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今年是廣東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開局之年。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廣東加快培育農村職業經理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確定國家糧食安全、確定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提升鄉村建設水準、提升鄉村治理水準為重點,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衆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廣東千名農村CEO壯大“村域經濟”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2023年12月初,“廣東千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培育計劃”首期班在廣州開班。

南都記者了解到,主辦方首先是在全網招募“農村職業經理人”,來自全國各地尤其是廣東省内的有志之士踴躍報名,層層篩選出了100名符合培育條件的優秀人才;這批首期班的學員,都是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的實踐者,既有來自基層,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多種實作方式的“領頭雁”;也有學成返鄉,帶領村民發展鄉村産業的創業青年;還有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家庭農場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種養大戶等産業緻富帶頭人。

南都記者專訪了該班多位在鄉村民宿中有建樹的職業經理人,聽她們講述在鄉村振興中的真實故事。

回村創業大學生劉詠琪:回清遠沙塘開辦月景灣度假民宿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劉詠琪是90後年輕人,有想法有魄力,是清遠市清城區橫荷街道大有村委沙塘村第一批回村創業的大學生。

當年回到清遠沙塘村,在經過多方位考察後,發現沙塘村景色宜人,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也十分便利,離高速路口僅十分鐘車程便能到達,便抱着創業的熱忱和對家鄉的熱愛,創辦了月景灣度假民宿。

但“好景不長”,遭遇疫情,直至 2023年才真正開始穩步發展。但在這些年中,民宿仍持續地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品質與水準,包括推出多種在陽台便能釣魚的房型,因地制宜,發揮魚塘優勢,打造釣魚民宿,深受顧客喜愛。同時,月景灣承接多個團建項目,在多次總結完善下,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團建流程體系。月景灣鄉村營運項目于2021年12月被評為首批廣東省鄉村民宿示範點,2023年在廣東省首屆“向往的民宿”大賽中脫穎而出,榮獲“向往的團建民宿”稱号。

劉詠琪表示,“參加此次教育訓練班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服務農村企業和農民,也更為注重團隊建設和對資源的整合利用;掌握了更專業的技能,在教育訓練期間對市場分析、農業項目管理等新技能有了進一步的學習了解,能夠更好地應對今後工作中的挑戰和問題;還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農村職業經理人,在他們身上汲取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寶貴的處事道理。在教育訓練期間,課程和同學們的分享讓我對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關系、品牌的價值及重要性和農業産業鍊三個方面産生了許多新的感悟,同時對資源利用、因地制宜等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些年來,月景灣開發了諸多項目,聘請了鄉鄰二十多人,聯農帶農解決村民就業困難,大家共同緻富,建設美麗鄉村同時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

劉詠琪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透露,“現在月景灣推出一個新的項目,落地在沙塘村的青磚瓦房民宿,通過與本村村民合作、以合資分紅方式開發原有的青磚瓦房,将老屋改造成具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與新中式裝修風格相結合的民宿,預計在未來五年内盤活沙塘村的現有資源,将沙塘村從一個無名小村落打造成為一條環境優美、整體規劃完善的青磚瓦房民宿村。同時将進一步加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推廣模式促進月景灣的持續發展,以實作村集體和農民穩步‘雙增收’,村民可通過流轉土地擷取租金收入、參與項目如日常管理獲得工資收入以及通過村集體分紅獲得收益,推動鄉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韶關翁源縣珠江源茶香民宿程偉鑫:讓鄉村不隻是“老家”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韶關翁源珠江源茶宿程偉鑫快人快語,她描述當初“面試”的場景仍記憶猶新:2023年10月份通過招募填寫了一份履歷報名,11月份,在青島農博會展銷上時接到了培育班的線上面試電話,記得問我的一個問題,農村職業經理人是什麼?當時我回答的是:讓鄉村不隻是“老家”,而是成為有人工作、有人生活的地方。

在程偉鑫的記憶中,鄉村就一年大多數時間都隻有老年人和小孩。年輕人隻有在過年過節才能看得見。

“我家父輩在2020年起就來到了韶關種植茶葉,做加工帶動村民就業,把這邊的茶路一點一點做起來,父輩早期的行為對我有很大影響,現在想想其實父輩就是在做鄉村振興工作。 2021年我在杭州讀書,念的正好是旅遊專業,我爸說自己在韶關想做個民宿,我就一直很希望有個自己的小院子嘛,然後我就來了,結果一看,根本不是啥小院子嘛,但來都來了,我便開始做周邊調研嘛,發現當地還是挺有優勢的,周邊有一些蘭花基地,有一定人流量的。是以就裝修做了以茶為主題的民宿。2022年10月開始營業,節假日基本上都是滿房的狀态,而且研學接待做的也還可以,五一假期大概接待了1000多人次。”

程偉鑫介紹,“目前做的一部分是民宿住宿,一部分是茶研學,采茶、制茶、手工皂,除了珠三角的家庭會過來玩之外,有一些研學機構會有合作,還有公司的小規模團建圍爐煮茶、客家擂茶,這些傳統的東西及流行的元素,都跟我們的茶園來融合做文旅。”

南都記者了解到,2020年,程偉鑫的“珠江源茶香民宿”立項,緻力于走“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共融”的發展路子,讓滿山綠葉變“金葉”,推動鄉村文旅産業發展。珠江源茶香民宿環境優美,周邊茶園環繞,建築具有明顯的鄉村風情、茶葉和翁源蘭花元素,以茶葉名稱命名的客房各具特⾊,室内精心設計,茶文化主題凸出,可滿足旅客的不同需求。并且配套有合理的公共活動場所,可提供茶葉采摘、⼿⼯制作體驗等。

至于未來鄉村共富的規劃,程偉鑫已是胸有成竹,“因茶園和周邊蘭花産業的旅遊帶動,需求量增加,未來計劃将藍河村的空心房改造民宿、餐館,帶動當地村民加入,還可以帶動當地的農業采摘項目。”

黃孝軍:魚咀民宿“培養帶不走的扶貧團隊”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黃孝軍于2018年起在碧桂園酒店集團扶貧辦擔任主任,自2020年3月至今在英德市浛洸鎮碧鄉文旅擔任總經理。任職期間,他動員家屬一起搬到英德市浛洸鎮。

黃孝軍接手民宿工作時,魚咀民宿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處于停業的狀态,他動員碧鄉文旅員工加入“浛洸鎮魚咀村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

魚咀民宿走上正軌後,黃孝軍堅持規劃先行,走差異化和協調共同發展的路子,從鄉村“舊”面貌中發掘鄉村新特色,實作村莊傳統風格不變、整體風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完善的新面貌。民宿自2020年4月份開始,遊客逐月遞增,最高單月營收目前達到80多萬元。

黃孝軍為培養帶不走的扶貧團隊,成立了碧鄉文旅營運,采取了“1+N”聘請模式,1個碧桂園專業管理人員,N位本地服務人員,現階段文旅就聘請了24位當地村民,最大化地給村民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引村民“回流”鄉村,并為村民開展民宿服務員教育訓練、餐廳服務員教育訓練與粵菜師傅技能教育訓練,手把手教導線上線下營運技能,保障民宿服務品質。

值得借鑒的是,在魚咀碧鄉文旅營運收入上,魚咀民宿采用“1:2:3:4”分紅盈利比例,即浛洸鎮政府占一成、魚咀村委會占兩成及魚咀街占四成,優先解決建檔立卡戶脫貧問題,碧鄉文旅占三成分紅後再投入營運。2020年碧鄉文旅已經實作了300萬元的利潤分紅。

佛山南海區“文産特派員”徐靈枝在仙崗村開辦美好院望·聚星裡“以宿帶村”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富民興村!當好“村域經濟”CEO,鄉村民宿帶動村民共富

一直從事民宿産業研究的徐靈枝從“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官微上獲知“廣東千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培育計劃首期班”的招募資訊,當他看到“課程學習持續1年,從理論學習、駐村實訓、線上學習、學院互訪、導師幫扶、專項總結和持續賦能教育訓練”等篩選原則和培養模式時,便意識到“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曆練機會”,于是果斷報名。

徐靈枝告訴南都記者,“面試很嚴謹,由三位老師通過視訊的形式進行面試也很高效;聽說錄取比例達到12:1,競争相當大,課程顧問顧益康老師、省農業農村廳的廳長都參與面試。”

“我是佛山南海區‘文産特派員’,主要任務是在我開民宿所在的仙崗村進行對口帶動鄉村發展;我在佛山市丹竈鎮仙崗村開了一家鄉村民宿,名字叫:美好院望·聚星裡民宿。當時當地政府有資金和配套方面的諸多支援;我看到仙崗村文化底蘊深厚,丹竈鎮對發展旅遊幹勁很足,讓我看到丹竈‘微度假’的發展前景,是以我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聚星裡開業一年多來,已經接待了接親婚慶、學生研學、端午非遺體驗、攝影交流、閱讀休閑、高校三下鄉等體驗客群,這在以前,仙崗村是沒有那麼熱鬧的,民宿真正為村裡帶來了人氣和生氣,讓仙崗村獲得了新生。”

徐靈枝介紹,“我設計了一個鄉村發展模式:‘以宿帶村、整村開發’,‘以宿帶村’即以民宿為切入點,将一個毫無産業的鄉村持續帶來旅遊度假者的關注并以此而來,進而認識鄉村,也讓人相信這個鄉村發展是‘有利可圖’、有所作為的,慢慢地就會帶動周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業的發展,繼而就會有村民或者是外來者在村裡開發民宿或其他鄉村休閑業态,然後帶動農特産品銷售和鄉村餐飲的發展。‘整村開發’是要在民宿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要考慮總體發展的策劃和謀劃,将鄉村一二三産業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對品牌塑造進行系統策劃,對鄉村治理機制做統籌的設計。”

在這位專家型的民宿主理人看來,“民宿不僅僅是民宿,民宿應該是鄉村公共文化的傳承者、連結人;我希望‘在地文化’的發展可以豐富民宿的鄉村文化内涵,讓鄉村更有趣更值得探索。”

根據“廣東省千名農村職業經理人培育計劃”的安排,未來廣東将通過分期實施,計劃三年為全省鄉村持續培養超過1000名滿足未來鄉村發展需求的經營型人才,并通過“農村職業經理人”對接都市動能,将城市圈的人流、資源和管理模式帶到鄉村,打造鄉村産業經濟、品牌經濟、數字經濟、文旅經濟,實作富民興村。

采寫:南都記者 肖陽

圖檔由受訪者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