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副外長訪華後,金正恩回應美韓極限施壓:不再将南韓視為同一民族關系,朝韓可能永遠無法統一,并且是最敵對的兩個國家。
2023年12月31日,據俄衛星通訊社報道,北韓上司人金正恩出席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期間對半島問題、朝韓關系等事關北韓國家安全與長期戰略的重要問題定了調,大體上推翻了前些年文在寅任南韓總統,當時朝韓關系相對穩定時期的論述,對現狀作出了更加基于政治與安全風險的預期。
金正恩指出,朝韓雙方,對南北關系,以及未來預期的看法截然不同,北韓堅持基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個制度”的立場希望在未來的長期尺度上實作南北統一,但南韓則更強調“吸收統一”、“體制統一”,基于此,以及在回顧了朝韓關系的曆史以後,北韓勞動黨得出的結論是南北統一很可能将永遠無法實作。
他強調:未來北韓在處理朝韓關系的問題上,将不再局限于“同一民族”這個共識範圍内,朝韓關系的第一性質,将不再是同一民族的兩個政權的關系,而是兩個敵對國家的關系,是交戰國的關系,雖然眼下并沒有直接的武力沖突,但沒人能否認一點,那就是在北韓半島上存在着兩個敵對程度最深的國家。
金正恩的這番表态被認為是北韓對韓政策大轉彎的重要标志,北韓正在以愈發積極的姿态應對來自美韓同盟的軍事威脅與極限施壓,甚至有人認為,如果北韓将朝韓視為兩個國家而非以往的“一個民族的兩個政權”,是否意味着北韓對南韓的軍事手段限制将部分解除?美韓同盟的施壓最終還是帶來了半島形勢的質變。
而這一切實際上來得并不突然,應該說是早有迹象的,在尹錫悅就任南韓總統的兩年以來,他大踏步地推動美韓同盟甚至是美日韓同盟,對外政策方面敵對北韓,無底線親日,在諸多軍事議題上配合、融入北約,甚至是積極參與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并且與此同時,南韓也不斷向北韓施壓,非常标志性的一個事件,就是在2022年11月南韓暫停執行文在寅任内朝韓雙方簽署的《朝韓軍事領域履行協定》,重新恢複了在邊境區域的常态化軍事偵察活動,并開始建造新的邊境軍事設施。
美韓聯軍的軍事活動強度、頻率也日益提高,以北韓為假想敵的常态化大規模軍演重新啟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北韓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安全形勢迅速地惡化了,實際上中、俄兩國近年來在東北亞地區的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就有應對美韓軍事同盟新動向的因素,在這個過程中北韓總體表現上,是戰略上較為謹慎,但戰術上非常激進。
雖然某些時候北韓會擺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姿态,但要注意到北韓的這種行為主要是對于美國而言的,至少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北韓都非常注意在“秀肌肉”的時候不針對南邊的同胞,而是明确指向美國,他們會公開讨論如何把核武器投擲到華盛頓,但卻鮮少展示北韓人民軍打擊火力覆寫首爾、釜山的能力。
他們會強調自己敢打仗、不怕打仗、敢于進行核戰争、使用核武器的決心,但往往這種表态的大前提一定是美韓一方搞了什麼軍事演習否則他們不會主動挑釁。
客觀一點的說,金正恩的這番表态絕對沒有任何威脅南韓的意思,隻不過是對尹錫悅上台兩年來各種倒行逆施的回應,畢竟在金正恩表态之前,南韓軍隊已經重新把冷戰時代的那套明确以消滅北韓為目标的軍事口号拿了出來。
在2023年12月18日,北韓外務省副相樸明浩抵達北京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會面,而當時的大背景是美韓聯軍在北韓周邊高強度舉行軍事演習,南韓撕毀雙邊協定、重新開機邊境軍備,大大惡化半島安全形勢。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試圖通過軍事威懾施壓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行不通的,隻會适得其反,進一步激化沖突、加劇緊張。對話協商才是解決半島問題的根本之道。
這個表态,主要是針對美韓聯軍的軍事演習,特别是美軍戰略轟炸機逼近北韓周邊海空域這種赤裸裸的核訛詐,次要地針對當時北韓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展示對美核打擊能力的事件。
但是中方還是非常清楚一點,就是說在半島和平穩定的問題上,北韓畢竟長期以來是相對弱勢的一方,其軍事力量也主要基于防禦國土保護安全的目标,并不像南韓,既打造了大規模的地面裝甲部隊,又擁有“半個戰略空軍”,北韓的軍事力量缺乏進攻性,其發展對半島安全相對有利,破壞半島與東北亞安全,甚至于威脅中國東北地區安全的非美韓莫屬。是以中國在很多方面當下對朝方比較了解,也有所支援,畢竟北韓的國家安全相當程度上也等價于中國的國家安全,正如王毅外長所言:中朝傳統友誼由兩黨兩國老一輩上司人親自締造和培育,是雙方共同的寶貴财富。
南韓現在這種倒行逆施,給北約當狗,不讓鄰居過安生日子的做法繼續下去,不僅變成了北韓永遠的敵人,遲早也要變成中國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