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常“悄咪咪幹了件大事”,是以中國一旦傳出什麼消息,在美國看來很容易變了味道。例如就在2023年的12月中旬,大陸就發射了一次可重複使用實驗航天器,美國卻敏感到了極緻。
【中國發射可重複使用實驗航天器的官方報道】
根據美國那邊的說法,他們的天文學家稱,中國發射的空天飛機在進入到太空4天後,在軌道附近釋放了6個神秘物體,并且根據後續的追蹤觀察,發現了電磁波信号,美國有意将其形容為“太空僚機”。
此後就是對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一系列長篇大論,總是有意無意的将其和軍事用途牽扯到一起。
什麼是“太空僚機”?它的軍事價值在哪裡?美國為何又如此敏感?
什麼是太空僚機
關于太空僚機的說法,目前是沒有官方性質的具體定義的,根據美國的說法,就是一種“效仿與有人駕駛飛行協同行動的‘忠誠僚機’無人機概念”。
【忠誠僚機符合現代化作戰趨勢】
換話說,所謂太空僚機本質上屬于一種忠誠僚機的衍生概念。
忠誠僚機最重要特征是其協同作戰的能力,它通過先進的資料鍊技術與有人戰機保持密切聯系,能夠接收戰鬥機的指令并立即做出反應,或根據預設的任務目标自主執行作戰任務。
這種無縫的協同作戰能力,使得忠誠僚機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能進行快速而有效的決策支援和任務執行,極大地擴充了有人戰機的戰場感覺範圍和作戰範圍。
最重要的是,忠誠僚機的引入增加了軍事行動的多樣性和戰術彈性。
在戰争的未來發展中,無人機技術的應用不斷拓展,忠誠僚機可根據不同的戰場需求進行子產品化的武器配置和作戰任務的快速調整。
它們還為有人機提供了一種分散敵人注意力和降低風險的手段,增加了敵對方在判斷和應對上的難點。
除此之外,忠誠僚機的實際用途還有很多,我們不難窺見其未來的應用前景是極為廣闊的。
當然,對于不少朋友來說,忠誠僚機這個概念聽起來比較陌生,覺得有些科幻,但是多個國家已經紛紛亮相自己的忠誠僚機或者模型。
太空僚機更先進
美國是最先對忠誠僚機進行測試的國家,并且也最早提出了相關概念。
美國研發的XQ-58A“女武神”無人機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展了首飛工作,并且在此後分别和F22和F35進行聯合測試工作。
另外一邊,俄羅斯的S70“獵人”B被認為是忠誠僚機的核心組成“部件”(也有人說是六代機原型)。
迄今為止,外界對于這款無人機的了解甚少,不過以俄羅斯的無人機水準來看應該不會太高。
【S70“獵人”B】
印度也有一款忠誠僚機,名為“黑貓勇士”,很多技術都太過“先進”,讓中美俄看了直呼“夠印度”。
中國的忠誠僚機在2022年的時候揭開了神秘面紗,代号“飛鴻”,又被稱為FH-97A忠誠僚機。
這款忠誠僚機采用了類似于殲20的進氣道和氣動布局,但擁有更低的機身,從這一點來看它的隐蔽和突防能力應該是比較好的。
按照中國的發展情況,公開展示出忠誠僚機,就說明我們在相關領域已經取得相當大的進展,這将是很多國家難以想象的。
其實,不管是美國的“女武神”或者是中國的“飛鴻”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忠誠僚機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而從忠誠僚機衍生出去的太空僚機概念更為新穎,它直接超脫了傳統的空戰模式,使得一個國家的威懾力量直接延伸到太空,其擁有的軍事價值不可謂不大。
就拿飛行速度來說,由于太空沒有空氣阻力的影響,大大解放了飛行器的最大速度。
一般空天飛機的速度都可以超過24馬赫,更别說無人駕駛的忠誠僚機會有多快,這要是放在地面想都不敢想。
美國之是以會對中國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實驗航天器如此敏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害怕中國偷偷搞太空僚機技術,然後驚豔所有人。
屆時,美國的國際地位可能會被中國替代,這是他們無論如何都要制止的事情。
美國太敏感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人自己就是做這個的,是以非常清楚太空僚機威懾力有多大。
美國是最先實驗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國家之一,由于有航天飛機的經驗,是以他們在研發空天飛機領域的進展很快。
在2014年的時候,美國研發的X-37B空天戰鬥機就已經完成連續在地軌飛行超過674天的任務。
【X-37B空天戰鬥機】
在整個前期實驗階段,美國并未公開X-37B的任何有關實驗情況。
這一階段通常被外界認為,美國正在實驗一種可部署在太空的武器力量,其中就可能包括太空僚機。
在2023年12月28日的時候,X-37B開始執行它的第七次任務,真要說到軍事用途的威脅,美國恐怕比誰都大。
事實上,中國此次測試可重複使用航天器,其實就是一次正常的例行航天飛行。
所謂的六個神秘物體被認為是太空僚機,隻是美國人太敏感了。
畢竟中國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曾在軌道釋放過一顆重量約為40公斤左右的伴飛小衛星。
而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最大價值在于,可以攜帶物資、衛星往返地軌和地面,此次實驗釋放衛星也很合理吧。
既然人家是衛星,釋放無線電信号又有什麼問題呢?
反而是美國這邊,“賊喊捉賊”,将中國的民用技術強行扭曲到軍事領域,颠倒是非黑白,渲染“中國威脅論”,令人不齒。
參考資料:
【1】楊詩瑞.可重複使用航天器:追求低成本未來值得期待[J].北京.太空探索.2018
【2】中國航天報:《大陸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