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寒,黃芪與這個一起吃,暖腎還活血,對心腦血管很不錯!

作者:醫食參考
小寒,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有句民諺說:“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小寒标志着我們要迎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了。

我們的血液就像是流動的河水,如果有血瘀等堵塞,血管流通不暢,進而引發各種嚴重的疾病。比如:腦血栓、肺栓塞、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其中心髒的血液淤滞最為可怕,有可能危及生命。

冬季的寒冷天氣會讓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慢,容易形成血凝塊,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以保持血液通暢非常重要。

而這個時候吃黃芪是個不錯的選擇。

小寒,黃芪與這個一起吃,暖腎還活血,對心腦血管很不錯!

黃芪的妙用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被譽為“補五髒、順氣機、生津液、利水道”的聖藥。

它具有調和人體的陰陽平衡、溫中暖腎、益氣健脾、活血化瘀的作用,對于改善人體免疫力、提高抵抗力有很好的效果。

黃芪可以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改善心肌缺血,對于預防心髒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幫助。

同時,黃芪還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液流量,改善腦部的血液供應,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有一定的幫助。

小寒,黃芪與這個一起吃,暖腎還活血,對心腦血管很不錯!

做法:我們準備20克黃芪和10克山楂片,用清水沖洗幹淨後放入保溫瓶中。然後倒入400毫升沸水,蓋上蓋子焖泡半小時即可飲用。

喝完後,可以再加入開水,再泡一次。這樣一次泡兩次,既省事又省錢。

我們知道山楂能夠消化食物,還能調節血脂、也是活血化瘀的好藥。配合黃芪,可以起到更好的增氣活血的作用!

另外,小寒節氣,還建議大家吃點黃芪炖羊肉。黃芪炖羊肉是一道傳統的藥膳,有溫中暖腎、補血益氣和強身健體的作用。

羊肉是一種溫補的食材,非常适合冬季食用。而且它含有高品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等營養成分,有助于改善體寒、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在冬天的寒冷,适量食用羊肉可以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

把黃芪和羊肉一起炖,可以充分發揮兩者的營養價值和藥用作用。

小寒,黃芪與這個一起吃,暖腎還活血,對心腦血管很不錯!

黃芪炖羊肉的做法

準備材料:羊肉(肥瘦)1000克,黃芪50克,花椒2克,八角2克,姜10克,鹽10克,小蔥10克。

做法:

①将羊肉洗淨,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然後将羊肉塊放入開水中燙一下,去除血水和腥味,撈出備用。

②将黃芪洗淨後與羊肉一起放入炖鍋内,再加入姜片、花椒和八角。

③加入3倍于羊肉的水,蓋上鍋蓋,用小火炖爛。炖的過程中可以偶爾去掉浮沫。

④等羊肉炖到熟爛後,加入适量鹽調味,撒上切碎的小蔥,就可以吃了。

這道菜炖制簡單,口感鮮美,希望大家在寒冷的天氣裡能夠保持健康,多吃一些對身體有好處的食物,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炖羊肉雖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例如,脾胃實熱證、濕熱内盛者以及發熱的患者應避免食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