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作者:文汇网

冬日的午后,漫步街区,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在五里桥街道局门路汝南街,作为街道“一街一路”的亮点之一,“小橘巷”成为暖心的存在。通过街区更新、文化赋能等形式,汝南街成为了一条富有童趣的“背街小巷”,很多居民都喜欢茶余饭后到此一游,找寻曾经的童年印记。

据悉,汝南街“小橘巷”名字的由来,包含了很多含义,“橘”既是连接道路的局门路和制造局路,也是街区打造这里的15分钟“居”民生活圈的意思,同时还将江南制造局旧址的“ju”也融入其中。“橘”字本身包含了色彩,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比红色少了些热情,又比黄色多了一份醒目和活力,是暖色系中温暖舒适的色调,寓意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生活中的温度和烟火气。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此次“一街一路”建设中,“小橘巷”以创意更新的形式,赋予街区新的功能及活力,为周边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休息停留的场所,艺术设计将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以橘猫、橘子等“橘”元素作为艺术设计主题,将“橘”文化融入市民们日常生活中,艺术设计在为市民提供休闲功能,美化街区景观的同时,营造“小橘巷”文化氛围,打造橘味的慢行街区景观,提升街区生活品质。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局门路汝南街周边是餐馆聚集的地方,道路两侧的沿街商铺以餐饮为主,并且也是8号桥艺术园区的入口,人流多汇聚于此。为了满足周边园区员工上班休息的实际需求,在设计中,在该路段增设吸烟装置,让烟蒂可以有序投放,满足市民各种不同行为下(坐或是站立)的吸烟及其他使用需求。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五里桥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橘巷”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童议、童创、童绘、童传、童行”。在“童议”及“童创”活动过程中,街道相关部门积极与街道内的儿童友好机构合作,在与儿童议事会的小议员们集思广益之下,共同商议“小橘巷”改造计划,并且以在地生活栖息的橘猫为原型,设计了独属小橘巷的全新IP形象——橘猫一家。

街道里“橘猫一家”的IP形象以壁画涂鸦的形式丰富街区公共空间,“趴着”猫咪的变电箱、“长着”猫耳朵的窨井盖,甚至是在电线杆上发现一根“猫尾巴”,可爱童趣的涂鸦插画烘托渲染街区内的儿童友好氛围。

有童趣!转角遇到“小橘巷”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小橘巷的改造把橘猫IP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彰显着儿童友好的理念。比如,在上海康德双语实验学校门口,街道利用对面小区围墙镂空处的矮墙作为支撑,外延一小部分设置座椅,为上下学时段等候的孩子和前来接送的家长们提供可以休息的小驿站,橘猫元素的融入也让座椅更显童趣。

小橘巷升级完成后,将成为上海市首个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特色街区。通过将孩子们纳入街区的改造计划,把他们的奇思妙想落实成街区中重要且特别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