的位置永遠不會變,他的功績足以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