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的陰影仍籠罩中國
當今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陋習依然存在,哪怕是身處高樓大廈,駕豪車住别墅的,也逃不過這一魔咒。
最近幾年,“重男輕女”成為熱門話題,輿論始終聚焦在這一社會問題上。資料顯示,中國性别比例失衡日趨嚴重,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比例高達105.07,遠遠超出正常水準。
即使在一線城市,追求時尚與自由的白領們,也難逃重男輕女的陰影。
今天,我們要講兩個女孩子的故事,她們一個出生于普通家庭,一個來自商業世家,卻同樣遭遇到重男輕女的冷酷現實。
這兩個例子,足以說明重男輕女仍然是整個中國社會的普遍痼疾。
第一個女孩名叫洛洛,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兒。第二個女孩名叫吳宗恩,她的外公是著名的船王包玉剛,繼承了巨額家産。
可無論哪個階層,重男輕女都伸出鋒利的爪牙,讓這些女孩在陽光下留下陰影。
重男輕女,不僅存在于鄉野村落,也根深蒂固在富可敵國的家族裡。它讓無數女孩在還未開始的人生中遭遇絕望,也讓許多女性在事業上被設定障礙。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真正鏟除重男輕女的毒瘤,讓女孩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洛洛:年輕生命在重男輕女中戛然斷送
洛洛,一個24歲的杭州女孩,原本擁有一個普通卻充滿希望的人生。
她性格開朗樂觀,在一家小公司做設計工作,雖然收入不高,但同僚關系和睦。洛洛平時喜歡跟朋友出去吃飯逛街,她的微網誌充滿青春的張揚與澎拜。
然而,這盛開的花朵很快就被重男輕女的陰影所覆寫。
洛洛的父母要她經常彙錢回家,一兩萬塊的要求頻頻出現,讓剛工作的洛洛難以招架。明明上有老下有小,父母不但不關心女兒的生活,反而時常無理取錢,洛洛内心充滿絕望。
“親情對我而言真的隻有負擔,就讓我做個薄情寡義的。”洛洛曾在社交網絡上寫下這樣的話。
2022年1月的一天,年僅24歲的洛洛在人錢塘江意外溺亡。本是個不幸的意外,卻揭開了這個家庭更多隐情。
洛洛父母二話不說就指責女兒公司,要求高額賠償。後來群眾才知道,原來洛洛父母這樣做的原因,是洛洛本應該支付弟弟的房子首付。
在他們心中,兒子永遠是最重要的。
一個年輕活潑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人世,她來不及展現的才華和夢想,都湮滅在父母的重男輕女中。那句“就讓我做個薄情寡義的人”,成了洛洛對這個世界的最後呐喊。
洛洛的遭遇讓人痛心和憤慨,一個女孩最需要父母的愛和了解,卻隻遭到冷眼和責罵。也許正是家庭的傷痕,讓洛洛選擇了結束生命。
這個家庭的重男輕女,最終讓一個年輕女孩一命嗚呼。
吳宗恩:金字招牌下的重男輕女
相比洛洛普通的家世,吳宗恩則出生于鼎鼎大名的商業世家。她的外公是香港著名的實業家、船王包玉剛。在上世紀80年代,包玉剛被稱為“世界船王”,身價達到400億,是李嘉誠的九倍之多。
1991年,包玉剛去世,吳宗恩的父親吳光正承接了這筆巨額财産。
2000年,吳光正面臨配置設定遺産的問題。按理說,他會平等對待自己的子女。但當吳光正的遺産配置設定計劃公布時,人們終于看到,就連這樣的世家,也逃不過重男輕女的荼毒。
吳光正将主要資産分給了兒子吳宗權,市值高達5000億。而他的女兒吳宗恩,僅僅分到了一個虧損企業連卡佛,價值隻有8億元。
這樣巨大的差距,足以說明吳光正内心的偏見。
26歲的吳宗恩也許難以置信,自己竟然會在父親心中如此不受重視。一個成功的商人,卻在最基本的家庭關系上犯下如此明顯的失誤,實在歎為觀止。
就連金碧輝煌的世家,也逃不過重男輕女的陰影。成功不能掩蓋吳光正在性别平等觀念上的偏差。吳宗恩的遭遇進一步說明,重男輕女仍植根于每一個社會階層。
吳宗恩:用智慧發家緻富
面對父親的不公配置設定,26歲的吳宗恩并沒有氣餒。她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将一家虧損企業打造成時尚王國,實作了逆襲。
2000年,吳宗恩接手連卡佛百貨公司時,它已經虧損4000萬元,員工對新來的26歲女老闆也不看好。
吳宗恩憑借在美國學習心理學的知識,進行了組織改革。她與員工心平氣和地溝通,重建團隊信任,先将連卡佛抵押獲得資金,渡過難關。
接着,吳宗恩果斷将經營模式從百貨改為品牌營運,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開設新店。她親自把控品牌與市場,2005年更開設了五萬平方米的太古旗艦店,銷售業績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吳宗恩注重數字化建設,帶領連卡佛成為電商先行者。連卡佛的網站上線後,進一步擴大了其影響力。
憑借敏銳的商業頭腦與果斷的執行力,吳宗恩将一家虧損企業成功扭轉命運。她沒有氣餒,而是努力向命運證明自己。
如今,吳宗恩的個人資産已經超過100億元。她用智慧和勇氣,完美實作了逆襲,讓人們看到女性強大的内在力量。
她的成功是一個有力的回擊,對那些重男輕女者的最好反駁。
重男輕女: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洛洛和吳宗恩的故事揭示了一個現實——當今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問題依然嚴重,這種偏見不分貧富,存在于每個階層。
許多普通家庭中,父母要求女兒比男孩更聽話懂事,女孩的教育資源遠遠少于男孩。就業時,許多女性也面臨婚育障礙。
重男輕女造成了嚴重的性别比例失衡,也削弱了女性的社會地位。
即使在名門望族,重男輕女也有它的影子。有的家族對女婿要求極高,有的在配置設定遺産時明顯偏向兒子。就連大家樂領獎時“兩億八千萬!”的歡呼,背後也隐含着重男輕女的資訊。
一些禮教禮數,比如女婿要改姓入贅,也讓女性承擔主要妥協。重男輕女造成了家庭與社會的不公,讓女性承受着更多壓力。
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公衆的性别平等意識,從法律和輿論層面形成全社會的共識。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父母需要樹立平等的觀念,給男女孩子同等的關愛與資源。
信任和鼓勵會讓女性發揮潛力,創造更多社會價值,這不僅是女權的需要,也會讓整個社會是以更加繁榮。
從洛洛到吳宗恩,還有更多的例子在提醒我們——重男輕女不應再有空間。讓我們攜手,為女孩創造一個陽光平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