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作者:史說有道

引言

唐代劉從一有兩方墓志,舊有一方墓志,名為《唐故正議大夫守戶部尚書贈太子太傅廣平劉公墓志銘并序》,現新出一方墓志,名為《大唐故正議大夫守戶部尚書贈太子太傅廣平劉公墓志銘并序》。

兩方墓志都記載了劉從一的生平及其家世,内容大體一緻,僅有細微差别。

志文為劉太真撰,崔漢衡書。這兩方墓志,記載了劉從一及其家族的詳細史料,具有補益和證史之功。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一、志主劉從一及其家世

1.1志主其人

劉從一(742—785年)在《舊唐書》卷125有記載。

“劉從一少舉進士,大曆中宏詞,授秘書省校書郎,以調中第,補渭南尉,雅為常衮所推重……自祥道至從一,劉氏凡三相。”

以《舊唐書》與《劉從一墓志》進行對讀見之一緻,尤其是關于劉從一的仕途經曆方面。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由于是兩篇墓志,細觀《劉從一墓志》與《劉公墓志》,在官職任命緣由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劉從一墓志》載“故相常公,擢為監察禦史”“故相盧公,擢拜侍禦史調之除刑部員外郎”。

可知,劉從一拜為監察禦史是常衮舉薦,升任侍禦史、刑部員外郎是受盧杞賞識。

而《劉公墓志》載“擢拜監察禦史”“特拜侍禦史,轉刑部員外郎”,并未顯示劉從一升官是受他人舉薦。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根據《舊唐書》中對于劉從一的記載“雅為常衮,盧杞所厚,薦授監察禦史”,故劉從一升官确受他人舉薦。

而撰寫存在差異蓋因墓志是褒揚之作,《劉公墓志》撰寫時間在《劉從一墓志》之後,那時常衮、盧杞已經去世。

而盧杞為人奸邪,墓志撰寫是陳述生平并以贊揚為主,而其中一些不利于頌揚人物事迹的便省略。故,此應是故意為之。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劉從一為人良善但政治能力較弱,在《劉從一墓志》中更是提及“餘自侍禦史,不逾年而備位宰相,此速禍之明戒”。

這裡值得引人深思:劉從一仕途亨通,四十歲左右便已官至宰相。

劉從一在大約二十歲左右登科及第,除去丁憂,可知劉從一在官場上的時間僅有十幾年,尤其是從侍禦史到宰相之位隻用了一兩年的時間。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1.2志主劉從一之家世

首先,根據《周故吉州長史劉君墓志銘并序》說:“曾祖會,周濮陽太守、儀同三司、大将軍、城陽郡公;祖林甫,唐吏部侍郎、樂平男。”

以及《大唐故秘書少監劉府君墓志銘并序》有言:“矜生會,即府君之大父,為高齊濮陽郡太守……周朝贈濮陽太守、上儀同大将軍。”

故劉林甫之父為劉會,任濮陽郡太守、上儀同大将軍、城陽郡公。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其次,根據《劉公墓志》“曾祖應道,皇朝吏部郎中、秘書少監、修國史。王父令植,禮部侍郎,贈太子少傅,谥曰憲。烈考孺之,庫部郎中、汝州刺史,贈工部侍郎。”

“其嗣大理評事義玄将以德善功烈銘之于石”。由此可知,劉從一之祖父劉令植,曾官拜禮部侍郎追贈太子太傅。

劉從一之父劉孺之曾任庫部侍郎、汝州刺史及京兆少尹,後贈工部侍郎,劉從一之子劉義玄任大理評事。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最後,根據《唐故朝散郎荥陽縣令劉府君墓志銘并序》說:“中書侍郎諱林甫……生右相諱祥道……右相生徐州司馬諱齊敬。司馬生趙州平棘縣令諱正心。”

志文中所提及的“右相”指劉祥道,那麼劉祥道之子不僅有劉齊賢,還有徐州司馬劉齊敬。

劉齊敬之子為趙州平棘縣令劉正心,劉正心之子為前鄭州荥陽縣令劉從乂,劉從乂之子為宋州文學劉陟。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劉從乂墓志》言:“有唐貞元廿一年五月五日,前鄭州荥陽縣令劉府君歸全于河南府行彼裡之私第,春秋八十有七。”

則劉從乂出生于開元六年,故劉從乂是劉從一堂弟。

可見劉從一家族受到儒家思想觀念的影響極大,此乃是唐代士族家庭的文化底蘊,亦是維持家族地位的重要條件。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劉齊賢墓志》“八舍爰司,儒素重顔含之德。”這顯示出劉氏家族整體以儒家文化為基礎,學習儒家經典,培養君子人格。

對于劉氏家族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科舉維持家族的興盛。

據《劉應道墓志》中:“鹹亨二年,遷司勳大夫,改為司勳郎中……明年,遷吏部郎中。”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劉應道任吏部郎中的時間是在鹹亨三年,且《劉公墓志》中又明确提及“曾祖應道皇朝吏部郎中”,是以劉應道為吏部郎中。

二、志主劉從一之婚姻

劉從一的兩任妻子都是崔氏一族,原配清河崔氏,繼室博陵崔氏。

在唐代,崔姓被當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認為天下第一高門,北方豪族之首。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清河崔氏之父為崔異,崔異之祖父崔融任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崔異之伯父崔禹錫任中書舍人、上柱國等,可見清河崔氏家族之昌盛。

清河崔氏逝世之後,劉從一娶博陵崔氏崔漢衡之女。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博陵崔氏在東漢跻身名門,北魏時期雖然門第低于清河崔氏為代表的四姓,但博陵崔氏在北齊北周時期全面上升,成為一流士族。

“相較而言,博陵崔氏在唐代世宦延續了九代,有274人入朝為官,在崔氏家族中世宦發展是最為昌盛的。”

再觀之家族其他人的婚姻情況,《劉應道墓志》“年未弱冠而孤,居喪盡禮,供養崔太夫人”,可知其父劉林甫也與崔氏聯姻,而劉應道與皇室聯姻,展現了劉氏家族地位的重要性。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拜根興有文提及一人卻有兩篇墓志的情況,一般是遷葬之因。

但其中一例是兒子将母親祔葬父親之墓時又撰寫一篇,與劉從一兩方墓志的出現有相似之處。

韋衡存有兩篇墓志,拜先生認為“他似要為生母夏侯氏争得一定的權利,進而與其父合葬在一起。”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從劉從一兩方墓志的内容來看,雖未顯示劉義玄是為生母争取權力而要求祔葬,但是出現第二方墓志必是因為清河崔氏要祔葬于劉從一之墓。

《劉公墓志》的出現應該是劉義玄讓生母清河崔氏祔葬于劉從一之墓而作,而本來博陵崔氏也應一同祔葬,卻因博陵崔氏信奉道教而單葬。

《劉公墓志》言:“繼室博陵崔氏……義玄哀奉遺旨,别兆于修行之所,宗道教也。”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由于年代久遠有漫漶之因,博陵崔氏的逝世時間應是元和二年而非元和三年。

另外,《劉公墓志》提及“元和丁亥歲五月丙申以夫人清河崔氏祔焉,禮也。”

“禮”恰好說明了唐中後期夫妻合葬,尤其是丈夫與原配妻子合葬依舊很流行且帶有很強的正統性。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三、志主劉從一升遷之因

其一,家學淵源。

《舊唐書》提到“前後為吏部郎中員外,有唐已來,無有其比雲”“自祥道至從一,劉氏凡三相。”

并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列劉氏家族的官職情況,可見至唐代劉氏的家族地位之高。

劉從一能夠在弱冠及第,還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授官,必是受到家族文化氛圍的熏陶。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博學宏詞”科是唐開元年間始設,以考拔能文之士。

王偉在文中提及“常楚珪、常無名、常衮為代表的常氏祖孫三代的文學才幹,皆以辭采俊美。”

常衮因文章峻拔影響京城乃至天下文風,他對于劉從一的提攜,必有文采方面的原因。而劉從一在文辭方面的能力也應歸結于家庭的培養。

其二,自身性格。

關于劉從一的性格,墓志載:“貴不自高,富不自盈,執其中庸”,劉從一溫和的性格也為其升遷之路提供助力。

劉從一擔任侍禦史是受盧杞所薦。盧杞其人,口才俱佳深受唐德宗喜愛,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在舉薦官員時肯定是選擇那些性情溫和易于掌控的人。故劉從一受到盧杞的青睐有性格之因。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其三,姻親關系。

劉氏家族的聯姻對象大抵都是豪門貴族甚至是皇室。

一方面說明家族地位的提升受到其他士族的青睐,結為姻親關系勢必會在各個方面彼此照拂。

另一方面在唐中後期,随着科舉制度的逐漸完善與發展這一時期士族的擇婿觀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重視才華科名、政治與經濟利益。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其四,現實背景。

劉從一任宰相時期是建中四年十月到貞元元年八月,這段時期主要是泾原兵變及唐德宗回長安不久之後。

唐德宗對劉從一的任命,一是對劉從一忠心耿耿,随從赴難的嘉獎,是皇帝為了提升内部凝聚力的重要舉措。

二是泾原兵變後唐德宗對于藩鎮态度的轉變,失去了前期意氣風發的改革志氣,變得息事甯人,由此對于宰相的能力不做過多要求,隻求循規蹈矩者。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總的來說,劉從一能夠在短時間之内升至宰相之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時局的推動以及家族和婚姻奠定的基礎。

同時劉從一的個人性格和言論恰好符合掌權者的口味。可見進入官場除了實力更需要有家庭背景條件的加持,以及時局的推動。

但劉從一卻把升遷視作災禍,一是久病不愈加之掌握的實權很少,雖在高位卻時刻擔驚受怕。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二是同僚之因,如關播等人被罷相,陸贽等人被貶逐,這極大影響了劉從一的心态,故他多次上書請辭。

結語

劉從一的兩方墓志,提供了劉從一的仕宦經曆、家世背景、婚姻情況。

首先,劉從一的仕宦經曆與史書描述相符,起到了一定的證史作用和具有補益之功,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清楚了劉從一升遷途中的重要動力。

從兩方墓志看唐代劉從一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其次,墓志詳細記載了劉從一的家族世系,與家族其他人的墓志相對照,可作為完善劉氏家族族譜的直接材料。

最後,志文提及劉從一的婚姻情況,劉氏家族與唐代世家大族如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隴西李氏等結為姻親關系,對于研究唐代中後期士族婚姻取向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劉從一墓志》

《舊唐書》

《唐代墓志彙編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