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作者:走吧自駕遊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家裡最好的食物,總會裝點成長的童年。

一到臘月,心頭就開始被一股煙熏火燎的氣味癡纏,思緒也就跟着這味道飄回了遠方的家鄉,憶起一家人團團圍住的歡樂時光。無論餐桌上有多豐富,隻要有一盤鮮豔油亮的臘肉在那裡,其味也綿綿,其情也長長。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小的時候第一次吃臘肉時,總覺得臘肉有一股刺鼻的煙味兒,肉硬又幹。長大後,才明白,那透着風幹日曬的香氣、被時間慢慢熏烤的煙火味,回味無窮。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臘味,從遠古到現代,在漫長的時光中,混合了陽光、故鄉、記憶諸多因素,早已刻在了我們的味覺記憶裡,同時滿足着舌尖和心尖。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臘( là),臘( là),臘(xī)

“臘月”是古代中國人給歲末十二月起的名字,這個月的天氣最宜制作臘味。臘月一到,一串串粉光脂絕的臘肉臘腸,就挂在了家家戶戶的竈頭上。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不過,臘月的“臘”和臘肉的“臘”可是兩回事。

臘,繁體字寫作“臘”( là),在古代,“臘”與“臘”(xī)是兩個寫法,兩者的意義也迥然不同。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臘”,祭名。《風俗通義》曰:“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說文解字》中說:“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是以古人就用“臘”表示時間,稱十二月為臘月。

臘(xī),本義“幹肉”,漢劉熙《釋名·釋飲食》注:“臘,幹臘也。”先民們會把一時吃不完的獸禽肉曬幹或烘幹,制成臘肉儲存起來。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古代中國人很早就懂得制作和食用臘肉,在大陸較早的文獻《周易》《周禮》中就有關于臘肉的記載。彼時,朝廷還設立了臣民納貢臘肉的機構和官吏:"臘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臘人掌幹肉。"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是《論語》裡的句子,據說孔子就要求他的學生,在初次見面時要拿十條臘肉作為學費。「束脩」的意思便指十條幹肉。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此外,宋、元、明、清曆代的文人雅士,他們對臘肉更是津津樂道,并不斷記述、總結民間臘肉的腌制技藝,在臘肉食俗的傳承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南宋詩人楊萬裡曾寫過這樣一首描寫臘肉的詩,題為《吳春卿郎中饷臘豬肉,戲作古句》:

“老夫畏熱飯不能,先生饋肉香傾城。霜刀削下黃水精,月斧斫出紅松明。君家豬肉臘前作,是時雪沒吳山腳。公子彭生初解縛,糟丘挽上淩煙閣。卻将一脔配兩螯,世間真有揚州鶴 。”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元韓奕《易牙遺意》卷上“臘肉條”曰:

“肥嫩猿 (閹割過的豬)豬肉十斤,切作二十段。鹽八兩、酒二斤,調勻,猛力褥 (揉、擦)人肉中,令如綿軟。大石壓去水痕 (豬肉中的水分) 十分幹。以剩下所淹酒調糟,塗肉上,以篾穿之,挂通風處 。”

明、清兩代,江南魚米之鄉出了一大批對飲食文化造詣頗深的文人墨客,他們撰寫了許多水準很高的飲食著述,這些著述中就有關于腌制臘肉的記載。比如,明萬曆高濂所著的《食馔服食箋》,清乾隆袁枚的《随園食單·特牲單》。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臘味,中國人與時間共同密謀的美食。

千百年來,臘月未變,臘味也依舊。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時間,煙火,故鄉

臘味,演繹了人們在蕭寒日子裡的活色生香,貯藏着人們味覺上關于故鄉的最初印記。

在物質單調匮乏的年代,人們對脂肪類的食物有着天然的好感,是以想方設法對抗時間。春節前,家家戶戶宰豬殺雞,因為肉品不易貯存,是以人們便把吃不完的肉,用鹽細細腌過,系在繩子上,吊挂在戶外吹幹,制成臘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如此做成的臘肉,不僅可以有效防腐保質,而且還産生了另一種鮮香的風味——濃郁的鹹香和甘醇。臘肉一般能一直吃到來年冬天。曾經在新聞上看過有的臘肉可以存放超過十年。

或許,一開始時間與食物是對立的關系。但是人們通過智慧,讓時間成為了食物的摯友,醞造出老而彌新的味道。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愈到冬天,愈是心心念念着家鄉的煙火味。

老家入冬後,天氣寒冷,鄉下人慣用柴火取暖。成串成串的臘肉,便懸于柴火上方,接受煙火的“熏陶”。要吃的時候,提菜刀斬下一塊來,和米粒一起蒸煮。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現如今,食物的選擇多種多樣,但經由時間和煙火“教化”的味覺記憶,依舊深刻。

在北京生活20多年的陳曉卿,記錄下世界衆多煙火,吃過的美味佳肴也不少,但潛藏在他味覺最深處的,還是小時候在外婆家吃到的臘肉——

“臘肉是肥膘肉,幾乎沒有一點兒瘦的,用大量粗鹽腌制,挂在竈台上方。做米飯時,切幾大片手指厚的臘肉,和米粒一起蒸,解饞。那種口腔裡讓人目眩的纏綿,以及細小顆粒狀的油脂在牙齒間迸裂的快感。 ”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有時候,腦海中已經消失了的東西,味覺卻難以割舍,中國人把這種味道稱作“家鄉味”。對很多人來說,在有關家鄉的味覺記憶中,“臘味”是最耐人咀嚼的一道,尤其在南方。

記得有位作家曾這樣說過,“臘味,把漫長的光陰歲月中,人對故鄉、親情、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都混合在了一起,一口吃下去,幾乎難以厘清哪一塊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川,湘,粵,浙

川麻、湘辣、粵甜、浙鮮。在中國臘味版圖中,四川、廣東、湖南、浙江,如同臘味界的“四大金剛”。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四川臘味

四川是臘味的天堂,臘肉、香腸、臘排骨、臘豬腳、風幹雞、風幹鴨、熏魚....選擇多種多樣,但豬肉最為主流。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在四川,每年還不到臘月,家家戶戶就開始挑選最好的豬肉,制作各式各樣的臘味。

将新鮮的豬肉刮淨、鹽漬,配以一定比例的香料花椒、大茴、八角、桂皮、辣椒等香料腌在一起,大概一周到二周時間。待香料入味,就用棕樹葉挂起來,或煙熏或風幹。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熏肉的柴火也有講究,各地各有不同,四川多以柏樹枝葉熏之。熏時火不能太大,也不宜太小,最好是文火慢熏。熏好後的臘肉肉質紅亮,自帶香氣。

對于不喜歡煙熏味的川人來說,風幹則是最佳選擇。肉腌好後直接挂起晾曬,靜待風幹。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麻辣,川味精華,人們也很好地把這份精華嫁接到臘味之中。比如道地的四川麻辣香腸,在腌制時就加入四川最好的花椒,産自漢源的花椒為其注入麻香靈魂。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湖南臘味

湖南,臨近川渝,地形氣候與四川相近,臘味也與四川相近。不過湖南的臘肉以煙熏出名,且在口味上,不同于四川的麻與辣,湖南臘肉更偏重于辣。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在湖南,常見的臘味有臘肉、臘腸、臘雞、臘鴨、臘鵝、臘魚、臘乳鴿、臘香幹、豬血丸子等等。各地各有特色,但最“勾魂”的,當屬那一口湘西臘肉。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湘西臘肉的出名,離不開原材料的優秀,正所謂“麻陽十八怪,豬比狗跑得快”,這樣的豬肉,勁道有力,拿來熏制,最好不過。

湘西臘肉,色彩紅亮,煙熏鹹香。制作全過程嚴格遵循“幹”、“爽”、“香”三要素。熏料裡除了松樹柏樹的樹枝外,還會添加茶葉、炒的泛黃的米和剝去茶籽、過油炸過的茶果殼。這樣熏烤出來的臘肉,帶有茶果的香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熏好後的臘肉,肉質變硬,肉色變深,煙火味嵌入肉中,回味悠長。熏幹的臘肉可以吃一整年。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廣式臘味

廣東人雖然什麼都吃,但素來口味輕,而且在臘味上也比較專一。帶甜味,有酒香,臘腸,這就是廣式臘味給人的最深刻印象。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秋風起,吃臘味”,北風來時,廣東人就開始曬臘味了。風幹的步驟各地都大同小異,但廣式臘味在腌制鮮肉的調料中,與川湘有極大的差異。

廣式臘腸制作常按一定的比例将肥肉與瘦肉混合,再以酒、醬油、糖等調味腌制。将肉料打入腸衣後,需要綁節和紮針,再晾曬六十天左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廣式臘腸甜中帶酒,入口酣暢,令人似醉非醉,與煲仔飯是最佳CP。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廣東人對臘腸情有獨鐘不假,但不同地區的臘腸也會在外形、口味、制作工藝等方面稍有偏差。

比如東莞的臘腸,由于在綁結的時候間隔較短,吊晾起來的時候就變成了半指長的橢圓小肉球。這種臘腸因為分節過多,吃起來口感更加勁道。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浙江臘味

浙江,隐藏的臘味大省。在臘味上,追求天然的風味,吃的就是那份鮮香,是以在腌制的過程中,調料往往隻需要最基礎的鹽和糖。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金華火腿,浙江臘味最響亮的代名詞。整條腌制的豬腿,不管是工藝還是技藝,都顯得十分珍貴。

金華火腿選用的是金華名豬“兩頭烏”的後腿,在腌制的過程中,不僅脫水、發酵、溫度極為講究,就連簡單的抹鹽,都要精确到肉的每一寸。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一個品質優良的金華火腿可切割為四個部位。“中方”跟“上方”肉多纖維感強,宜切成絲炒菜吃;“滴油”肥肉多瘦肉少,宜炖湯;“火踵”(豬腳)骨頭多,蒸炖最佳。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除了金華火腿,浙江臘味還有定遠橋尾、鴨腳包、遂昌臘肉、杭州醬鴨等經典代表。此外,甯波的海鮮臘味也讓人眼前一亮,如魚鲞,墨魚幹,蝦幹等都是一絕。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喜好,不同的工藝,不同的風味,使得人們對臘味都有獨屬于自己的記憶。

人總說,月是故鄉明,臘味亦然。

一到1月,全中國人都想起“臘”個味!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