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作者:青史留香history

莊子生活在距我們2000年前,他很早就了解了人類社會運作的規律。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成才的樹木被砍掉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莊子帶着他的學生上山遊學,碰到一群農民正在砍樹。于是莊子考學生說:“你們看那些被砍掉的樹木有什麼特殊之處嗎?”一位學生回答道,這些樹是農民用來做房屋的優質木材。莊子進一步問道,為什麼旁邊那棵沒人砍呢?其中一個學生說,那是一棵椿樹,它有難聞的氣味,而且紋路也不好看,不能用來建造房屋。莊子說道,優質的樹都被砍掉當作木材,不合格的樹卻有了好的結局。學生頓悟道,按照這個思路,我們應該收斂自己的鋒芒,不要展示太多才華。莊子表示,你隻了解了其中一部分道理。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不成才的大鵝被殺掉

晚上,莊子和學生在一家農戶家吃飯。農舍主人決定殺隻鵝。學生看到農舍主人追着鵝到處跑,把農舍搞得一片混亂,但門口有一隻大鵝卻站得穩穩當當,神态安詳,舉止特别自豪。學生提問道,為什麼你追殺其他鵝,卻不殺門口那隻呢?主人回答說,你應該知道,有些鵝會叫,有些鵝不會。站在門口的那隻鵝叫得特别悅耳動聽,有山水之音,那些沒有特長的鵝就隻能被炖了。莊子于是問學生,你看,有特長的才能留下來,沒有特長的就被淘汰了,你明白了什麼道理嗎?學生答道,要提升自己的才幹,隻有具備實力,才不會被淘汰。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龍蛇之變

莊子再次問道,之前的故事是不成才的才能活下來,成才的反而不能活下來,而現在的故事是,有才能的人才能成功,沒有才能的人則會被淘汰。那麼,到底是成才還是不成才更重要呢?學生們陷入了困惑。

莊子接着說道,有一句成語叫龍蛇之變,意味着君子應該具備像龍和蛇一樣的變化能力。在适合成為龍的時候,你就要成為龍,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天上翺翔。但如果遇到天地大旱、炎熱酷暑的時候,你就需要變成地上的蛇,與蚯蚓、螞蟻為伍,住在泥濘的洞穴裡,吃着不幹淨的食物。這樣的改變是必要的。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木雁之間

在職場上,我們常常要根據環境和上司的風格來調整自己的表現,如果遇到了一個對你壓抑自我、不崇尚個性的上司,那麼你就要收斂鋒芒,不過分展現自己的才華;而如果遇到了一個欣賞個性和才華的上司,那麼你就要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和能力。這就是聰明靈活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的智慧所在。

莊子:從砍樹到殺鵝,龍蛇之變的智慧你懂了嗎?木雁之間才是關鍵

結語:

這種智慧其實也展現了中國特色的思維方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是我們中國的指導思想,真正的智慧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适應複雜多變的環境和多元化的要求,它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正确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客觀規律不會因人的意志而改變,這就是說事物的發展和變化不由我們的主觀意願來決定。客觀規律就是一切都受到時間、地點和條件的制約。

通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式來做出正确的決策和行動。這種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在職場中更好地适應和成長,也能夠指導我們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是以,讓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分析,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