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作者:溫州路

她曾是一位“白衣天使”,也是一名“吹哨人”,因為說出了實話,不僅工作沒了,就連家庭也是以破裂了!但是她不後悔自己這樣做,因為她拯救了上千萬人的性命。

她就是20多年前“河南艾滋血禍事件”的吹哨人——王淑平。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者,卻被逼得客死他鄉,而且在她去世之後,除了親人再也沒有其他的人為她哀悼,這是多麼令人心寒的一件事情。

1985年,在世界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出現了艾滋病毒病例,這就意味着艾滋病已經在全國蔓延開,而HIV也被稱作是“20世紀的瘟疫”,令人談之色變。

河南“艾滋血禍事件”發生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由于當時市場經濟的改革和農村人口的增長,導緻河南省出現了人多活少的現象,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剩餘的勞動力。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當時大陸為了防止艾滋病傳入,下令限制或禁止進口血漿、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

但是這些血液制品在國内市場的需求又很大,這就導緻了供不應求的現象出現。

為了解決這種現象,于是中國就迎來了“血漿時代”。一時間各個地方開設了大大小小許多的血戰,而每個血戰的人更是密密麻麻。

“想要奔小康,趕緊賣血漿”在當時,賣血漿瞬間成為了一個快速賺錢的營生。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隻要賣一管血就可以賺到45-50元,這相當于農村老百姓有時候一個月的收入,是以大家紛紛加入到賣血的行列中。

有的人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一天進行多次地捐血。

河南農村當時本來家家戶戶都有都有多餘的勞動力,“血漿時代”的到來,對于他們來說可謂是及時雨,是以大家蜂擁而至。

面對每天這麼多的賣血者,越來越多的賣血站搭設起來,有的商家為了省事,直接将牛棚加以改造。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放上桌子,擺上棉簽,一瓶酒精,一個針管,幾個護士,一個新的賣血站就搭設起來了。

當時,不管是收購血漿的商家,還是賣血漿的老百姓,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雙眼,一心隻想着怎樣的賺錢,卻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所有人似乎忘記了艾滋病當時也對人們存在着巨大的威脅。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許多人對于艾滋病的認知并不是很全面,從主觀意識上認為之是以會得這種病的人都是因為私生活不檢點。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是以當時許多賣血站點根本就不要求,賣血人員在抽血前去做有關這方面的一些檢查。

王淑平,1959年出生,父母都是從醫者,從小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她渴望自己長大以後也可以成為一個“白衣天使”,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是以在1983年,王淑平從河南醫學院畢業之後,便成為了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

她善良有愛心,對待工作和病人也有很強的責任心,是大家公認的優秀醫護人員。

1991年,她被上級配置設定到周口防疫站創辦的一個“采血站”幫忙,王淑平本就是一個對待工作非常認真的人。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是以當她在“采血站”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她就發現當時“采血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問題。

首先采血站為了節約成本,一個針頭會連續為多個賣血者抽血,另外他們也都沒有體檢報告。

當時絕大多數的人采用的又是單采血漿的方式,也就是将采集到的血液通過離心機将血漿分離出來,然後再把剩餘的紅細胞再輸回到賣血者的身體裡。

這樣一來,一旦有患者有傳染病,那麼其他人就很容易也被傳染。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不過起初王淑平也隻是擔心,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位前來賣血的老百姓,才讓她下定決心當“吹哨人”。

1993年至1994年,血漿的經濟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頂峰,在整個河南聲,采血站就超過了230家,而在周口就有39家。

河南的經濟也因為“血漿時代”硬是沖了上去,但同時整個省的艾滋也在慢慢的繁衍。

1994年的一天,王淑平像往常一樣在為賣血者采集血漿,這個時候走過來一個人,起初王淑平并沒有在意他,但是當觸碰到他的胳膊時,她能明顯地感覺到對方的體溫不太正常。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于是,她便詢問對方是不是生病了,不舒服?

但是對方卻告訴她說,自己隻是因為頭天晚上睡覺沒有蓋好被子着了涼。

但是王淑平發現對方不僅是體溫不正常,從他裸露出來的皮膚上可以看到,還有一些膿包。

她的心裡面咯噔了一下,但是因為采血站并沒有明确規定,賣血者需要提供健康報告,是以盡管心裡面不舒服,但是她還是為這個人進行了采血。

後來,這件事情便總是出現在她的腦海裡,安全隐患也一直成了她的一個心病。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當時她又特意留意了附近其他的采血站,發現每一個采血站都存在安全隐患的問題。

她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那麼一旦有意外發生,後果将不堪設想。

于是,她連夜寫了一封信,将自己發現的這些問題回報給當地的相關部門,但是她寄出去的信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任何的消息。

但是這并沒有讓她放棄,為了驗證自己的這個想法,她自掏腰包,将采集到的血液進行了檢測。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當拿到檢測結果的那一刻,她被眼前的資料驚呆了!因為在她檢測的400多份血樣中間,有62份的血液都呈現出了艾滋病的結果。

她連忙拿着這些檢測結果的資料,找到當地的衛生部,希望可以他們可以在血液采集時增加一個檢測的流程,但是卻遭到了他們的拒絕。

後來,她便盡自己的能力,給當地的老百姓宣傳安全的重要性,并向他們講述艾滋病的危害。

但是在當時,對于這些已經窮怕的老百姓來說,病不可怕,窮才是真的可怕。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她所做的這些事情,并沒有提高大家的覺悟,反而她的這些行為在某些人看來觸碰了他們的利益。

一時間,王淑平在當地遭受到了大家的排擠。

但是,她并沒有将這些放在心上,此時她更加關心地還是怎樣可以解決安全隐患這個問題。

于是她便帶了15份的血液樣本來到了北京,希望通過更權威的部門做一份鑒定。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但是當她來到北京之後,才發現在這裡做血液檢測,需要花費一筆不小的資金,但是當時因為出來的比較匆忙,她身上帶的錢并不夠。

而這些血液又必須要在一定的時間内檢測,否則就會失效,沒有檢測的意義了,一時間,她急的在醫院裡面哭了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她在醫院裡面遇見了首席專家曾毅,他主要負責研究中國的流行病。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在得知王淑平此次來醫院的目的之後,他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于是便決定幫助她。

在曾毅專家的幫助下,王淑平帶來的15份血液順利地完成了檢測。

當王淑平拿到檢測結果的資料時,再次被震驚到,在15份血液檢測結果當中有13份都含有艾滋病毒,還有兩份也被疑似。

王淑平當時決定越過當地的衛生部,直接上報給國家衛生局,這次之後,她的付出總算是得到了一點回報。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國家當即對所有的采血站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全部都關閉,并且要求以後在對賣血者抽血之前,必須進行檢測。

2年的時間,整個河南省由原來超過230個的采血站縮減為23個。

這件事情在當時掀起了一陣風波,而王淑平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知道。

當王淑平以為這件事情可以畫上句号的時候,她又面臨着一個新的問題。

當時的資料檢測報告結果,有人希望她可以将報告中的資料改動一下。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王淑平自然是不會同意的,因為她知道,資料一但更改,那麼她之前所做的一些努力就白費了。

是以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同時她也是以付出了一些“代價”。

先是她被開除了公職,而他的丈夫因為她,也在公司遭到大家的排擠,後來因為她的行為,那些損失利益的人也會時不時地到她家搞一些破壞。

最終她的丈夫實在受不了,便選擇了與她離婚。

2001年,處處遭受排擠的王淑平獨自一人來到了美國,她離開祖國的這一年,河南當地的艾滋病危機也終于得到了承認。

她是被遺忘的“吹哨人”,拯救上萬人生命,卻被開除公職

2019年,她在美國因為心髒病發作去世,離開這個世界時她才59歲,但是她的離開并沒有在世界上掀起一點的波瀾。

除了自己的親人,她沒有受到其他的祭奠,也沒有任何的媒體為她報道,她就這樣無聲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王淑平這個名字應該被大家所記住,她也應該受到大家的尊敬,因為她的付出與犧牲是偉大而又勇敢的!

(來源:記錄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