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作者:哈哈啦啦

在我們生活的大辭典中,流傳着許多通俗易懂的俗語、諺語,雖然這些詞句看上去并沒有多少文采,但是在言簡意赅的背後,卻是無數代中華兒女對生活的精确總結。

是以很多成年人在經曆了一些挫折後,會對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俗語特别鐘愛,有些甚至還會将這些俗語作為自己的家訓,留給後人銘記,大家知道哪些有深度但是卻流傳不廣的俗語嗎?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留給後人銘記劇照

一、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

這句俗語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陌生,因為字眼上看過去,就很容易讓讀者浮想聯翩,畢竟食色性也,第一次看到這句俗語的讀者,如果有往兩性關系上猜想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曆史悠久,文言文壟斷了幾千年,很多俗語其實就是在文言文基礎上寫出來的,這句話也一樣。

這句話當中的“性”,并不是我們現代文當中的兩性關系,畢竟古人都比較傳統,對兩性關系肯定不會像現在這樣直接了斷挑明,用詞會更加含蓄,比如共赴雲雨、皇帝寵幸後妃等等,是以,在這句話當中“性”肯定不是指的兩性關系。

按照古人文言文格式,在這裡,“性”作性格、志向的解釋更為貼切。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性格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逐漸形成,這種潛意識的性格會影響到人一生的許多選擇;而一個的志向如何,加上性格的主導,就會演變出不同的人生曆程。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嬰兒時期劇照

二、男無性不鋼

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曆史裡,大陸父系氏族統治時間太長了,男性在家庭、社會的主導地位無法被撼動,雖然我們一直批判重男輕女不可取,可是在古代,不得不說男性才是一個家庭的中堅力量。是以作為男人,他們的性格如何,志向是否遠大,深深關系到一個家庭的發展。

古代男性想要撐起一個家庭,主要的途徑就是那麼幾個:參加科舉、投身軍旅、做生意。後面兩個在古代選擇的人并不多,當兵上陣殺敵,如果不是家庭特别窮困,或者本身對軍事就特别熱愛的人,正常的百姓在古代是不會主動上前線的。

畢竟幾乎每個朝代在軍事上的管理都不是那麼妥帖,許多将士甚至領用的軍饷都不夠養家糊口,而且還要面對極大的生命危險,是以在古代,除了硬性名額必須入伍,很少男性會主動去當兵。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古代士兵劇照

做些小本生意來維持生計,在古代已經是很多家庭最常見的出路了,如果碰到好時機,有些甚至能夠成為暴發戶,成為富得流油的商人。

而參加科舉,到了宋朝以後則是大部分男性追求的成才之路,畢竟隻有當官,才能讓自己的家庭、家族獲得庇護,也才有世代繁衍生息的可能。

不管哪一種生存方式,隻要一個男人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堅持努力的方向,即便沒辦法獲得成功,也能夠讓家庭存續下去。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宋朝官員劇照

但是,如果碰到一個性格怯弱、膽小的男人,那麼這個家庭就将遭受毀滅性打擊。大家都在批判範進,那麼大年紀了還在考科舉,求功名,家裡連米都沒有了,還不知道去幹活。

可是換個角度來想,我們不得不佩服範進執着的性格,遭受那麼多的諷刺、被老丈人謾罵,他都沒想過放棄科舉考試,最終中了進士,雞犬升天。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範進就是太死腦筋,不懂得變通,既然考了這麼多年都考不上,那就轉行呀。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來源于網絡:範進中舉

其實不然,在當今社會發展快的情況下,大部分男性都比較浮躁,而且由于所處社會環境也較好,基本上都不會經曆太大的挫折,是以,就很難安靜下來去執着的完成一件事。

有些男孩子剛出社會沒多久就換了好幾份工作,這樣頻繁的輾轉變動,無法讓人的性格、閱曆得到沉澱,自然也就無法有出彩的表現了。

是以作為男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堅強的性格,懂得堅持,才能像鋼筋那般剛強,而不是過于懦弱,一點風吹雨打就會被折彎。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男人安靜的完成一件事劇照

三、女無性無秧

不僅男人要有性格,女人也是一樣,雖然男尊女卑的制度讓古代許多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種封建禮教想法坑害了不少女性,但是,如果女性有性格,堅持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在種種限制下的封建社會,也能活出一個全新的自我。

比如《知否》裡面的明蘭,她的外在表現讓敵人誤以為這是個無害的小白兔,可以任意傷害,但是隻有明蘭知道自己的底線,清楚一心想要嫁的是什麼樣的人,是以她才會拒絕深情的世子,收入穩定的醫生,毫不猶豫嫁給二婚的顧廷烨。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明蘭嫁給二婚的顧廷烨劇照

而明蘭的表姐淑蘭則是反面教材,淑蘭的家境富有,嫁了一個秀才卻被拿捏得死死的,沒有性格,隻會哭和妥協,甚至娘家人拿出豐厚陪嫁來滿足丈夫和婆婆,最後卻還被一個青樓女子給比下去了。所幸,最後淑蘭終究覺醒,決定毅然和離,跳出火坑。

除此之外,古代女性并不擔負養家糊口的重擔,但是她們需要生兒育女,這也是個很艱巨的任務。如果一個母親堅強有性格,有主見,那麼她教育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是比較獨立的;相反,像林小娘那樣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女兒,則會貪婪、善妒、耍心機,兒子又怯弱沒有多少追求。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是何意

圖檔:林小娘教育出來的女兒劇照

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并沒有過分忽略女性,雖然當時的育兒教育并沒有現在這麼重視,可我們的祖先已經有了先見之明,如果一個女人沒有性格,沒有主見,那麼她們是無法獨立存活的,就像田地裡的秧苗,嬌貴到隻有依靠外力才能存活的話,是無法開花結果見到彩虹的。

這句話放到現在依然讓人受用,人們在緊張忙碌的生活節奏下,往往會遺失了自己的性格,妥協于房貸、車貸和孩子的教育中,這句話就是提醒我們,不論生活是怎樣的,不論你是男是女,都要堅持自己的性格,才能将道路走得更寬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