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待到來年花開日 再遊運河作詩文 ——《一彎秋月卧運河》序

作者:京畿文化視點

原創作品

待到來年花開日 再遊運河作詩文 ——《一彎秋月卧運河》序

作者:張炳吉

待到來年花開日 再遊運河作詩文 ——《一彎秋月卧運河》序

2020年6月,河北省采風學會準備研究一批提出申請的作家藝術家入會。在稽核申請人資料時,一位作家引起了我的關注,這位作家就是本書的作者張春景。他當時的申請資料上是這樣寫的:張春景,筆名南冰,河北省南皮縣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網絡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滄州市作家協會理事、南皮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南皮縣國學研修會執行會長,先後在《文學報》《長城》《鴨綠江》《西部散文選刊》等報刊發表1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出版了6部文學專著,其中,一部獲河北省新世紀散文創新獎,一部入選《河北散文家作品選》并獲河北省散文名作獎;本人曾被授予“燕趙文化之星”榮譽稱号。

憑借自己這些過硬的條件,張春景順利被準許加入了我們學會。此後,我們之間的交往逐漸增多,進而成了文壇好友。春景入會後,積極支援我會的工作,經過他與南皮縣香公文化産品有限公司聯系,該公司出資與我們學會共同舉辦了第一屆“香公杯”全國散文詩歌大賽。這次大賽辦得非常成功,社會反響非常好。

春景不僅辦事爽快,知識面也很寬,尤其是他豐富的文史知識很讓我欽佩。讀他創作的散文,常常可見穿插其中的典故、傳說故事,還有古人韻事。很多出典他似乎都能信手拈來,陳于紙上,彰顯了他厚重的國學知識功底。比如,在《鹵水點豆腐》這篇隻有1700多字的短文中,春景居然引用了《大辭典》《書二公事》《本草綱目》等三部典籍中關于豆腐的記載以及淮南王劉安、南宋愛國詩人陸遊、革命先驅孫中山等人關于豆腐的言論和故事。在《大窪四章“棗林”》中,作者引用晉時大夫傅玄雲遊到此(作者所寫的地方)曾作的《棗賦》,并把此賦全盤托出,讓讀者眼界大開。在文學作品中加載恰當的史料,可增強作品的深度、厚度和品位,可大幅提升文章的感染力、說服力、思想魅力。但是,引用的經典要與作者所表達的主題相吻合、相銜接,否則,就可能畫蛇添足。盡管春景史學豐富,但在散文創作中他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在《一彎秋月卧運河》一文中寫古運河的風景時,引用了1750年康熙南巡經過運河時填寫的詞,用皇上的詞來佐證古運河的美,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作者的筆意。本書中引用的《明世宗實錄》《與朝歌令吳質書》《嘉靖青州府志》《水經》《臨淄區文物志》以及“東光葚子救燕王”的傳說、“浮瓜沉李”的典故,等等,都恰到好處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一個全才的作家不僅能寫出好的詩詞歌賦、好的文章,用美的作品去感染人,還應該是個哲學家,用形而上的作品去啟發人、引導人。讀春景的作品,我感到他的文字間總是洋溢着辯證的思維和哲學的味道,讀後總能引發我的深思。一般的遊記作品多寫高山的壯美、大河的清澈、草原的寬廣、森林的幽密,末了收筆打烊。春景的遊記類作品也寫景,但他沒有停留在對景物的描寫上,他往往在叙述完景色之後還要做進一步發揮:“黃山松的品格和形象給了我信心和勇氣,我要将它作為處世的楷模、修養的老師、心心相印的朋友,像它那樣剛毅堅強地去面對生活,始終保持一顆奮發向上的進取心,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譜寫幸福美好的生活樂章,不斷鑄造人生的輝煌。”再看下面這些蘊含在文章中的句子,句句都是箴言,句句都發自作者的肺腑:

“任何成功都是從戰勝痛苦開始的。”

“苗木無根脈則枯萎,人無根脈會夭折,家族無根脈将難傳承,國無根脈便呈膏肓之象。”

“人,不經過痛苦和失敗不能成熟;不經過大喜大悲和大起大落不能堅強。”

春景的這類散文是其悟性和靈感結合的産物,他透過現象深入事物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具有入木三分的審美效果。閱讀他的散文,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寫作技巧,還可以讓我們學到生活的智慧、處世的經驗。

在文學界有一句話叫做“大愛之人才有大作”。這種認為作家的人性與創作成果具有因果關系的觀點頗有道理。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偉大的文學家都是具有大愛之心的作家。正是因為他們有了大愛之心,才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傳世的巨著。本書的作者春景同志就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作家,他愛祖國、愛家鄉、夫妻民,愛家人。他的外公患有骨病,體型上是個“羅鍋”。但是,在他心裡,外公卻是一棵挺拔的大樹:“在我眼裡外公的形體雖然羅鍋,但他的靈魂是正直的,心底是正直的,是個堂堂正正的男人,是一棵棵參天的大樹。”春景有一次夢中偶遇去世多年的母親,但一晃便不見了母親的影子。這勾起了他對母親深切的思念,他寫道:“娘在家就在,娘走了家就是殘缺的,如同這半弦的月。久違了,母親!茲塗一紙小文聊以慰心,倘若哪日風平,借一葉孔明燈寄給您——我的親人,我的娘!”如果作者沒有對母親深深的愛,夢中就不會遇到母親,更不會寫出這樣催人淚下的文字。春景有個失語十年的姐姐,姐弟情深,他經常去姐姐家看望她,他對姐姐的惦念時時挂在心上:“那條繩樣彎曲的鄉路于我再熟悉不過了,盡管鋪滿落葉,在華北平原的曠野間袒露着褐色的胸膛,泥濘的車轍印痕如同思念的根須,延伸着對大姐的晝思夜想。”“不敢面對你那熟悉的面孔了,每見一次面,便有許久的如鲠在喉,身心似大病一場的疲憊。”

春景不僅有思想、有情感,還有過硬的寫作技巧和藝術天賦,他善于表達,善于描寫,能把很平常的創作素材編制成很美的藝術作品。讀完 《一彎秋月卧運河》我感到春景就像一個竹林下的編制巧匠,他手下的竹器雅緻、精巧,讓人愛不釋手。春景筆下的南運河就是這樣一隻竹器:“南運河以其九曲十八彎的俠道柔腸,蘊育出博大精深的滄海文化和運河兒女萬般的柔情,潤澤着兩岸子孫生生世世的幹涸心田,任由發芽、成長、茂盛。”這些詩意的語言給人以想象的翅膀,讀之總能讓人沿着他的筆迹飛翔。“望着這鬼斧神工的景緻,望着這造化神秀的崂山,即使最弱小無力者,轉眼也會成為山東大漢,渾身上下鼓滿了勁,血管裡激蕩着雄性豪情,洋溢着陽剛之氣,恨不能與海戰,與天鬥,與地争;恨不能掃盡一切害人蟲,鏟平一切不平事。”這些铿锵的語言,似是振聾發聩的号角,似是雪夜驚雷,讓人血脈偾張、豪情萬丈,我們似乎看到了作者奮筆疾書時緊握的拳頭和繃緊的嘴唇。

待到來年花開日 再遊運河作詩文 ——《一彎秋月卧運河》序

春景在運河邊長大,他與運河有着扯不斷的情感。前些日子,他在微信中對我說他在等一場雪——他計劃雪後去遊運河,寫幾篇運河雪景的散文添加到本書中。可是,一等再等,他期盼的雪沒來,惱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了。他和大家不得不居家自保。運河遊不成了,這讓他很懊喪。我安慰他說魑魅命短,瘟疫很快就會退去,待到來年春暖花開再遊運河,寫花海中的運河,豈不更好?他回複了我兩個字:“也好!”

2021年1月6日

(本序作者張炳吉為河北省委辦公廳二級巡視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采風學會創始人、采風網總編輯)

京畿文化視點出品

文 / 圖 張炳吉

編審: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