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作者:智慧聊天鉛筆

夏日炒菜中的“毒藥”,一時福禍難料

夏天到了,剛從菜場采購回來的蔬菜在新購置的炒鍋裡翻炒,油爆的噼裡啪啦聲,配上香氣撲鼻的青菜,本該會引來食欲大開。然而這頓看似平常的午餐卻成了小明一家的噩夢起點——一起嚴重的食物中毒事件。奶奶、媽媽和小明的胃病複發了,女兒的寶寶白血病也反複加重,準備做手術的兒子,不得不延期治療......種種健康問題接踵而至。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這起看似突發的事件的背後,是一場由“毒鐵鍋”引發的嚴重公共衛生事件。這些劣質鐵鍋常常冒充優質鍋具流入市場,央視多次曝光毒鐵鍋的生産過程和危害。炒菜看似平常,卻隐藏着看不見的“毒藥”,對健康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應該引以為戒,提高購買和使用鍋具的警惕!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多次曝光背後的血淋淋教訓

早在2011年,中央電視台就已經曝出了“毒鐵鍋”的真面目。這些鐵鍋使用的原材料,竟是一些廢棄的化工桶。這些化工桶曾經盛放過各種危險化學品,比如二氯甲烷、異丙醇等。為了轉頭再利用這些桶,不法商家将它們加工成了餐廚炒鍋。這無疑給廣大消費者埋下了健康隐患。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2013年,央視再次曝光了同類事件。一家江西工廠仍在使用廢棄化工桶生産鐵鍋,其制作過程極其簡陋:将桶切割、壓制、燒焊,經過漂白、抛光,最終鑄造出一口口劣質鐵鍋。這些手法處理不掉鐵桶中殘留的有機溶劑和重金屬等毒素,卻冒充優質鍋具售給市場。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多次曝光事件背後是群眾的生命健康受到血淋淋的傷害。這些鐵鍋在使用過程中,鍋具中的毒素如镉、鉻、鉛等會滲入食物,對人體健康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兒童最為這場無聲無息的“饑荒”的受害者。鉛是毒鐵鍋中最常見和最有害的重金屬。它會永久性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導緻智力低下,情緒行為異常,學業成績下降,影響一生。成人接觸後也會出現頭暈、腹瀉等中毒症狀。其他重金屬如镉和鉻,也會損傷我們的肝腎、消化系統、引發癌症。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這場看不見的“饑荒”,沒有炮火,卻在奪走着無數健康生命。多少世代人通過鍋碗瓢盆的饋贈與傳承,也在互相渡毒,源源不斷地輸送“隐形炮彈”。我們必須正視“毒鐵鍋”的問題,切斷傳毒鍊條,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利益鍊條背後的監管漏洞

在“毒鐵鍋”泛濫成災的背後,監管部門與産業标準的漏洞不容忽視。大陸對鑄鐵鍋的強制性标準僅停留在産品外觀和尺寸,而沒有對原材料品質作出規定,這為不法商家制造了可乘之機。他們利用标準漏洞和監管空白,通過簡單的手工操作将廢棄桶“殼改”成鐵鍋,牟取暴利。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這利益鍊條中的其他環節也值得警惕:工廠為節省成本使用劣質原料,倒賣商家為牟取高利潤傳播劣質産品,餐飲企業和個人為追求低價貨而忽視安全隐患......利益驅動下的盲目行為加劇了“毒鐵鍋”的滋生與蔓延。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我們不能簡單地責怪監管不利,更要從自身找原因。監管标準和部門權責的完善需要時間,而我們每一個食品消費者則可以從現在開始管住自己的嘴和手——不為薄利,不圖便宜,謹慎選購,守住自己與家人的舌尖健康關。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自救”之道:如何識别劣質鐵鍋

面對“毒鐵鍋”無聲無息的侵蝕,我們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安全防線?由于劣質鐵鍋外表與優質鍋具基本無差,需要我們從細節入手多加辨識。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首先,價格往往反映出品質。質優的生鐵鍋以優質生鐵為材料,制作成本高,自然定價不低。而劣質鐵鍋為壓低成本,往往采購廢料、煉制次品,定價明顯偏低,應當引起警惕。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其次,通過手感也能間接判斷材質與安全性。劣質薄鐵易變形,品質輕;優質生鐵更結實,重量适中。輕殼而低價的鐵鍋即便未檢出明顯毒素,也不見得就是優質産品,還是留個心眼為好。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然後,通過刻意嗅聞也能判斷炒鍋的材質與安全性。劣質鐵鍋或殘留工業化學物,常散發刺鼻氣味。這類氣味提示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标,直接淘汰就是。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最後,也可以關注生産廠家和銷售管道。知名生鐵鍋品牌或大型賣場銷售的鐵鍋,有一定公信度擔保,風險相對更低。相反,三無鐵鍋應該拒之門外。

“毒鐵鍋”遭央視多次曝光,把美食變成毒藥,大家應提高警惕!

當然,任何一種判斷标準都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安全。持懷疑态度,警惕第一選擇,仍是我們這些“食品消費者自衛隊”成員的必修課。與劣質鐵鍋作鬥争,不僅是自我健康的一場保衛戰,更是維護公共衛生和社會正義的一次小小革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