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作者:文博說美食

一提到中秋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吃大閘蟹。曾幾何時,大閘蟹可謂是中秋佳節的“代名詞”,是家家戶戶中秋聚會、團圓飯的“标配”。然而近些年來,大閘蟹的消費市場卻日益萎縮,不少人開始抱怨大閘蟹“貴得離譜”,選擇不再購買。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其實大閘蟹消費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一、價格市場過高,消費群體局限

大閘蟹原本就是高端美食,價格一直相對高昂。但近年來,大閘蟹的價格飙升速度遠超過人們的承受能力。以往一隻大閘蟹最多兩個人分吃,現在光一個人的量都嫌不夠。這樣一來,消費大閘蟹的群體就變得更加局限,很多普通家庭隻能望洋興歎,無力消費。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價格過高還導緻消費大閘蟹成為炫富的方式,而不再是單純的美食體驗。這讓更多有消費能力的人也失去了購買的欲望。畢竟,一個美食最重要的是味道,如果隻是為了顯示身價,那并不值得。

二、市場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由于大閘蟹的高價值,各地也出現了大量假貨。這些假貨往往采用注水、抽幹水分等手段增加重量,或者直接用其他品種的螃蟹冒充。令人尤為氣憤的是,即便是真貨,部分商家也會使用激素、抗生素等違禁物質讓螃蟹快速長大、增重。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的貨源,消費者很難分辨真僞,也就喪失了購買的欲望。誰也不想花高價買一隻“劣質螃蟹”,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市場的萎縮。

三、消費口味不再單一,大閘蟹風光不再

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的美食消費口味也在發生改變。大閘蟹并不是唯一的高端美食選擇,像鮑魚、花膠、魚翅等也紛紛進入普通百姓的視野。人們也逐漸厭倦了大閘蟹的單一口感,開始追求更豐富的美食體驗。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其實,僅僅依靠一兩種美食支撐節日市場,始終是不可持續的。大閘蟹在過去幾年風頭無兩,也在消費更新的今天逐漸失去市場佔有率。正如有人所言,美食界的王者永遠不會隻有一位。

四、缺乏創新,品種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

我們發現,大閘蟹的品種數量非常有限,基本就是兩個詞——大閘蟹和小閘蟹。這難免會令消費者産生審美疲勞,如果僅僅這樣單一的選擇,必然也就限制了消費空間。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像牛肉、羊肉這樣的食材,品種選擇就豐富的多。這也使得它們能夠在節日期間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費體驗,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是以,大閘蟹市場的單一和創新乏力,也是消費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經橫掃中秋節的大閘蟹,如今為何沒人吃了?竟是這4個根本原因

大閘蟹消費市場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價格高企、市場混亂、消費更新和品種單一四個方面。其實,這些問題并非無法解決,隻要相關企業能做出改進與創新,大閘蟹依然有可能重新占領節日市場,吸引更多消費者。 畢竟,美食與節日是分不開的,相信大閘蟹也終會重回輝煌。

繼續閱讀