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刷一張通行證,按一下食指上的指紋,掃一掃面部識别,隻需5秒,人們就可以完成清關手續,從深圳出來。9月16日,在深圳羅湖口岸聯檢大樓,寬敞的通關大廳盡管人滿為患,但一點也不擁擠。近年來,進出該國的乘客數量已達到平均每天23萬人次。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1950年,羅湖港被準許為全國開放港,深圳是改革開放前唯一的陸港。從此,羅湖港成為新中國的"南門"。

透過羅湖港的這扇窗戶,我們的目光可以穿越曆史,一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對外開放步伐加快,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深圳這個小鎮成長為現代化、 國際化和創新型城市。

從"手動輸入"到"刷臉間隙"

人文交流促成了港口的繁榮

紅黃聯合檢查樓,玻璃幕牆挂着"深圳"兩個大紅字。許多人第一次見到深圳,從羅湖港開始。2020年,羅湖港區将再次迎來華麗的轉折,成為集觀光、住宿餐飲、休閑娛樂、時尚購物于一體的"城市客廳"。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1950年,在雜草叢生的深圳河畔,十幾名邊防警衛用木闆搭起了簡陋的房子,門框上挂着"廣東省警察局邊防局深圳口岸檢查站"的牌子。這就是羅湖港的初衷。

離小屋不遠處是羅湖大橋,經曆了百年的風雨。1840年鴉片戰争後,随着三項不平等條約的簽署,英國占領了深圳河對岸的香港島、九龍和新界。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羅湖大橋長不到50米,由厚木制成,上面鋪設了鐵軌,允許從廣州到香港的火車經過。新中國成立後,大橋中間被一匹"鐵馬"隔開,雙方分别由英國和中國警察守衛。錢學森、李思光、鄧家賢、郭永懷等愛國人士回國。

20世紀60年代,羅湖港年均客流量超過80萬人次。1962年,新的羅湖口岸出入境旅客檢查大樓正式啟用。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1984年,唐湘貴來到羅湖港工作。在他的記憶中,一樓的檢查大廳總是黑壓的,像一罐沙丁魚一樣擁擠。對于每個檢查和放行的乘客,入境檔案都應蓋章。鐵印被貼在木桌上,大廳裡充滿了封印的聲音,"像鞭炮一樣"。"

後來,有一個計算機系統,但仍然依賴于手動輸入資訊。羅湖邊防檢查站七隊一級警司傅繼軍表示,當時,每個邊防檢查站需要安排兩名邊防檢查員,一名負責資料錄入,一名負責檢查證件和通關人員。如今,科技手段日新月異,同時檢查裝置和旅客證件不斷更新,實作智能化。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1986年,羅湖口岸聯檢大樓建成,首次采用出入境分層檢查放行,1988年,我國第一套邊防檢查計算機系統在羅湖港、澳門旅客檢查通道開通;

"改革開放前,我們的邊境檢查以'國防'為主;現在,它已經被'推杆'所支配。"深圳邊境檢查站前副檢查員陳斌說。如今,羅湖港已成為粵港澳地區人員、物流、資金自由流動的重要管道,每年考核8200多萬名進港旅客,日均23萬人次,接近當時設計通關量的三倍。自港口開通以來,已有超過20億人通過羅湖進出港口。

從"三到一"到"中國智慧"

要素循環刺激經濟動能

以羅湖港為中心,深圳河、普吉河、遊船、沿河南路、燕坊路為交界處1。面積6平方公裡,被列為深港岸經濟帶核心區。到2020年,港口經濟帶将成為深港在高端消費、高端商務、專業服務等領域深度合作的重要示範區。

一個城市有港口,不僅意味着外彙越來越頻繁,而且給區域經濟帶來了一個活生生的春天。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1979年9月,百事公司香港業務負責人李文福緻信深圳市政府,表示願意投資該工廠。當時,香港的汽車無法駛入大陸,李文福把百事可樂樣品放在自行車的背面,騎車穿過羅湖大橋洽談。

1981年,百事可樂與深圳正式簽約,在深圳建一家飲用蘇打水廠。李文福又被譽為"世界500強單車穿越羅湖橋"的人。

1988年5月,富士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羅湖港合影留念。同年,他在深圳寶安區山區建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家工廠。過去,面向黃土的農民從全國各地來到深圳,成為流水線上的第一批産業勞工。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我非常想念那段時間。無論是外商、台商,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農民工,每個人都有力量的心,要加快幹涸,加油幹涸。"郭台銘說。30年來,原"三比一"企業,已成長為年收入近9000億元,擁有120萬員工的全球最大電子行業技術制造服務商。

大約在1988年,像富士康這樣的外國公司開始成長,在深圳海關工作多年的鐘元軒說。鐘元軒自1983年起在深圳海關部門工作,原負責企業1000多家,到1988年,激增至4000-5000家。從1991年到1995年,深圳的工廠數量達到數萬家的峰值。

而鐘元軒的日常工作就是來深圳為企業設廠,進行海關備案、清關、貨物登出等工作。在最繁忙的時候,鐘元軒每天報關3000個,裡面裝滿了幾十個竹筐。"當時沒有電腦,登出是用電腦完成的,然後把資料寫在小書裡。她說。

當時,企業以"三到一互補"為主,運輸進來的是面料、牛皮等制造原料,運出的都是服裝、玩具等商品。這是最早的"中國制造"。

随着改革開放程序的加快,深圳經濟也開始騰飛。深圳GPD從1979年到1。97億元,高于2。42萬億元。"現在我們出口的不是服裝、玩具,而是無人機、手機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科技産品。該技術的含金量已大大提高。"這樣的變化讓鐘元軒感到驕傲。

壯麗70年深圳故事|羅湖口岸人來人往,“南大門”見證70年滄桑巨變

今天,資本、資訊、技術和産品正在以更快的速度發展。目前,羅湖港正在制定港口全面轉型更新的相關建設規劃,實施智能化港口建設,全面通關速度快,實作人員自助流動,促進港口快速安全便捷建設,未來羅湖港将建設成為深港交流的重要樞紐, 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綜合服務。

從"過河到種田"到"每月數百萬美元"

港口的發展改變了居民的生活

站在羅湖港頂層,望着外面,高聳的人民大道,熙熙攘攘的東門步行街盡收眼底。作為深圳最早建成區,羅湖的GDP現已突破2000億元,并繼續向國際可持續發展的先行市區和港口經濟高品質發展模式區邁進。

這樣的人生,70年前,羅湖人無法想象。離羅湖口岸最近的羅湖村,是第一個見證這一劇變的地方。

羅湖村在香港的另一邊擁有300多畝土地,原閩南農業公司董事長、羅湖社群人居委員會主任袁煥平從小随父母,抱着牛,扛着鎬頭,從深圳河"農口"到田地對岸。在農業閑暇季節,他在深圳河邊釣魚釣蝦,賺了一些超快,每個江灣的名字他都熟悉在心。

繁殖,雞狗聞起來。這就是羅湖村祖人的生活。在袁煥平的記憶中,這種田園詩般的生活是沉悶的,但卻是艱難的。小時候,袁歡平和他的小夥伴們經常爬上運物資到香港的火車,從貨箱的縫隙裡拿出幾顆新鮮的梨和蘋果,這是他們平時吃不下去的美味佳肴。

1984年随丈夫從上海回到羅湖村的王某曾想離開。當時,村民們住着14塊瓷磚的水泥屋,村裡溝裡水又黑又臭,蟑螂、老鼠的小胳膊一樣大。"房子的門壞了,街道是黑色的,沒有路燈。

羅湖村位于港口附近,是發展的黃金地帶。1981年,由于發展需要,深圳市政府從羅湖村征集了1000畝土地,用于補償三年産值和一年綠苗費,共計450萬元。羅湖社群住房委員會主任袁連英說,當年夏天,她幫媽媽收割了最後一口水稻,從此村民"在田間洗腳",告别了耕種。

袁連英說,村裡曾經有一座山,叫"大嶺",被夷為平地,建了一座火車站和一座聯合檢查樓。現在在火車站,有村民試圖保護一棵老桉樹,"那是村子的象征。很快,城市建設如火如荼,村裡原有的土地,建成了著名的國際貿易大廈,實作了深圳"三天一樓"的速度。

漸漸地,村裡的生活發生了變化。袁說,1980年代初,一個家庭的父親從香港回到了村裡的第一台電視機。"我們一放學,就擠進他家看電視,噪音幾乎把屋頂掀翻了。隻有一兩個頻道,但我們認為任何節目都好看,甚至廣告都很享受。她說。由于靠近港口,香港的糖果和衣服等新式商品,村莊總是可以第一次使用。

有了土地征用補償,羅湖村建了一座廠房,吸引了許多港商到村投資。通過出租房産,村民獲得的回報比耕種高得多。從1990年開始,村裡的瓦屋進行了翻新,村民們住在兩棟小樓裡。如今,王某每月可以有數萬元的租金收入,村民們每年有2萬元左右的紅利。

"現在高樓大廈一座一座,速度有多快。我從沒想過這些年來的變化會如此之大。"看着車前水馬龍,高層建築,袁煥平感慨地說。過去,沒有人想來羅湖村,但現在深圳吸引了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希望我好多了,能看到祖國變化更迅速。這位86歲的老人說。

見習記者:夏凡

照片提供:羅湖邊防檢查

作者: 夏凡

資料來源:南方報業媒體集團南方+客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