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作者:文彙網

冬日的午後,漫步街區,總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在五裡橋街道局門路汝南街,作為街道“一街一路”的亮點之一,“小橘巷”成為暖心的存在。通過街區更新、文化賦能等形式,汝南街成為了一條富有童趣的“背街小巷”,很多居民都喜歡茶餘飯後到此一遊,找尋曾經的童年印記。

據悉,汝南街“小橘巷”名字的由來,包含了很多含義,“橘”既是連接配接道路的局門路和制造局路,也是街區打造這裡的15分鐘“居”民生活圈的意思,同時還将江南制造局舊址的“ju”也融入其中。“橘”字本身包含了色彩,介于紅色和黃色之間,比紅色少了些熱情,又比黃色多了一份醒目和活力,是暖色系中溫暖舒适的色調,寓意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生活中的溫度和煙火氣。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此次“一街一路”建設中,“小橘巷”以創意更新的形式,賦予街區新的功能及活力,為周邊孩子和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可以休息停留的場所,藝術設計将實用性與觀賞性相結合,以橘貓、橘子等“橘”元素作為藝術設計主題,将“橘”文化融入市民們日常生活中,藝術設計在為市民提供休閑功能,美化街區景觀的同時,營造“小橘巷”文化氛圍,打造橘味的慢行街區景觀,提升街區生活品質。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局門路汝南街周邊是餐館聚集的地方,道路兩側的沿街商鋪以餐飲為主,并且也是8号橋藝術園區的入口,人流多彙聚于此。為了滿足周邊園區員工上班休息的實際需求,在設計中,在該路段增設吸煙裝置,讓煙蒂可以有序投放,滿足市民各種不同行為下(坐或是站立)的吸煙及其他使用需求。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五裡橋街道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小橘巷”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别為“童議、童創、童繪、童傳、童行”。在“童議”及“童創”活動過程中,街道相關部門積極與街道内的兒童友好機構合作,在與兒童議事會的小議員們集思廣益之下,共同商議“小橘巷”改造計劃,并且以在地生活栖息的橘貓為原型,設計了獨屬小橘巷的全新IP形象——橘貓一家。

街道裡“橘貓一家”的IP形象以壁畫塗鴉的形式豐富街區公共空間,“趴着”貓咪的變電箱、“長着”貓耳朵的窨井蓋,甚至是在電線杆上發現一根“貓尾巴”,可愛童趣的塗鴉插畫烘托渲染街區内的兒童友好氛圍。

有童趣!轉角遇到“小橘巷”

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本次小橘巷的改造把橘貓IP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彰顯着兒童友好的理念。比如,在上海康德雙語實驗學校門口,街道利用對面小區圍牆镂空處的矮牆作為支撐,外延一小部分設定座椅,為上下學時段等候的孩子和前來接送的家長們提供可以休息的小驿站,橘貓元素的融入也讓座椅更顯童趣。

小橘巷更新完成後,将成為上海市首個以兒童友好為主題的特色街區。通過将孩子們納入街區的改造計劃,把他們的奇思妙想落實成街區中重要且特别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