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作者:藍天觀古今

2007年的一天,北京的一所大學裡,一名叫張翰的大四男生面臨着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錯誤。

那是個周末的夜晚,張翰一個人開車出去兜風,可能是心情很好,又或者是單純找樂子。他沒有想到,這一夜的樂趣,将給他的人生劃上無法抹滅的傷痕。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當張翰駕車傳回學校時,一名交警恰好設卡在校門前,對過往車輛進行例行檢查。張翰的車輛也被攔了下來。不知是不耐煩,還是故意找茬,張翰不僅拒絕交警的檢查,還口出狂言,誓要直接開車離去。

交警見狀,知道不能讓違規司機就此放走,是以果斷上前進行攔截。沒想到張翰非但不配合,反而一個急加速,直接将交警扯倒在地,并向前拖行了百米之遙。

“刺耳”的刹車聲過後,是交警痛苦的呻吟。這一夜,他承受了粉身碎骨的傷害,不僅如此,由于腎部受創,還将面臨終身失去勞動能力的惡果。

而始作俑者張翰,雖然也受到法律制裁,但似乎并未是以引以為戒。多年後當他回首這一事件時,從沒用過“罪過”或“悔改”這樣的詞彙,而是理直氣壯地稱這是自己成長路上的一段“好事”。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良心未泯的人都知道,用生命健康的代價換取别人的“好事”,是天理難容的。但張翰似乎并不這麼認為。這一事件,仿佛就像一面鏡子,暴露了他性格中難以磨滅的偏執、自私與傲慢。

也許正是這種天生的缺陷,讓張翰即使明知有錯也從不悔改,以至于多年後的今天,他仍在重複着相似的錯誤,最終導緻了事業和聲譽的雙重墜毀。

有人說生命中沒有如果,但假如當年的意外讓張翰真正醒悟,今天又會是怎樣的不同?

張翰的演藝生涯,就是一部從高點跌落的人生縮影。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風華正茂的他,在入行之初一切順風順水。先是憑借俊朗英俊的外形和細膩的演技,迅速在情感劇裡積累人氣,被視為當紅小生中的佼佼者。

接着,張翰又順勢而為,在30歲這個人生節點,果斷進行職業轉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向幕後發展。

然而,野心和想象力總是無窮無盡的,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張翰的工作室至今沒有培養出可與其比肩的一線巨星;他主演的電影《戰狼2》本可成為他商業轉型的起點,最終卻因其過度自負而無疾而終;他視為代表作的電視劇《東八區的先生們》,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惡評。

種種迹象無不昭示着同一個事實:張翰的實力和眼界,遠不如他心中的雄心壯志。當野心到達巅峰,實力卻無法支撐,跌落就成了必然。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從一個點映射整個過程,張翰的人生軌迹就像一場關于野心和現實的殘酷博弈。當初的順風順水不過是幻象,一次高于一次的失敗才是他必須面對的現實。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張翰還沒有到達人生的終點。失敗固然痛苦,但它也常常能成就一個新的開始。假如這一次的跌落讓張翰認清自我,重新審視野心,也許故事的結局還有改寫的機會。

張翰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無法正視也不願正視自己缺陷的人。

這種特質,在他的人生曆程中反複重制。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大學那次錯誤舉動後,張翰理應深刻檢討,但是多年後的他,卻還沉浸在“那是好事”的錯誤認知中。

成立工作室後,張翰應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認真經營、循序漸進,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急于上位。

出演《戰狼2》是轉型良機,但張翰明明演技稚嫩,卻還想在釋出會上誇誇其談。

種種細節彙內建一個整體,已經足夠說明問題的症結所在: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張翰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陷,這已成為阻礙他成長的緻命弱點。

其實,作為公衆人物,勇于正視自我缺陷,并從中吸取教訓進步,本是張翰應該具備的美好品格。

但遺憾的是,這種品格在張翰身上從未展現過,取而代之的,是永無止境的重複舊錯。

這一次人氣和口碑的雙重下滑,對張翰震動已然海嘯般襲來,外界的批評,甚至還在持續更新。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但我們知道,外界的聲音終将平息,真正能引發張翰内心反思的,還是來自内心的聲音。

倘若這一次的劇變能讓張翰終于聽取内心呐喊,正視自我缺陷,并是以獲得重生般的蛻變,也許對他來說,這反而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遇。

希望張翰不要像從前那樣逃避現實,而是抓住這次機會,真正重新出發。

張翰給人的最大感覺,就是一個極其缺乏同理心的人。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這一點,在他的公共形象中無處不在:

面對合作夥伴,他我行我素;

面對批評,他氣急敗壞;

面對建議,他不予采納。

種種反應背後,透射出的都是張翰極其欠缺的同理心。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這一點,在張翰與宋丹丹的互動中表露無遺:

宋丹丹作為資深前輩,詢問後輩的代表作純屬關心提點;

但張翰卻完全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

反倒一再強調自己“沒有名字”,語氣中透着明顯的不耐和焦躁。

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張翰能體察到前輩的良苦用心,這本可以成為一次美好的互動;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但張翰的低EQ直接将其扭曲為對峙,讓所有人尴尬難堪。

在娛樂圈裡,同理心是維系人與人關系的潤滑劑。

張翰EQ的欠缺,讓他無法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問題,這已經成為阻礙他在圈内立足的最大絆腳石。

希望這一次的沉重打擊,能讓張翰認識到同理心的重要性。

唯有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張翰才能赢回屬于自己的位置。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張翰給人的感覺是,他從不知悔改。

無論是大學的肇事事件,還是這次的輿論風波,張翰都沒有表現出任何檢討忏悔的意思,這在公衆人物身上可謂罕見。

面對大學裡那次嚴重的違法行為,張翰不但沒有自我檢討,多年後回憶起這事,還津津樂道地稱之為自己成長中的“好事”。

這次自導自演的電視劇遭遇惡評,張翰也沒有絲毫忏悔之意,反而沉浸在“我隻是個演員”的自我角色中。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種種态度充分表明,張翰根本沒有意識到,公衆人物需要對每一步言行負責,并在錯誤後立即檢討改正。

換句話說,張翰從一開始就沒有對娛樂圈應有的敬畏之心。

在他眼中,犯錯誤也不過是鍛煉,遭遇挫折也隻是生活的小插曲。

但其實,正是這種漠視底線的态度,讓他在公衆面前一次次失态,最終聲名狼藉。

“不可一世”的張翰,走到如今早有預兆

也許這一次的打擊能讓張翰意識到,沒有敬畏之心,他就無法在娛樂圈立足。

唯有正視内心,向公衆虛心認錯,張翰才能重新出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