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作者:小彭的燦爛筆記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文|小彭的燦爛筆記

編輯|小彭的燦爛筆記

【前言】

“大一統”是中國曆史發展過程中,一個古老而重要的觀念,自從春秋“大一統”的思想和觀念被提出之後,實作“天下一統”便成為曆代王朝追求的最高目标。

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欲完成統一大業的各個民族,皆以解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戰争沖突為重要任務。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而自從滿清入關以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關系,就發生了十分重要的變化。

從曆史的角度看,其基本事實是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統治中,基本未發生過類似于以往那種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的大規模戰争。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清代緩和了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之間,長久以來存在的主要沖突與問題,總括起來這些沖突問題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兩大民族集團的沖突戰争至清代基本結束,這是一種曆史的必然,還是一種曆史的偶然?亦或是與滿族有直接關系?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經濟利益沖突】

在清代統一國家的局勢之下,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都被置于中央政權管理之下,已不允許互相征伐和互相掠奪行為的存在。

清政府在解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經濟沖突之際,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政策措施以穩定兩大民族集團的經濟發展。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對農耕地區,以明朝制度為基礎作了适當調整,以保證其社會與經濟能正常發展。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對遊牧地區,在保留社會傳統的基礎上,對行政規劃和管理方式方面作了重新調整和布局,使遊牧民族有了相對穩定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的環境。

此外,清政權還能從中央的角度對受災和經濟難以為續的地區給予救助扶持,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兩大民族集團發生戰争的可能性。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政治利益沖突】

政治利益沖突是所有沖突的集中反映,争奪更大的政治利益和公權力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産生沖突的焦點。

“大清”建立以來,原來占主導地位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都失去了控制政局發展方向的可能性。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在政治利益方面,清政權采取了滿漢聯合執政和滿蒙軍事聯盟的政策與措施,分别使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政治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滿蒙漢”的各種利益處于相對平衡狀态。

盡管在這種平衡狀态中仍存在多種多樣或大或小的沖突,但是能夠引起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大規模戰争的沖突已經減弱,這也應該說是清代滿族執政後清朝政局的一大特點。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思想觀念、文化傳統沖突】

漢民族在久遠的封建化過程中,形成了以禮制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文化體系,這種思想文化體系有着豐富具體的内涵并被長久廣泛地傳承。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而蒙古民族也有着獨特的具有民族及地域内涵的思想文化傳統,同樣是民族存在的基礎條件。

由于兩者的發展曆程、社會結構、生産生活方式、民族自我意識,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使得兩者的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存在着諸多的差異。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明末清初之際,農耕地區和遊牧地區都出現了内亂的局面,清政權入關成為局勢發展的主導者。

随着國家統一局面的逐漸穩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思想文化之間的對立關系失去了争奪主導權的目标,兩者之間的思想文化也開始自然交流并且逐漸深化。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民族認同意識問題】

民族間的互相認同,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主要沖突得以解決的深層次關鍵問題,與國家認同互為條件,也是國家認同的基礎。

所謂民族之間的認同,即應是各個民族在國家一統觀念下,民族與民族、曆史與現實、政治與文化、風俗與觀念等方面的互相尊重。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在清代國家一統的形勢下,滿族從政治上、思想上、文化觀念上着力打破華夷界限,提出了“天下一統,華夷一家”的主張,取得了一定效果。

民族間在思想和文化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同時也減弱了對中央政權的敵對意識,進而促使兩大民族集團在清朝國家的大觀念下,比以往有了更多的認同意識。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國家認同意識問題】

中國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戰争沖突解決的一個重要标志,是兩大民族集團國家認同意識的趨同。

入清以來,清政權對穩定中原漢族地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與措施,雖然在清代一直存在着反清思想與行動,但是國家認同意識還是随着國家的穩定與強盛逐漸在增強。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第一次鴉片戰争之後,外強的入侵帶來了亡國滅種的危險,也激發了各民族的愛國熱情。

在這個時期,國家認同意識和民族認同意識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蒙古也納入國家政權管轄之下,具有更為深層意義上的“天下一統”局面得到了實作。

他們接受朝廷的分封和管理,是蒙古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認同表現,這種認同,同時也具有民族認同的深層次意義。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中央政權的權威性與控制力問題】

統一國家形成與穩固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中央政權具有權威性與控制力。

清朝建立後,大清政權不僅以經緯度的方式精确劃定了統轄的全部疆域版圖,而且建立了缜密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社會制度、軍事制度和宗教管理制度。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并通過各地軍事駐防和設立官員、派遣大臣等方式,完成了對農耕民族地區和遊牧民族地區的統一控制管理,也推進了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形态的形成。

清代中央政權實作了政權權威性與控制力的最大化,這種情況的出現,對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調節制約提供了重要保障。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清朝能夠建立更高層次上的多民族“大一統”國家,主要是解決和削弱了以上六種主要沖突問題。

那麼清代滿族具備怎樣特殊的條件,使之能夠較好地處理這些沖突與問題?應該說滿族獨特的曆史發展過程和文化内涵是其關鍵。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處理沖突與問題】

漢民族以農耕文化為主,蒙古民族以遊牧文化為主,屬于兩種文化類型。

而滿族文化具有農耕、遊牧、射獵多元性内涵,對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都具有相容性,這為滿族解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戰争沖突,以及處理“滿蒙漢”沖突提供了優勢條件。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從滿族的發展過程看,滿族的先人,先秦時稱“肅慎”,兩漢至魏晉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北齊時稱“靺鞨”,五代以來稱“女真”。

肅慎時期的文化以“楛矢石砮”為代表,也就是說以射獵為主。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從文化的角度看,滿族先人的農耕文化曾達到很高的程度,靺鞨人在甯安建立政權之後,廣建宮殿,種田農耕,并遣使至長安,受封為“渤海”。

以至漢文化在渤海國流行,不僅政治制度接近内地,而且湧現出了一批文化人才和漢文文學家,農耕文化的成分已經很多。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時至金代,中原漢文化的影響更為廣泛深入,不僅廣建寺廟佛塔,而且尊崇孔子,廣泛吸取中原的思想和文化,以至于出現了更多的著名文化人才,表現出了對漢文化很高的熱情。

蒙古滅金之後,女真的這種發展趨勢受到了遏制,不過他們熱衷漢文化的潛在意識并未改變。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至明代,明在東北設381個衛,女真各部被置于管轄之下,他們定期朝貢并受明朝封敕。

農耕、遊牧、射獵并存的生産生活方式,使他們與農耕文化特别是漢族文化具有了親和力。

“滿洲”雖然與其先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繼承了其先人的種種思想文化基因,但“滿洲”與其先人相比,在衆多方面尤其是思想文化方面還是發生了重要變化。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風俗習慣的變化】

與明代女真相比,“滿洲”形成後的社會制度、道德觀念、政治思想、軍事謀略、文化内涵,都與明代女真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個時期,他們有了更強的軍事實力和文化實力,有了更高的政治目标和經濟要求,也有了更多迅速崛起的條件與能力,這也是“滿洲”能夠在曆史的節點上占據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以“滿洲”的風俗習慣而言,滿族社會的農耕時令節日皆依漢俗,如元旦、清明、夏至、冬至等節日。

而喪葬之土葬和燒紙,婚俗中之跨馬鞍、跨火盆等等,亦皆有漢文化的影子,此外漢人的禮制制度和觀念也被滿洲吸收,成為滿族社會的法則。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如禮制等級制度在建築方面即有充分表現,與此同時,在漢官的建議下,設立了區分等級的服飾制度、婚喪制度、禮儀制度等。

對八旗上下的服飾規制、婚喪嫁娶的規模用品、上下級官員的禮節等,也都從禮制的層面作出了相應的制度規定。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在文化教育方面,也依漢官的建議設立了八旗學校,并實行了科舉。

滿族入關之後,在仍然堅持滿族文化的同時,對漢文化的自覺吸取也更加主動,不僅更加完善了上面提到的方方面面,而且主動開始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進軍。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有清一代,滿族中湧現出一大批與漢文化密切相關的經史學家、水利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書畫家、鑒賞家。

在滿族的參與下,清代的瓷器、玉器、書畫、絲繡、戲曲、平劇、小說,都達到了曆史的頂峰,從中可以看出滿漢文化長久密切的交融聯系。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這一切都表現出來與農耕文化的良好親和性,為處理好與農耕民族的關系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調節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沖突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滿族原生态文化中,有很多傳統文化與蒙古遊牧文化互相重疊,這同樣成為處理好與遊牧民族關系和調節農耕、遊牧民族沖突的有利條件。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從滿族生産生活方式的發展曆史看,在明代以前,他們習慣于半遷徙和半遊牧生活,即所謂“逐水草而居”。

盡管這種“逐水草而居”與遊牧民族的輪牧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他們的居住環境及生産生活方式與遊牧民族有許多類似之處,故與遊牧民族如蒙古族便有了天然的聯系。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滿族與蒙古族居處相近,雖語言不同,但長期通用蒙古文,服飾及生産生活方式相類。努爾哈赤于天命五年(1620)正月,給察哈爾林丹汗的信中說:

“明與北韓,語言雖殊,服制相類,二國尚結為同心。爾與我,語言雖殊,服制亦類。爾果有知識,來書宜雲:明,吾深仇也,皇兄征之,天地眷佑,俾堕其城,破其衆,願與天地眷佑之主合謀,以伐深仇之明。如是立言,豈不甚善欤”。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皇太極于天聰八年(1634)五月給察哈爾各部蒙古的書中,再次重申了這種認識,以此可知,“滿蒙”在社會結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騎射文化方面,早已氣息相通。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從明代女真的組成來看,尤其在海西女真中,也多有蒙古族的成分,葉赫部的主體便是土默特蒙古。

滿蒙文化的相近性,突出地表現在騎射文化方面,滿蒙自古以來皆以騎射見長,這是他們賴以生存和自立自強的根本,并由此而産生了尚武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

這種相近的傳統和精神,不僅增強了兩者的關系,而且促進了兩者的互相認同,滿族崛起之後,蒙古尤其是漠南蒙古衆多部落的主動歸附,便反映了這種趨勢的存在。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而從蒙古與明朝的關系看,兩者之間就絕不會出現這種局面,滿族文化與蒙古文化在很多具體方面也都極相類。

比如滿蒙的發式雖然不盡相同但都為髡發,滿蒙的服飾為了友善騎射都以袍褂為主,滿蒙的禮節如抱見禮等也都相近。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滿族與蒙古都有原始的薩滿信仰,滿族祭祀的諸神中有滿蒙共同祭祀的蒙古神和馬神。

同時滿族長期使用蒙古文并用蒙古文創制了滿文,滿蒙語言互相借用的情況大量存在,在其他很多細節方面滿蒙也多有相通之處。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文化類型的單一性和極易産生沖突的對立性,使漢族和蒙古族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無法超越各自的局限而互相尊重與認同,兩者當然也就難以承擔起實作“天下一統,華夷一家”的曆史重任。

而滿族則具備這種解決中國民族沖突的内在條件,在外在條件滿足的情況下,也就是滿族占據了局勢主導地位的時候。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以往沖突的主要雙方即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便退居到了次要地位,滿族成為沖突發展方向的主導者。

是以滿族也就能夠以其特有的民族性和民族智慧,完成這一曆史上一直沒能完全實作的曆史重任。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
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沖突長達上千年,為何到清朝時期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