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作者:來點解讀

前言

元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古代疆域最廣闊的王朝。

而元朝繼承了蒙古帝國的衣缽和榮耀,元朝皇帝不僅擁有元帝國的皇權,還享有諸蒙古汗國的宗主地位。

這四大汗國,分别是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它們都是由成吉思汗的諸子或孫子所建立。

那麼關于元朝的冷知識,你又知道幾個呢?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一、元朝國号的來源

忽必烈在1271年頒布了《 建國号诏 》,其中确定了王朝的國号“元”。忽必烈在诏書中說:

“朕以祖宗之法,兼受天命,奉承先皇高宗之遺志,克定中原,建國号曰大元。”

忽必烈之是以選擇“大元”作為國号,是因為他受到了儒家學者劉秉忠的建議。

劉秉忠認為,忽必烈所統治的國家,不僅包括了蒙古人的原始領土,還包括了漢人的中原地區,以及西域、南洋等多個民族和地區,是曆史上前所未有的廣大國家。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是以,他建議忽必烈取《 易經 》中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之意,以“大元”為國号,表示其國家的偉大和統一。

“大元”這個國号,不僅在漢語中有“大”的含義,也在蒙古語中有“大”的含義。蒙古語中的“元”字,是音譯自漢語的“元”,也是意譯自漢語的“元”。

蒙古語中的“元”字,是由“ᠦᠨ”和“ᠶᠡᠬᠡ”兩個字組成的。前者的意思是“一”,後者的意思是“大”。是以,“元”字在蒙古語中,既有“一”的意思,也有“大”的意思。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二、元朝雖然地域遼闊,但很多地方沒有父母官

元朝的版圖東起日本海,西至天山,南抵南海,北包貝加爾湖,涵蓋了多個民族和地區。然而,元朝的官員數量卻遠遠不足以管理這麼龐大的國家。

是以,很多地方都缺乏有效的行政機構和人員,沒有能夠代表朝廷維護地方秩序和民生的父母官。

元朝的官員有限,主要有兩個原因。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一是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他們對漢族文化不太了解,也不願意大量任用漢族人為官,而是優先考慮自己的族人和其他色目人。

二是元朝的科舉制度不完善,元朝雖然也舉行過幾次科舉考試,但是考試的内容、形式、标準和頻率都不固定,而且考中的士人也不一定能夠得到任用,導緻科舉失去了選拔人才的作用。

元朝的官員有限,導緻了很多地方都沒有父母官,這對元朝的統治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一方面,沒有父母官的地方,就沒有朝廷的威信和法度,地方上的軍閥、土司、豪強等就會橫行霸道,剝削壓迫百姓,甚至反抗中央的指令。

另一方面,沒有父母官的地方,就沒有有效的賦稅和征兵制度,朝廷就會失去對地方的經濟和軍事的控制,國家的财政和國防就會陷入困境。

三、包稅制

元朝的賦稅制度,有一個特點就是實行了“包稅制”。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所謂“包稅制”,就是指朝廷将某一項或某幾項稅收的征收權,以一定的價格出讓給私人或團體,讓他們代替朝廷向百姓征收稅款,并從中擷取利潤。朝廷則向包稅者支付一定的報酬,作為他們的勞務費。

元朝的統治者是蒙古人,他們原本是遊牧民族,對農業和商業不太重視,也不擅長管理。他們征服了漢地後,面對龐大而複雜的賦稅系統,感到力不從心。

為了簡化征稅手續,節省人力物力,他們就想出了“包稅制”的辦法,将賦稅的征收工作外包給有錢有勢的商人和豪強,自己隻要收取一定的稅款就可以了。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四、修史

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也為了對前代的曆史進行總結和評價,下令修撰了三部史書,分别是《遼史》、《金史》和《宋史》。

這三部史書,都是由元朝的翰林院主持編纂的,都采用了正史的體例,以前代的史料為基礎,經過搜集、考證、編纂、修訂而成的。

這三部史書的完成,是元朝在史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也是中國史學史上的一件盛事。

它們不僅為我們了解遼國、金國、宋國的曆史和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為我們認識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情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這三部史書,都被後世的史學家和政府所重視和尊重,被列入了二十四史的範圍,成為了中國正史的一部分。

五、草原絲綢之路

元朝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也為了促進中外的交往,打造了一條草原絲綢之路,使中西方文化和貿易得以交流和發展。

草原絲綢之路是指蒙古草原地帶溝通歐亞大陸的商貿大通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當時遊牧文化交流的動脈,其由中原地區向北越過古陰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帶長城沿線,西北貫穿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亞北部,直達地中海歐洲地區。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六、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是明朝行政制度的創新,有效管理了強大、領土遼闊的元帝國。

行省制的主要特點是,在中央設立中書省作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直接管轄京師及附近的“腹裡”地區;

在地方設立若幹行中書省作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代表中央管轄所在地區,分别是嶺北、遼陽、河南江北、陝西、四川、甘肅、雲南、江浙、江西、湖廣等。

關于元朝不為人知的多個冷知識,看看你知道幾個(一)?

行省制使中央與地方的權力結構更加合理,既加強了中央的集權,又保留了地方的分權。

而行省長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受中央的監督和調動,保證了中央的統一指揮和控制。

行省内部實行群官負責和圓署會議制,即通過行省官員集體開會共同負責,各官員之間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防止了行省長官的專權和擅權。

行省制的創新,對元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也為後來明清兩代、民國和新中國省級行政體制的運作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