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豪華地鐵失敗走偏 莫迪10年大計恐拖累明年選情?

作者:YC檔案
印度豪華地鐵失敗走偏 莫迪10年大計恐拖累明年選情?

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任時,全國地鐵網路僅有229公裡,覆寫逾4個城市,還不如當時一半的上海地鐵長度。此後,莫迪政府展開大規模建設,去年4月該國地鐵網路已覆寫18個城市,總長度達870公裡,還有27個城市、近1,000公裡的鐵路正在興建。上月新孟買首條地鐵線高調開通,其豪華程度更引起外界熱議。

盡管印度地鐵近年建設的速度和規模令人印象深刻,但相關的乘客數字卻令人沮喪,使得莫迪的雄圖大計高開低走,或間接拖累其明年的選情。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14億人口中,日均有近1,300 萬乘客乘坐火車,當地的火車軌道長達6.44萬公裡,足以環繞地球一周。上述的建立豪華地鐵項目稱為“NaMo Bharat列車”,又稱“迷你子彈火車”,是莫迪(Narendra Modi)的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現時僅占整體鐵路網的逾1%。這項計劃受日本子彈頭列車的啟發,印度因而為基礎設施和安全更新劃撥了創紀錄的資金,尤其注重引進現代化的新車站和高速電動列車。

不過,據印度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全印沒有一個地鐵系統達到其預計乘客量的一半。在孟買和加爾各答,實際的乘客量僅為預期值的三分一;而在大多數其他印度城市,該比例更隻有個位數或相對較小的兩位數。隻有德裡的比例接近一半的47%,而該市也擁有全國通車裡程最長且分布最廣泛的地鐵網路。

印度豪華地鐵失敗走偏 莫迪10年大計恐拖累明年選情?

考慮到印度的大多數城市缺乏像樣的公共交通,加上修建地鐵等基建項目往往受到當地群眾的普遍歡迎,上述的數字多少令人驚訝。不如預期的載客量對營運收入也産生了可怕的影響。印度管理學院的研究顯示,與印度鐵路公司一樣,全國任何一個地鐵系統均入不敷支。

人口不密集、通勤錯配,還有…

印度人為何甯願在馬路上塞車浪費時間,也不願意乘搭嶄新且裝有冷氣的舒适地鐵?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分析指出,印度地鐵載客量不如預期的原因有三。

首先,印度城市的人口并不特别密集,這意味着對大多數人來說,地鐵線路不在其步行範圍内,加上其他公共交通運輸服務鮮少與地鐵線路銜接在一起,故日常乘坐地鐵時可能變得很複雜,可能需要經過步行、轉乘公共汽車或機動三輪車等一輪轉車。

其次是,印度地鐵系統更适合長途通勤。有當地學者認為,在印度國情中,地鐵隻有在10公裡或更長的旅程中才能節省時間;惟在該國大多數城市中,約75%的行程均在10公裡以下,一半更在5公裡以下。此外,地鐵票價也往往很高,2017年德裡地鐵提高票價後,導緻乘客量大降15%。

印度押錯了賭注

有印度交通分析人士和城市規劃人士認為,“國家押錯了賭注”。誠然,興建地鐵不論從經濟還是從環境角度來看,對解決印度高速城市化發展和嚴重空氣污染的問題都是十分重要。考慮到随着該國中産階級不斷擴大,越來越多人選擇相對舒适的私家車代步,這将導緻交通擁堵和污染等情況加劇。據空氣品質監測機構IQAir估計,汽車排放占到印度城市PM2.5濃度高達三分一之多。

印度豪華地鐵失敗走偏 莫迪10年大計恐拖累明年選情?

印度其他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很少與地鐵線路銜接在一起,故市民許多時需要步行、轉乘公共汽車或機動三輪車等一輪轉車,才能抵達車站。

當地一些專家認為,主要的問題是與地鐵相比,其他公共交通服務在路線規劃上不僅成本更低,而且更加靈活。該國更加合适建設的是公共汽車專用道,配合電動巴士等綠色運輸的未來發展,才是最大程度解決印度交通和空氣污染的方法。

然而,由于貫徹不到位和執行不力,再加上駕車者的抵制以及缺乏相關政治意願,印度建立這種系統的嘗試往往以失敗告終。研究此類城市問題的《印度的盲點》(India’s Blind Spot)作者Devashish Dhar表示,很容易解釋為什麼要建造地鐵而不是其他公共交通運輸系統:“公共汽車并不時髦,但地鐵卻很時髦。”

顧此失彼 恐影響2024大選?

今年10月,莫迪在一個地鐵的開幕式上表示,“NaMo Bharat”既現代化又快速,定義了新印度的願望,并标志着整個國家的曆史性時刻。他說,新地鐵還是印度未來的縮影,展現了該國随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而發生的轉變,“這個高速列車是印度制造,月台上的遮罩門系統也是印度制造”。他又重申,整個國家的鐵路系統将在未來10年内完成改造。

印度豪華地鐵失敗走偏 莫迪10年大計恐拖累明年選情?

事實上,在莫迪政府上司下,該國已投入數十億美元對鐵路進行更新和現代化改造,其中包括一項到2024年實作鐵路100%電氣化的計劃,以及到2030年實作零排放的目标。鐵路部門還正在安裝防火車相撞系統,該系統可使火車自動刹車,但到目前為止,該系統僅在2%的鐵路網中運作。

有分析認為,雖然印度地鐵項目的載客量不如理想固然值得關注,但安全問題卻是當局需要着手處理的當務之急。今年6月,印度東部奧裡薩邦(Odisha)巴拉索爾(Balasore)地區兩載客火車相撞,釀成至少288人死、850人受傷;10月底,兩列客運列車在印南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發生相撞,造成13人死、39人受傷。

一些專家表示,印度鐵路的重點一直放在光鮮亮麗的現代化方案上,但為滿足需求,越來越多的列車被投入軌道,而勞動力卻沒有同步增長,這導緻員工壓力增大,人為錯誤增多,同時也意味着安全措施的安裝進度緩慢。

現時,印度人對鐵路安全的擔憂也在不斷增加,去年當地鐵路發生的整體事故數字增加了37%。雖然大多數事故并無造成人員傷亡,但鐵路委員會主席同年仍将其視作嚴重關切事項。

明年4至5月,這個南亞大國将有近億選民參與投票選舉,莫迪和其印度人民黨(BJP)将尋求第三個任期。有分析指,雖然目前他的競選聲勢明顯看好,但考慮到這位總理早已飽受國内人士批評,指其煽動對國内大量穆斯林少數族群的敵意,加上在他的治下公民自由受到打壓。假如在他任内積極推動的地鐵大計發展也不如預期的話,恐怕會讓人對他的政績添加一筆壞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